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周永治  姚俊 《棉纺织技术》1997,25(11):52-52
A002型抓棉机打手下降控制是利用固定在机台上的行程开关来控制。该行程开关安装调试困难,经常失灵,是造成清棉运转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抓棉机电气故障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设计了双电子时间继电器控制电路,取消了原控制电路中的行程开关,保证了清棉机的正常运转。1 改进后的电路及说明(图1)图1 控制电路原理图(1)取消了原3XK行程开关,将9#与31#短接;(2)在原35#与8#之间加接两时间继电器1SJ、2SJ,接线方法见图1;(3)1SJ选用60s时间继电器,2SJ选用1s~5s时间继电器。2 工作原理简述(图2)3 工艺调整3.1 时间继电器延时时间的…  相似文献   

2.
萨西布贴标机用固体继电器 PNOZV 实现故障急停、延时手动复位的功能。今年在运行中出现故障,不能复位,由于该继电器系西欧进口价格昂贵,配件购置周期较长。为了满足贴标机运行需要,我们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成功改造了该固体继电器。固体继电器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A002D型抓棉机小车每转一周,打手要下降一定距离,以保证供棉均衡.实际生产中,经常发生由于打手小车被箱内棉花堵住而不能转动的故障.此时,若小车停在打手下降位置,打手会一直连续下降,造成打手及车架与箱内棉花挤压而损伤机械.为避免此现象,我公司将打手下降控制电路进行改造,在控制打手下降接触器上并联一个时间继电器,再将时间继电器延时断开常闭触点串联在打手下降控制电路中,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LA0 0 4A型开清棉联合机组成卷机棉卷小车的控制是由滑动的明触头相碰触而接通小车控制电路的 ,由于明触头带电 ,且暴露在外 ,稍不注意就会引起触头短路 ,发生火灾。我厂也曾因此原因发生过多次打火事故 ,针对此问题 ,我们对小车控制回路进行了改造 ,杜绝了打火的根源。改用时间继电器控制小车的“拨辊”与“复位” ,去掉原来的滑动触头。通过对时间继电器的时间的调整 ,使之完全达到改造前的机械性能 (图 1 )。通过几年的运行 ,效果显著 ,既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又杜绝了打火现象。图 1 棉卷小车控制线路图清棉成卷机棉卷小车控制线…  相似文献   

5.
光电耦合器在焦炉捣固机给料斗与装煤车联锁装置上的应用,介绍的是在装煤车的前挡板及两侧活动臂上安装有接近开关电路,在给料机和捣固机的控制柜上安装继电器控制电路,接近开关回路与继电器控制回路间由对射光电耦合器连接,定位对射光电耦合器安装在贮煤塔桁架和装煤车之间。保证了机械设备能够自动安全运转,实现了电气回路非接触式联锁控制和移动设备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6.
N063型重型缩呢机是我厂的关键设备,于82年5月安装投产,因电气故障多,常常停开,对生产影响很大。据了解,兄弟厂的这种设备也有类似情况。 两台缩呢机使用仅半年多,就出过大小电气故障80多次,烧坏延时继电器8只、微动开关20只、22瓦主机马达2台。常出的电气故障主要有马达温度过高和烧控制保险等。 经测定和分析认定:造成马达温度过高、除上布点动频繁外,主要是延时继电器1SJ工作不可靠。即延时触点经常烧坏,导致交流接触器 2C不吸,使主机马达不能由起动转入运行,六倍的额定电流加入电机绕组,如不能及时发现、马达将会很快烧掉。 控制保险 …  相似文献   

7.
我厂使用的MZ302型往复染纱机其电路控制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使用电器元件较多,有时间继电器3只,中间继电器4只,热继电器1只,交流接触器2只,线路结构复杂,维修不方便。 2、触点利用不合理,设备经常出现失控现象,严重影响染纱产质量。经改进后,其控制电路动作原理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细纱巡回式吹吸风装置间歇地自动开停 ,充分合理地控制运行时间 ,有效地节约电能 ,我们对吹吸风装置控制电路进行了改进。电路改进需增添时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及行程开关各一只 ,电机功率为 1 .1kW和 0 .75kW两种。细纱巡回式吹吸风装置 6min运行一个来回 ,我们设定运行等待时间为 2min(车头装一行程开关 ) ,经反复测试 ,每次自动间歇巡回吹吸风时间为 8min时 ,既能有效地清洁机台作业面 ,又节约了电能。改进后的巡回式吹吸风装置电气控制原理见图 1。控制过程为 :通电后KS时间继电器得电延时 2min ,KS延时闭合 ,KM交流接触器得…  相似文献   

9.
笔者针对织机的停车空转、消耗电能这一问题,设想在织机上安装一延时断电控制线路,控制电机的运转,以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控制电路如图所示。由起动按钮QA经停止按钮TA、继电器常闭触点LJ_1、交流接触器线圈C,热继电器RJ而形成回路,对电机电路进行控制。延时断电控制电路,由控制变压器输出12V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后供电,延迟时间由RC决定,R=580kΩ,C=2 200μF,延迟时间约120 s。LK是受织机开关柄控制的主令开关(拨动开关或钮子开关亦可)。当织机开关柄推上处于开车位置时,其触点2、3接通,给电容C放电;当开关柄退下处于停车位置时,触点1、2接通,电容C经R充电,约2min后,12V继电器  相似文献   

10.
车辆的电气控制系统为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存在继电器数量多、可编辑能力差、故障点多、占用空间等缺点,文章通过采用新型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代替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可解决继电器卡位、抖动、接触不良等缺点,提高控制电路单点可靠性及稳定性。在未来无人驾驶相关的线路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单元技术方案可发挥更安全地控制,同时为故障处理、智能运维、列车状态修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力矩电机应用到筐篮式成绳机收排线上替代摩擦打滑机构 ,虽克服了机械式摩擦打滑机构的缺点 ,但遇停电时易造成斩绳。提出了新的电气控制改造方案并给出了原理说明。通过电气系统的改进 ,在成绳机停电瞬时 ,力矩电机继续牵引与框架同步 ,解决了停电后不牵引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德涌 《金属制品》2002,28(1):27-29
分析钢丝绳不松散水平现状 ,指出在钢丝绳生产中仅在成绳时对股预变形不能适应高质量钢丝绳的生产要求 ,提出在捻股时对钢丝进行预变形能有效地降低捻制应力。设计了安装在捻股机机头的钢丝预变形器 ,给出预变形器的装配结构图 ,并申请了专利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进圆盘式抓棉机抓棉深度的控制方式,在总结已有的两种圆盘式抓棉深度控制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完全以时间继电器控制抓棉深度的方法,介绍了改造的原理、时间继电器的选择及线路连接方法,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证明改造后提高了抓棉深度的控制精度,减少了设备的故障点.  相似文献   

14.
周庆红 《轻工机械》2011,29(2):83-86
在分析卡诺图对逻辑函数化简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卡诺图设计继电控制电路的新方法,给出了利用该方法进行继电控制电路设计的设计步骤。通过对常见继电控制电路的实例设计,一方面对该设计方法进行了细化,另一方面验证了利用该方法进行电路设计的可行性和缜密性,从而为进行基本继电控制电路设计和利用计算机进行复杂继电控制电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图6表2参10  相似文献   

15.
黄利生 《金属制品》1995,21(3):33-36
采用集成电路与小型直流继电器组成时间控制环节,取代时间继电器,具有灵活机动、工作可靠、延时精确、节省资金、安装维护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GGTN-21-200管式捻股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颂达 《金属制品》2000,26(4):32-34
分析GGTN - 18- 2 0 0管捻机的传动结构 ,比较GGTN - 18- 2 0 0和GGTN - 2 1- 2 0 0管捻机的参数 ,指出GGTN - 2 1- 2 0 0管捻机各个主要部件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并生产出产品。经使用表明该机性能优良 ,可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7.
指出钢丝绳生产过程中绳芯松捻的原因是股扭转,对筒式股绳机产生股扭转的原因与扭转自消除的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利用筒式股绳机在捻制过程中的扭转自消除及有目的的绳股预扭转是行之有效的防止松捻和紧捻的措施,在筒式股绳机的摇架上不太适合安装翻身机构。  相似文献   

18.
何国强 《金属制品》2010,36(6):51-52,59
无级捻距管式捻股机的电气控制关键是保证牵引机速度按一定比例跟随绞线机的转速,且精度要求高。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出2套速度闭环调速系统,并用数字量进行速度设定、高速PROFIBUS-DP总线进行通讯,将绞线速度的微分值乘以一定比例与绞线速度值相加后,作为牵引调速系统的给定,以减小动态误差。系统硬件主要由带测速编码器接口、矢量控制功能的安川G7系列变频器,具有通讯功能的西门子S7系列314C-2DP PLC,西门子TP170B触摸屏组成。给出系统控制框图,分析低速时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采取补偿措施后,实现了捻距误差小于1%,满足生产要求,达到不用设置机械式捻距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对双捻机捻制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规范了观察双捻机飞轮旋转方向与产品捻向的方法;分析了捻制过程中捻距的变化规律,对认识、掌握、使用双捻机及提高捻制质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B1包装机组废烟剔除输送系统电机的空转运行导致的电机和输送皮带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对原控制电路进行了改进.未升级的B1包装机组电控系统,利用采样剔除阀输出的控制信号触发延时继电器的线圈,从而对电机的启停进行控制;已升级B1包装机组电控系统,通过修改PLC程序改进剔除输送系统.改进后有效提高了B1包装机组剔除输送系统的有效作业率,输送皮带磨损率、电机损坏率、电能消耗量均减少为改进前的1/17,备件使用周期延长,输送皮带使用寿命由原来的1个月延长至1年以上,减少了维修时间和维修频次,保证了机组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