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成义 《现代矿业》2018,34(2):49-52
由于矿井开采深度逐年增加,井下水文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各生产系统环节逐渐增多,进而导致采掘失衡。对采区巷道布置方案进行优化,有助于减少采区准备阶段岩巷工程量,尽快形成采区生产系统。以河南省陈四楼煤矿北翼二十采区准备巷道为例,在确保采区各生产系统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优化了采区准备巷道布置方案,通过对胶带集中巷与轨道集中巷采用“机轨合一”的布置方式,将巷道断面设计成直墙半圆拱型式,并采用锚网喷+锚索支护工艺对巷道围岩进行稳定性控制,实现了连续化集中生产,既能满足采区运输系统的需要,又能节省采区准备巷道工程量、降低前期成本投入、缩短采区准备工期并提前满足采区工作面的回采条件,从而达到缓解矿井采掘接替紧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突出煤层瓦斯治理采区巷道的布置方式对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考虑突出煤层巷道布置方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突出煤层巷道工期、工程量、运输保障和维护等影响因素,从而结合井下工况及采区的地质情况,合理规划了采区准备系统,实现快速投产,增加巷道布置的灵活性。合理优化采区设计,突出煤层采用“一区五准”、“一面五巷”的巷道布置方式,在给瓦斯治理工程提供保障的同时,合理优化了煤层采掘的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3.
一、改革采区巷道布置的原因 采区巷道布置的合理与先进,是加快煤矿建设速度,缓和采掘接替紧张,提高技术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从六十年代开始,我国的缓倾斜厚煤层或煤层群的采区巷道布置,由沿煤层分别布置,逐渐改为以采区底板岩石上下山和底板岩石集中巷(包括岩石中车场)为主体的布置方式,虽然使巷道的维护条件大大地改善了,但却带来了岩巷工程增大、采区准备时间增长、生产运输环节增多、矿井经营性亏损增加等问题,比较严重地限制了采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交错布置于临断层带全岩巷道下穿、跨越施工存在的问题,减少下穿或跨越服务巷道施工对生产安全的影响,通过对采区准备巷道布置方式、巷道围岩赋存条件及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下穿、跨越位置巷道掘进与支护的特殊工艺设计措施,并在现场采区准备巷道施工中应用,保证了下穿、跨越位置巷道顶底板的安全性与稳固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广泛应用,对采区巷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缓倾斜煤层的几种典型倾斜长壁采区巷道布置做一些粗略地分析,供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时参考.一、几种典型倾斜长壁采区巷道布置1.缓倾斜厚煤层工作面集中岩石巷跳采工作面分区巷道布置.这种类型巷道布置以阳泉一矿北头咀15号煤巷道布置为例(图1),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吴杰钢 《煤》2012,(9):24-26
通过分析箭竹坪煤矿地质资料,以采区划分为决定因素,优化矿井开拓设计方案,解决因采区及回采工作面走向长度过短所导致的工作面搬家频繁、采掘布置不均衡、工作面接替及采区接替紧张、准备及回采巷道工程量大、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从而缩减采区个数,增加采区服务年限,减少采区准备和回采巷道,提高矿井资源利用率,为矿井长期持续稳定高产高效创造条件。同时减少矿井西翼贯通距离,缩短建设工期,为矿井尽快投产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7.
针对淮南矿业集团潘谢矿区A组煤层瓦斯含量高、受承压水影响等状况,采用多分支水平井+压裂水与瓦斯共治等技术,优化采区系统巷道布置,减少采区系统巷道及瓦斯治理工程,缩短采区准备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赵楼煤矿通过对垂直重叠巷道上下穿层施工工艺研究及应用,有效解决了近距离垂直布置巷道的相关支护问题,大大减少了井巷工程量,优化了巷道布局,加快了采区准备巷道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9.
我矿地沟采煤法巷道布置一直延用传统的巷道布置形式,即一条进风溜子道、一条回风道,在采区边界布置沟面与上风道及下溜子道连通,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若两个面回采,则必须在两个面都按此巷道布置方式进行准备,而且上、下两个工作面也不能同时回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南阳煤矿夏塘井冲击地压急倾斜煤层226采区巷道布置为实例,阐述了该采区巷道布置现状的严重缺陷,并针对存在的严重缺陷,提出适当增大采区内区段垂高,采用工作面岩石上山布置方式.并较详尽地论述了此种巷道布置方式在技术上可行、在安全上可靠、在经济上合理,对冲击地压急倾斜煤层开采的防治,从采区巷道布置上起到积极主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