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所普遍采用的灌溉水利用系数指标并不能准确评价井渠灌区水资源总体利用状况,也无法计算灌区真实节水量。从库江山灌区概况出发,通过建立井渠结合灌区水量平衡模型,对灌溉过程中的水量损耗与利用途径进行探讨,提出灌溉水漏损系数概念,并对灌水量漏损系数和真实节水量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与真实性验证。库江山灌区真实节水量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方法及过程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理论计算,2015年前,宁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时引水量中计入冬灌水量,而净灌溉水量中未计入冬灌有效灌溉水量。经测算宁夏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217,不同灌区在0.128~0.706之间变化。计入冬灌有效灌溉水量后,宁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84提高至0.516,系数提高0.032。研究同时表明,灌溉水量与灌溉水利用系数直接相关:自流灌区冬灌灌溉灌水量为210 m~3/亩,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值为0.175;扬水灌区冬灌灌灌水量为120 m~3/亩,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值为0.604。因此,合理制定灌区灌水定额,特别是冬灌灌水定额,可以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宁夏自流灌区冬灌灌水量偏大,造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节水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黑河流域水循环特点的基础上,认为黑河中游渠井结合灌区真实节水量由直接节水量、间接节水量、袭夺潜水蒸发量等3部分构成,计算得出这3部分分别占总节水量的58%、13%、29%,表明黑河中游灌区节水量主要由直接节水量和袭夺潜水蒸发量构成;友联灌区真实节水量占毛节水量的比例约为46%,说明衡量黑河中游灌区的节水效果宜用真实节水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经验公式法和实测拟合法分别计算了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渠道单公里渗漏量,以斗渠为控制单元,分不同方案自下而上计算不同级别渠道渗漏损失和推算渠首流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计算基于空间分布的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并得出了适于该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空间分布的计算方法,为分析计算灌区不同斗渠控制单元灌溉水量向渠首灌溉水量的转换提供技术手段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采用渠道衬砌前后单位长度渗漏损失差值计算工程节水量的方法,对内蒙古包头市黄河灌区实施渠道衬砌后进行计算,灌区总节水量8 310.01万m3,其中镫口灌区节水量4 709.06万m3,民族团结灌区节水量3 600.95万m3。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8提高到0.749,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1提高到0.674。该方法旨在为全面实施用水总量控制、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加强ET管理实现农业真实节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根 《河北水利》2007,(2):26-26,28
传统的农业节水主要依靠工程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并把因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减少的渠系和田间渗漏量、渠道退水量以及田间排水量统归为节水量.事实上,在采取工程措施前,这些所谓节水量中的一部分并未损失,只是以不同形式被下游或生态环境所利用.  相似文献   

7.
灌区取水量和田间灌水量是首尾测算分析法测定提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基本参数,针对水稻灌水频繁,逐次测定泵站提水量成本较高,且缺少土壤非饱和状态下准确测定田间灌水定额的有效方法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水泵净扬程修正法,对目前依据电量法估算提水量的技术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稻田非饱和土壤入渗水量的测试方法,并据此修正田间灌水量。田间测试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测试方法可使灌水量测量误差降低52%~86%;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且设备要求低,适用于水稻节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试。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云南高原山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科学评估农田灌溉用水效率,以昭通永善县为研究区,选取2个样点灌区、15个典型田块开展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采用实测法和调查分析法计算了样点灌区净灌溉水量,通过首尾测算分析法得到样点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而计算出2018—2020年永善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结果表明:(1)2018—2020年永善县样点灌区净灌溉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花椒、砂仁、柑橘、烤烟、马铃薯的净灌溉水量呈现出依次减少的趋势;(2)样点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现出中型灌区大于小型灌区的趋势;(3)2018—2020年永善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分别为0.489 2、0.502 0、0.508 5,研究成果合理、可靠,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灌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王锐 《山西水利》2012,(10):22-23
工农业用水需求的日益增长和水资源紧缺对汾河灌区灌溉水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灌溉水损失的可能原因,包括在输水、配水和灌水过程中的损失,以及由于节水意识薄弱、灌溉工程维护投入不合理、灌区管理严重滞后等问题造成的灌溉水的严重浪费。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汾河灌区灌溉水利用率提出了几点建议,即减少渠系输水损失、减少田间无效耗水、加强回归水的重复利用以及加强管理、提高节水意识。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将大幅提高汾河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灌区用水紧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井渠结合灌区用水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素君  杨立彬 《人民黄河》1998,20(11):27-30
通过对黄河下游井结合灌区用水现状的分析,以作物腾发量预测计算为基础,按作物根系呈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井渠渠结合灌区用水预报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人民胜利渠灌区的用水进行了分析预报。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计算结果合理,而且能够根据当时当地的天气和作物生长特生预报各种作物的灌溉水量,灌水时间等,可以提高灌区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人民黄河》2014,(9):134-136
在对灌区计算参数概化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法和实测曲线拟合法分别计算了人民胜利渠灌区渠道单公里渗漏量,以斗渠为控制单元,分不同方案自下而上计算不同级别渠道渗漏损失、推算渠首流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计算基于空间分布的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认为实测曲线拟合法回归分析计算结果更适合该灌区实际情况,并提出了适用于该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戴鹏程 《治淮》2014,(5):42-43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即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灌溉系统取用的灌溉总水量的比值,其与灌区自然条件、工程状况、用水管理、灌水技术等因素有关,是评价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桂显歌 《陕西水利》2014,(4):170-171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灌区规划管理、合理运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等方面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准确掌握灌区各级渠道的运行状况,提高灌溉管理水平,促进灌区节水改造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指标,是编制用水计划和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的一个主要技术参数。本文分析了泾惠渠灌区渠系、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定和计算方法,为灌区节水改造、合理的运行管理以及水资源规划和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某次灌水缺水量和损失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灌区渠系优化配水模型,并用新兴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在基本遗传算法的基础上采用自然数编码方式,设计了应用于配水渠道轮灌组合优化的算法,并以呼图壁河灌区作为算例,对呼图壁河总干渠下级渠道的轮灌组合进行了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15.
延淑峰 《山西水利》2012,(10):20-21,29
通过选择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的典型代表灌区作为典型样点灌区,采用首尾测算法计算得出典型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率。在典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测算的基础上,按不同分类灌区灌溉用水量进行加权平均,推算全市大中型灌区的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提出加强工程配套建设,强化工程管理,推广科学的灌水方法与技术等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祁县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中的城赵镇高效节水灌区为例,主要通过首尾测算法进行该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结果表明,首尾测算法可直接根据灌区渠首引进水量和作物最终利用水量进行灌区典型作物毛灌溉用水量和净灌溉用水量取值测定,最终测算出整个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使测算过程大大简化,测算结果准确度也有保证;测算结果也表明,城赵镇高效...  相似文献   

17.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对需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灌区引黄需水量,有利于为黄河管理部门编制中长期水量调度方案提供决策依据,便于协调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文章通过计算三义寨灌区主要作物理论灌溉需水量,结合灌区灌水现状推算灌区引黄灌溉净需水量,从而求得不同灌溉水利用系数时灌区引黄需水量,定量分析得出灌溉水利用系数每提高0.01灌区引黄节水量及增加的灌溉面积和粮食产量,对缓解灌区水资源危机和保障粮食核心区生产安全意义重大。建议今后从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即工程因素、自然因素、灌溉管理水平、灌溉技术水平、农艺节水技术等方面采取措施,增加投资和加强管理来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18.
黑河中游灌区退耕还林还草节水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年退耕还草节水量计算为例,论述了黑河中游灌区退耕还林还草节水量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以及节水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权、水市场建立的需要,结合黄河流域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水权转换的具体实践。研究提出了适应水权转换需要的节水量计算方法,并根据水权转换的要求和灌区各项节水措施节水效果分析,提出了灌区节水潜力和可供水权转换的水量,对灌区实施水权转换过程中的节水工程的节水量计算及灌区可转换水权规模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上中游引黄水量增加,进入黄河下游的过境水量逐渐减少,使得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一般年份用水高峰委节和枯水年份供水量严重不足。从灌区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缺水敏感指数方面,确定出不同作物的关键灌水时间,然后制定出灌区在限额供水情况下的灌溉制度,对缓解下游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