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热压烧结中烧结温度和烧结压力对铁基结合剂金刚石节块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金刚石节块的硬度和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影响显著;而烧结压力对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和硬度的影响小于温度对二者的影响;节块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陶瓷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含量CeO2及CeO2与Y2O3混合稀土的加入对铁基结合剂金刚石节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CeO2的加入对铁基结合剂金刚石节块的硬度和抗弯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混合稀土对铁基结合剂金刚石节块的硬度和抗弯强度影响显著,加混合稀土的金刚石节块的性能都优于没有加的;当CeO2和CeO2与Y2O3加入量为0.2%时,能得到最优的性能。此外,节块的应力-应变关系表现为陶瓷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以铁基和铜基为结合剂,分别加入表面未修饰金刚石和真空蒸发镀钛金刚石,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下热压烧结得到铁基和铜基结合剂金刚石节块。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节块的断面形貌,用三点弯曲法测试了节块的抗弯强度。结果表明:与表面未镀金刚石节块相比,表面镀钛金刚石的铁基和铜基结合剂节块的抗弯强度和把持力系数都有所提高。表面镀钛层能加强金刚石与金属基体间的结合,从而提高把持力。  相似文献   

4.
以碳酸氢铵为造孔剂,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了多孔铜基结合剂金刚石节块。随着碳酸氢铵含量的增加,金刚石节块的孔隙率逐渐升高,抗弯强度逐渐降低,自锐性提高。用不同孔隙率的金刚石节块磨削硬质合金,观察了磨削后金刚石节块的表面状况,研究了孔隙率与磨削比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孔隙率为20%左右时,金刚石节块的磨削比最高。  相似文献   

5.
将表面不同镀覆(未镀、镀Ni和镀Ti)金刚石加入到铁基结合剂中进行热压烧结得到铁基结合剂金刚石节块,测试了节块的硬度和抗弯强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节块断口的微观形貌进行观测,用能谱仪对金刚石表面和金刚石脱落坑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表面未镀金刚石相比,加入镀Ni和镀Ti的金刚石,对节块的硬度影响不大,洛氏硬度(HRB)分别为109.4、112.4和112.3;但能使节块的抗弯强度有一定的提高,其值分别为641、658和695 MPa。SEM和EDS分析表明,镀覆金刚石表面镀层能使金刚石与铁基结合剂的结合更紧密,更牢固。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铁基结合剂中加入0%、2.5%、5%、7.5%、10%的WC粉,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出不同WC含量的铁:基结合剂节块.并对铁基结合剂节块的硬度、抗弯强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实验数据表明:随着WC粉的含量从0%增加到10%,铁基结合剂的硬度逐渐增加;抗弯强度与耐磨性也同时提高。但抗弯强度与耐磨性的提高与WC加入量并非呈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金刚石表面镀Ni层的形貌和不同含量CeO2的加入对铁基结合剂镀Ni金刚石节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CeO2的加入对铁基结合剂镀Ni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当CeO2加入量为0.8%时,能得到最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文章重点研究了一种铁基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胎体耐磨性随烧结温度升高的变化规律.通过对胎体耐磨性、硬度、抗弯强度、抗冲击强度等一系列物理性能指标的测定,以及利用该胎体制成的锯片做对比试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铁基结合剂胎体耐磨性随温度的升高呈现3个阶段的规律变化;(2)测定出了耐磨性最佳时烧结温度范围.将该项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中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的单位产出能耗,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9.
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自动切割机等设备考察了一种添加剂对Fe基结合剂金刚石工具胎体力学性能及其锋利度、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该添加剂可以降低胎体的抗弯强度、韧性、耐磨性,增加胎体的硬度和金刚石工具的锋利度,其添加量以3%~5%为宜。  相似文献   

10.
使用铁基金刚石串珠胎体结合剂,冷压成试验块冷压坯,在不同气氛保护下采用同一工艺进行预烧结,预烧结完成后与未经预烧结的标准试验块一起,使用同一工艺将冷压坯烧结成型,通过设备检测其相对致密度,以及HRB、抗弯强度等物理特性。根据结果得出:在不同气氛预烧结后,该铁基金刚石串珠胎体结合剂配方的抗弯强度有非常大的差别,HRB硬度变化不大,而抗弯强度与HRB硬度和相对致密度并没有很强的关联,还原气氛下进行预烧结对其抗弯性能有正面影响,并且可以提高其韧性。  相似文献   

11.
纪艳秋 《当代化工》2003,32(2):92-93
根据运输胶带的接头破损情况,有效地进行修补和粘接,重点介绍氯丁胶/多异氰酸酯双组分胶粘剂的性能及修补运输胶带的接头粘接工艺。  相似文献   

12.
臧涛成  胡焕性 《火炸药学报》2002,25(4):33-34,10
介绍了爆炸复合原理,对复合板运动进行了初步讨论,最后对复合板的特性(密度,弹性模量和应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粘接技术在石油装备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粘接技术在石油装备上的具体应用。重点介绍了油田钻井液振动筛用板式叠层粘接筛网和波浪型筛网的粘接技术,包括胶粘剂选择、表面处理、胶粘剂调配与涂敷、固化压紧等工艺过程。新型筛网的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钻井液的处理量和净化效果以及筛网寿命。还介绍了在液压修井机和钻井泵维修过程的应用情况。现场使用证明,粘接技术在石油装备上的应用是非常成功的,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adhesive bond strength on composite surfaces with respect to silicone contamination is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By using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he precise surface contamination level was determined. When correlated with adhesive bond strength measurements, low-, medium-, and high-risk contamination levels we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陶瓷与金属连接的主要类型和种类,对各种连接方法的机理、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6.
金属与天然橡胶的热硫化粘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异氰酸酯分子中的—NCO基团用酚类衍生物加以保护,添加硫化促进剂、高分子成膜剂等,用于金属与未硫化橡胶的热硫化粘接,并对影响粘接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张宗棠 《化学与粘合》2004,26(6):373-375
对硫化热粘法在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0#皮带抢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该方法因为工构艺复杂、粘接时间长等原因在应用中存在着可能导致装置大面积停工的危险,不适合用于0#皮带抢修这一特殊环境.考虑到冷粘法自身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克服热粘法所存在的缺点,阐明了该方法在0#皮带抢修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同一纺丝成网工艺,但采取点黏合和面黏合两种不同的热轧固网方式的135 g/㎡和150 g/㎡涤纶非织造材料的外观、厚度、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空隙率以及透气性,并分析了不同热轧黏合方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以后进行产品开发、选择工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焦炭界面结合状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配煤粒度及添加沥青对无烟煤配合炼焦所得焦炭的界面结合状况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配煤比、堆密度相同的情况下,适当降低装炉煤粒度,有利于界面结合。沥青在配料中对煤有不同程度的改质,从而增加了容惰性组合的能力和改善了界面结合状况。  相似文献   

20.
Epoxy adhesives were used to produce strong and durable bonds between steel and four types of vulcanized elastomer. Chlorination of the elastomer surface prior to bonding and the use of an epoxy primer on the grit blasted steel surface gave the best results in laboratory trials as well as after tropical marine immersion for three years. A layer of natural rubber approximately 6 mm thick was found to be sufficient, if correctly bonded, to prevent completely the corrosion of mild steel during three years' immersion in tropical seawater. This system also performed well under dynamic flow conditions which were equivalent to a vessel travelling at a speed of 20 knots for 450,000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