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着眼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需求,依托部队的指挥自动化信息网络,将GIS与Internet技术相结合与后勤物资、人员等信息一同构建一体化数据模型。设计了集指挥决策、信息管理与信息跟踪为一体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指挥系统,实现了后勤保障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联机分析挖掘技术在后勤保障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这项研究将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我们在进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灵活性和系统分析任务的响应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当下海上复杂多变的新形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通过分析结合海警后勤保障的现状,分析了海警后勤指挥调度系统的需求,指出了研究和构建海警后勤指挥调度系统的重大意义,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阐述,力求通过系统改善后勤保障现状,提高后勤保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飞行后勤保障车辆调度这类NP难问题,在深入分析航空兵场站飞行后勤保障车辆调度过程活动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飞行计划要求、场站保障车辆资源约束及飞行后勤保障条例规定3个因素,提出了基于事件调度/时间推进算法的场站飞行后勤保障车辆调度过程Arena仿真模型.针对以往对于该问题的研究过多注重过程的仿真缺乏仿真优化的问题,利用Arena内嵌的VBA技术,通过对VBAblock块编程,建立了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上述仿真模型的优化控制系统.以某型飞机首次出动训练后勤保障任务为例,利用所建立的仿真优化模型,分别对估算法及仿真优化法制定的飞行后勤保障车辆调度计划的保障车辆调度过程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仿真模型及仿真优化系统的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自动入侵响应决策技术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自动入侵响应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对自动入侵响应决策技术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层次化的划分.阐述了入侵响应目的与策略在入侵相应决策中的作用及其研究状况.对已有自动入侵响应系统中的响应决策因素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响应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并对这些响应因素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入侵响应时机的概念,重点讨论了现有各种入侵响应时机决策模型和入侵响应措施决策模型,并对这些模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入侵检测报警管理与入侵响应系统IDAM & IRS的体系结构、响应时机决策方法、响应措施决策方法和实验情况,并阐述了IDAM & IRS的主要特点.最后,总结了自动入侵响应决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Web Agent技术是近年来互联网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国防科研项目“基于multi-Agent的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后勤保障应用为背景,介绍了一个基于语义Web与Web服务的多Agent系统,并通过后勤保障原型应用实例描述了对象逻辑知识库的构造。  相似文献   

7.
现代战争要求后勤保障体制从传统的补给模式向以"精确保障"为目标的主动配送式模式转变。分析配送式后勤保障的内涵和物联网及其核心技术,提出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实现配送式后勤保障系统的思想;从硬件平台配置和软件设计两方面构建配送式后勤保障系统,利用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给出配送式后勤保障系统的网络设计方案,并建立配送式后勤保障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  相似文献   

8.
基于博弈理论的动态入侵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互联网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由于网络攻击事件的增多,入侵检测和响应技术越来越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不过与其他安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相比,入侵检测与响应的发展是滞后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入侵检测自身检测技术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的报警响应研究未能处理好系统的收益及攻击者策略变化等问题.针对上述第2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理论的动态入侵响应DIRBGT模型.该模型一方面对攻击者和系统双方收益计算得比较全面,因此系统在报警响应后的收益得到了保证;另一方面还将攻击者可能的策略变化纳入模型当中,与单从系统一方推理最优响应的不稳定性相比,其最优解是稳定、可靠的.实验结果表明,DIRBGT模型有效提高了报警响应的准确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含有单向离合器、两滑轮及附件的轮-带驱动系统稳定稳态周期响应.通过单向离合器连接从动轮与附属系统,并计入传送带的横向振动的影响,导出了由偏微分-积分方程与分段常微分方程组成的连续-离散型非线性耦合方程组.利用Galerkin方法将连续非线性方程组截断为一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再运用谐波平衡法得到轮-带驱动系统耦合非线性振动的稳态响应.通过比较有无单向离合器装置的系统稳定稳态幅频响应曲线,研究了单向离合器对驱动系统以及轮-带系统非线性动态特性的影响.并首次研究了高频激励下轮-带系统的稳态响应.最后,运用Runge-Kutta方法对比验证了基于谐波平衡法得到的稳态响应.  相似文献   

10.
使用具有指数相关性的色噪声近似外界环境干扰,研究色噪声激励下驰振能量采集器(GEH)的稳态响应.首先,介绍了系统的理论机电耦合运动方程,并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次,通过广义谐波变换对方程进行等效解耦,然后使用能量包线随机平均法得到系统稳态响应的解析解.最后,使用四阶龙格库塔算法进行数值模拟,在验证解析解有效性的同时分析了风速、色噪声参数对系统稳态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噪声强度有利于提升系统的能量采集性能,且在风速较低时效果更明显;噪声相关时间对系统稳态响应的影响与噪声强度相反.当系统的振动模式由风激励主导时,系统的响应表现为带有附加噪声的周期性振动;随着风速增加,增强的风激励削弱了色噪声激励对系统稳态响应的影响.此外,本文还研究了系统结构参数和电气参数对平均输出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优化系统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