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铜加工材的进出口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内铜加工材进出口规模的快速扩大,铜加工材的进出口贸易对我国铜加工材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帮助国内铜加工企业更好地把握铜加工材的进出口发展脉络,便于其寻找和选择发展机遇,我们试对90年代以来的国内铜加工材进出口结构作一简要剖...  相似文献   

2.
林群 《铜业工程》2000,(4):67-68,72
本文从对比江西、浙江两省的铜产量和铜加工材产量的现状入手 ,深刻分析了两省在铜加工发展上存在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铜加工企业在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后,现已形成了一方面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畸形局面。1995年国内铜加工材总产量为157万t,1996年为135万t,1997年锐减至90.3万t。1997年铜加工材总...  相似文献   

4.
2009年,我国铜加工材的产能和产量均创下新记录。国人应转变发展思路,不再满足于作为"世界加工厂"的角色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而是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铜加工行业的改造升级,提高我国铜加工材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铜加工材产品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发展中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经济的腾飞以及国内外两个市场更广泛的融通 ,铜加工材的社会需求和贸易量将进一步增加 ,因此我国的铜加工材产品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本文概述了国际国内的铜材发展趋势 ,我国铜材发展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 ,并就其发展战略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6.
2010年铜加工材企业不论是从产量,还是进、出口量方面都有着大幅提升,此外,下游生产企业的产量增长情况也能反映出铜加工材的销售情况良好。总体来看,2010年我国铜加工材企业整体处于快速上升阶段,预计全年业绩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世界有色金属》2008,(5):77-77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铜价高位震荡的大背景下,2007年中国铜加工行业迈上了其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新台阶,全国铜加工材的生产量突破600万吨水平,表观消费量接近700万吨,再次双双刷写了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世界铜加工业的发展形势及我国铜加工业现状;说明了我国铜加工材生产存在着中低档产品相对过剩,高精产品严重短缺的现实;分析了,分析了加入WTO后我国铜加工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铜加工工业技术经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详细地调查分析了我国铜加工材料的实际产量、进出口量、生产能力、消费量、产品品种、产地分布、技术经济指标、入世契机、生产技术等。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已是一个铜加工材生产大国,但也是一个铜原料及铜加工材进出口大国。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铜加工业已具有相当强的竞争能力,但中国还是铜加工材生产强国。目前,摆在我国铜加工工业面前的重要任务是大力推进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建立企业集团,形成规模经济,开发国内外市场,使我国铜加工业成为国际型大工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属通报》2008,(21):47-47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铜价高位震荡的大背景下,2007年中国铜加工行业迈上了其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新台阶,全国铜加工材的生产量突破600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属通报》2011,(22):10-10
亚洲最大铜业展-第五届中国国际铜业展览会(CuChina2011)将于2011年6月21-23日在上海举行。节能环保,科技创新,这是国家对铜加工业的要求,也是铜加工业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铜加工材品种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紧密结合市场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中,新产品、新材料开发成果显著,传统铜加工材已经逐步完成了向现代铜加工材的转变,其重要特点是向高精度、高性能、环保、节能方向发展,许多产品已成为国内外知名  相似文献   

12.
《世界有色金属》2009,(4):17-17
2008年中国铜加工材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749万吨和790万吨,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蔓延,市场需求增长开始放缓,使得国内铜加工行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影响,给今后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属通报》2008,(19):43-43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铜价高位震荡的大背景下,2007年中国铜加工行业迈上了其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新台阶,全国铜加工材的生产量突破600万吨水平,表观消费量达到700万吨新高,再次双双刷写了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4.
《世界有色金属》1995,(8):4-8,25
比较了我国铜加工生产技术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和预测了水箱铜带、电解铜箔、冷凝管、空调管铜加工材的发展趋势及国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属通报》2008,(20):47-47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铜价高位震荡的大背景下,2007年中国铜加工行业迈上了其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新台阶,全国铜加工材的生产量突破600  相似文献   

16.
铜和铜合金板带生产与市场(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铜加工和铜板带生产 Copper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 of copper strip in China 1中国铜加工材产量、国际贸易及消费 目前中国铜加工材产量、消费量、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已成为铜加工材重要出口国,中国铜加工生产企业主要分布于市场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但是大而不强,品种少、质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工业技术要术、专业化程度低、生产技术不先进、技术经济指标落后等并没有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铜加工行业引进设备和技术改造同步进行,取得了显著成绩,铜加工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笔者结合国外先进铜加工技术的发展情况,对我国铜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铜加工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1前言建国以来,中国的铜加工工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技术改造,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需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铜加工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铜加工企业从80年代初的10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1300多家,产量从1980年的23万t...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国铜加工行业的现状,与世界铜加工行业的差距,以及中国铜加工行业的供需状况;得出中国今后铜加工工艺、装备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铜加工材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铜加工工业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能够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加工工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铜加工业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引进各类设备、工艺和技术,使我国铜加工工业基础差、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国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