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机载设备电磁兼容技术的一般原理,详细说明这些技术在飞机视频记录系统中的应用,其电磁兼容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使系统中的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可靠性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2.
路志勇  宋长宏 《微波学报》2010,26(Z2):10-12
天线布局问题和电磁兼容性问题是机载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通过机载天线放置于整个机体上进行仿真,得到受机体影响和布局设计后的天线方向图,为机载系统进行天线布局设计提供参考。通过基于电磁兼容三要素原理的电磁兼容分析,得到天线布局后的电磁兼容性能,为机载系统合理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参考,避免电磁不兼容带来的 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前,电磁兼容(EMC)设计已成为复杂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磁兼容设计方法主要有测试分析法、经验分析法和建模仿真法三种。从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的要求出发,结合高度集成的复杂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的实际困难以及电磁兼容设计人员的具体情况,分析测试分析法、经验分析法和建模仿真法这三种电磁兼容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指出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面临的问题,从实用角度提出建立电磁兼容数据库,将电磁兼容测试数据、电磁兼容设计经验和电磁兼容模型全部入库的建议,对提高复杂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斌  方伟  田静  曹红  何菊 《电讯技术》2007,47(2):189-193
介绍了电子设备结构中针对散热、冲击振动和电磁兼容等方面的优化设计内容和现状,及其三者兼顾的综合优化设计方法结构优化设计支撑软件技术要求和具体内容,并以一具体项目作为案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5.
平华  蔡青 《变频器世界》2007,(6):105-109
变频器对电源和邻近设备将产生电磁干扰,在变频调速系统设计的初始阶段,同时进行电磁兼容(EMC)设计,把EMC的大部分问题解决在设计定型之前,可得到最高的效费比。本文简要阐述了一个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的一般方法并以某研究所压气机试验器动力装置-变频调速系统的EMC设计为典型例子,详细介绍了其设计中的具体考虑,并给出了该电气系统原理框图和系统的接地网图。  相似文献   

6.
赵利 《通信技术》2014,(4):450-454
机载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涉及的方方面面非常多。针对机载通信系统中多功能间的电磁兼容问题,从实际工程经验出发,分析了天线布局、收/发通路和系统控制管理对多功能间电磁兼容的影响,提出了天线合理布局、收/发通路合理分配各项指标和系统综合控制管理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典型的应用实例。该设计方法对实现机载通信系统多功能间的电磁兼容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车载通信对抗系统具有大功率干扰、高灵敏度接收、对抗设备与通信设备共存、设备集成度高等特点。为解决系统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针对车载通信对抗系统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6种传播路径进行了分析。在系统EMC解决方案中,分别从接地设计、电缆屏蔽设计、整机屏蔽设计、电源滤波、电磁频谱规划和天线隔离等方面,通过理论分析及相应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具体的系统电磁兼容解决措施,这些措施在工程实践上得到验证,能够有效指导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8.
单片机控制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应用现场存在着各种各样干扰源,他们对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工作会产生很大影响。这些干扰可能来自应用系统自身,也可能来自供电系统、宇宙空间和工业现场。为了保证控制设备工作的安全可靠,在应用系统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分析了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干扰源、干扰途径和干扰对设备工作的影响,给出了抗干扰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并介绍了看门狗的使用。工程实践中常将几个方面技术综合起来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测量仪器中为了实现稳定高速的USB通信就必须考虑电磁干扰问题.本文针对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提高系统电磁兼容性的具体措施,包括滤波技术、接地设计、电磁屏蔽以及PCB设计;介绍了基于DSP的USB通信接口设计方案,其中应用了USB接口芯片.在电磁干扰的工作环境下USB通信平均传输率能稳定达到1 MB/s以上,表明这些提高系统电磁兼容性的措施是有效的.系统通过了电磁兼容和静电抗干扰的认证测试,达到了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磁兼容测试以及系统间预测的现实需求,详细讨论了电磁兼容数据的结构设计、要素设计以及接口设计等内容。整个数据库系统设计了三层体系架构,通过应用COM组件技术可以增强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区分预测子数据库与测试子数据库设计,可以较完备地满足电磁兼容在试验以及预测方面对数据存储的需求。此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同类型数据库的设计以及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都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电子设备越来越向高速、宽带、高灵敏度、高密集度、集成化、小型化趋势发展。电磁兼容问题日益成为电子产品设计和使用中需要关注的焦点。在军用产品中EMC设计尤其重要,将EMC的设计思想融入到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将大部分EMC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这是军用产品要达到的目标。本文重点介绍了针对斯特林制冷机所采用的相应滤波电路设计及电磁屏蔽技术。经实际验证,采用滤波电路及屏蔽措施整改后的制冷机组件完全满足国军标GJB151A-97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和模糊理论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Contourlet变换;随后对低频和高频的小波系数采用不同的融合规则,即低频部分采用基于模糊集的自适应加权融合方法,高频部分采用基于区域小波能量加权的方法;最后再通过contourlet逆变换,获得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保留源图像的细节信息,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信系统高速采集技术随着信号的升降时间变短、信号频率和边沿速度提高、信号速率的提高和芯片尺寸的减少会受到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系统或设备的电磁发射导致性能下降.在系统设计阶段开展EMC工作,避免可能出现的电磁兼容问题,且可以使PCB设计成本变低.本文介绍了现有EMC分析的电磁场求解方法及常用的EMC仿真技术及软件并对实际电路进行了示例分析,分析结果有利于指导硬件开发人员对PCB的EMC设计.  相似文献   

14.
系统电磁兼容性预测不仅在方案阶段需要,在工程阶段仍然重要,是进行合理电磁兼容性设计,争取时间、减 少费用的有效手段。系统电磁兼容性预测可以使用专业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在特殊情下也可以采用工程简化方法 计算、分析,还可以用工程经验进行分析评估。在电磁兼容性预测计算、分析中,仿真软件一般考虑全面,简化方法计 算相对快捷,建立简化且与实际接近的干扰源模型、传输特性模型以及敏感度域值模型是计算、分析准确程度的关键。 本例中是用简化方法对实际系统电磁兼容性问题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结论一致。说明,除 了用专业仿真软件进行预测计算,用工程简化方法计算也会常常遇到;实际电磁兼容工作中系统预测是重要的并且不一 定非常复杂,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高速印刷电路板设计过程中,仅依靠个人经验布线,往往存在巨大的局限性,因而高速电路设计的仿真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借助仿真软件,通过对高速信号线进行布局布线前仿真和布局布线后仿真,可以发现和解决信号完整性、串扰、EMC等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PADS2004/hyperLynx软件进行印刷电路板的仿真,通过对高速数字电路中的阻抗匹配、传输线长度及EMC问题的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给出了相应解决办法。文章还对高速电路设计中电源层分配、时钟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Pspice仿真对GJB 151A中CS115测试的滤波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电磁兼容传导性试验CS115为例,用Pspice软件对干扰信号进行建模,针对有用信号进行滤波电路设计,并用Pspice软件对电磁干扰信号和有用信号进行仿真分析及滤波后的对比。结果表明:Pspice软件的仿真结果对电磁兼容工程的设计及整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岐诚 《现代雷达》2000,22(2):39-42,,48,
提出了C^3I系统中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一些重要准则。文中分别针对无线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系统应用软件、系统总装设计与实施,单片机控制电路软、硬件设计,讨论了电兼容性设计的准则。应用这些设计准则可以大大增强了C^3I系统的稳定性和频谱战中的生存能力,具有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电容是EMC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元件之一。实践表明:在EMC设计中,恰当选择与使用电容能解决许多EMI问题。但是,若电容的选择或使用不当,则可能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加剧EMI程度。本文根据EMC设计原理和不同结构电容的特点,结合相关研究的新进展,针对电容在EMC设计中的一些不恰当的认识与做法,讨论了电容在EMC设计中的应用技巧。对EMC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主频的提高、布线密度的增加以及众多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使得产品对PCB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应用EDA软件的基础上,对高速PCB设计中越来越突出的电磁兼窖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吕晔 《电子质量》2009,(5):74-76
该文主要介绍了一种EMC自动测试系统设计。该系统主要由机械运动平台,步进电机驱动电路,EMC测试仪(频谱分析仪),PC机的系统测试软件等部分组成。详细说明了该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结构,并给出了相应的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和测试结果。该测试系统简单,可靠,易于实现,能精确地完成在产品设计初始阶段的EMC预测分析,从而降低了企业产品的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