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厂氯气液化工艺:来自氛红工段干燥塔(瓷环填料塔)的干燥氯在氯冷器内与冷却介质氯化钙盐水换热后液化成液氮去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液氯去液氮贮槽,尾氧去尾氯分配台,未液化的尾林也去尾氯分配台供盐酸使用。换热后的氯化钙盐水与螺旋管蒸发器中的液氮换热后循环使用。出现的故障:原氯。尾氛压力高(02MPa(表)、ofMPa(表》同时尾氯分配台结霜并延至盐酸工段的尾气缓冲罐也结霜c按常规分析操作上可能发生的各种原因,经确认后多数被否定。只有进液管堵塞和进气阀堵塞的可能性未被排除。根据尾气压力高并结霜严重、结露部位不…  相似文献   

2.
氯气液化工序是氯碱厂生产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对平衡氯气生产、增加生产的缓冲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厂液氯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将干燥工序送来的原料氯通过降温的方法 ,使之液化成液体氯 ,向氯化石蜡、农药等单位提供合格成品氯 ,向盐酸、氯化苯等单位提供合格尾氯 ,将液氯计量槽的液体氯送包装岗位充装 ,做好全厂氯气平衡工作 ,因此 ,若冷冻工序不能正常向液化工序提供合格冷冻盐水 ,生产平衡就会被破坏 ,严重时可能导致电解工序被迫降电流运行 ,恶化电解槽的运行状况。 1 999年秋季 ,我厂冷冻工序就发生两次电器故障导致不能正常向液化…  相似文献   

3.
我厂于2004年6月下旬开车以来,氯气平衡按照原设计的做法是干燥后氯气一部分液化生产液氯,另一部分干燥氯气与液化尾气混合去合成盐酸工序。液氯的生产就要受到液化尾气含氢量的制约。从安全角度出发,保证液化尾气含氢量小于4%(V/V),就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液化效率。但我厂是原始开车,氯气纯度始终保持在93%~97%之间波动,达不到原设计的98.5%以上。这样如果总是按照一个偏高的液化效率(85%~90%)进行生产,再加上在生产中液化效率控制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尾气含氢超过爆炸极限,引起尾气系统爆炸的危险,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另外从节能  相似文献   

4.
我厂于2004年6月下旬开车以来,氯气平衡按照原设计的做法是干燥后氯气一部分液化生产液氯,另一部分干燥氯气与液化尾气混合去合成盐酸工序。液氯的生产就要受到液化尾气含氢量的制约。从安全角度出发,保证液化尾气含氢量小于4%(V/V),就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液化效率。但我厂是原始开车,电解总管氯气纯度始终保持在96%~98%之间波动,另外氯气在压缩使用四级离心式压缩机,  相似文献   

5.
1994年5月10日下午17点40分,正值我厂氯碱系统送电开车之际,老液氯工段氯处理工序来的原氯气与液化箱来的尾氯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突然发生爆炸;紧接着换热器设备法兰周围不断冒着白、黄、红相间的烟雾,换热器下部的尾氯出口管不断向下喷着火星。很快,设备法兰附近的简体及其封头被烧红。 事故发生后,由于处理及时、得当,火势很快得到控制,但仍有白、黄相间的烟雾产生在关闭原氯、尾氯有关阀门后,火才彻底扑灭。  相似文献   

6.
1993年4月19日,我厂液氯贮槽进料阀曾发生一起爆炸事故。幸好该槽中只有少量液氯,现场也没有人,未造成其它系统停车和人员伤亡事故。 这起阀门爆炸事故发生在停车3天后。这天气温较高,液化和尾气系统压力达0.3MPa,白班向废氯处理工序卸压4次。下午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有200多家氯碱企业生产合成盐酸,因液氯液化过程中有21%不能全部转化成液态氯,一般是尾氯与氢气混合燃烧生成氯化氢,再用水吸收生产盐酸。由于许多氯产品是通过过氯反应产出的,在处理尾气过程中,多数企业采用与氢气混合燃烧的办法副产含量约25%的盐酸。在化肥行业中,硝酸钾年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企业现约有60家副产盐酸,用氯化钾与硫酸反应生产复合肥,生成硫酸钾和副严盐酸。  相似文献   

8.
对回收六塔进行工艺优化:大修停车时,六馏出不进分离器,通过关闭或打开各自闸门,直接切进六馏出槽,可缩短停车时间;分离水超标时,将反应停,七塔停,七原液打至萃取塔,分离器补加纯水,可避免醋酸损失;开车时,关闭或打开各自的阀门,六馏出不进分离器,直接切进六馏出槽,六塔全回流操作,半小时后再切进分离器,可降低开车过程中的醋酸消耗。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中小型氯碱厂用液氯尾气生产盐酸普遍采用钢合成炉、钢空冷管、总酸进计量槽的生产工艺过程中所出现的盐酸含铁波动较大、产品合格率低这一问题,提出了膜酸、凝酸分流新流程的改进措施,从而解决了不易被人们注意的盐酸含铁波动较大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0.
罗乐 《四川化工》2006,9(4):53-53
上海化工区内国有化工企业上海天原集团华胜化工有限公司烧碱装置一次开车成功。6月20日,随着最后一道工序石墨盐酸合成炉点火成功,高浓度的液体盐酸渐渐产出,烧碱装置全流程顺利打通。开车24h,已生产出合格液氯100t,通过管道直供化工区巴斯夫公司MDI/TDI装置,至此天原华胜公司开始了“一份氯气打两份工”的循环产业链实践。  相似文献   

11.
, 《聚氯乙烯》2012,40(11):48-48
内蒙古鄂尔多斯化工集团30万t/a离子膜烧碱项目A线已于2012年11月4日开车,并生产出合格的离子膜烧碱和液氯、氯化氢气体。烧碱项目成功开车以来,设备运行平稳,配套的聚氯乙烯装置正在紧张的开车中,2012年11月10日已生产出合格的氯乙烯单体。即将打通所有流程,生产出合格的聚氯乙烯树脂。开车的离子膜烧碱项目采用美国杜邦公司的离子膜和日本氯工程公司自然循环零极距电解槽,盐水工序采用sF膜过滤系统和膜法除硝装置,该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液氯销售困难时,液氯库存告急。生产系统氯、氢不能够平衡,过量的氯气须要液化或充钢瓶来平衡生产,以免影响生产稳定运行。经跟踪分析,发现变压吸附提纯装置200#提氢排二次尾气含氢量较高,氢气回收率低,须要进一步优化和改造。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氯氢配比不平衡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石墨盐酸合成炉爆炸,第二次是液氯工段气液分离器爆震,第三次是电解工段氯气干燥系统爆炸,共损坏日产10吨合成盐酸石墨合成炉1台,玻璃干燥塔1座,陶瓷捕雾塔1座及一些 PVC 管线等。从爆炸发生到恢复正常生产约10天,直接损失2万元,间接损失48万元。事故发生后厂领导召开紧急会议,组成事故抡修组和事故调查组,经过全厂上下群策群力,对全部124台电槽中的117台进行阴极室吹气正压检查,全部电槽  相似文献   

14.
袁捷才 《氯碱工业》1997,(10):48-48
1压力升高原因(1)液化效率低液化温度达不到工艺要求、氯气纯度低、液化槽列管内外壁结垢或堵塞造成传热效率差、冷冻水量不足等都会降低液化效率,使废氯压力升高,从而带动氯压机后系统压升高。(2)泄压过急过快压完料的液氯计量槽、灌装完的包装槽及汽化完的汽化器,其内均残留有0.5~1.OMPa的压力,必须把这些氯气排入废氯系统,使压力降至与管网压力平衡后才能重新使用。但是,若排压过急、过快,超过耗氯装置的吃氯速度,就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压力升局。(3)阀门串气压料时计量槽的废气阀、进料阀漏,升压时汽化器的废气阀漏,…  相似文献   

15.
我厂目前生产的醋酐、双乙烯酮、色酚AS-G等十多个产品中,不少工序是在负压条件下进行,有的虽不在负压条件下操作,但绝大部分原料供应,包装容器均为桶,需通过真空吸至计量槽或高位槽,供生产使用,对原料盐酸、硫酸等生产和抽料时,其尾气和蒸发气体含有一定量的酸,需通过中和槽洗涤,  相似文献   

16.
我厂为了利用电石法制乙炔时的电石泥和液氯尾气,于82年上了一套15000t/a次氯酸钙装置。其工艺流程为: 电石泥浆缓冲器←(液氯尾气) 沉降池→污水泵→氯化池→沉清池→次氯酸钙成品该工艺的优缺点:①与以石灰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次氯酸钙相比,本工艺成本低(低10—15元/t·次氯酸钙);②本工艺利用废电石泥浆和尾氯,既保护环境又收到经济效益(年获利15万元左右);③本工艺氯化池为敞口混凝土池子,未反应完的氯气逸出  相似文献   

17.
一、概况1988年3月28日,烧碱装置办理了工程中间交接手续以后(M400工段除外),根据二期工程开车方案制定的原则,采用倒开车的顺序,外购烧碱870吨,液氯105吨,从5月中旬开始使碱蒸发和氯气系统处理进行了实物料倒开车,通过一个多月的试车及时发现设计、安装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职工队伍的实际操作水平。1988年4月14日15时25分,正式开始化盐,4月23日9时,精制盐水质量合格。蒸发系统用精制盐水与液碱配成模拟电解液,从5月15日开始先后进行了四次实物料试车,5月17日生产出了我国首批合格的50%氢氧  相似文献   

18.
美国O lin 公司N iagara 氯碱厂近年投资650万美元开发和上马了含氯尾气用烧碱液吸收后不再排入废水处理场,而是回收用于生产次氯酸钠漂液,处理后的尾气在新系统再次吸收处理,处理液返回生产系统,回收利用其中的N aCl,由此100%利用尾气的价值, 没有废物排放。这种尾气损失的氯过去占该厂氯总产量的1%, 加上废水处理费,增加成本每年超过100万美元。因此, 除降低年成本100万美元外,该技措还使废水日排放量减少了62.5m 。 3液氯生产尾气回收利用措施@张泗文  相似文献   

19.
1爆炸经过(1)第一次爆炸1995年7月21日14:20左右.液氮工序操作工包装完液氯后,对1#汽化器实施排污作业,当打开排污阀排污几秒钟启关阀.稍后又开启排污阀约1min.随即排污阀发生粉碎性爆炸。(2)第二次爆炸1995年10月17日,液氮2#汽化器下封头排污口法兰垫片泄漏,检修工对包装完液氮的汽化器实施排污处理(将三氯化氮污物排至排污槽进行脱氯及中和处理,而后排放)。检修工对汽化器余氯处理完毕后,重新换好法兰垫片。关闭汽化器排污闻及所属附阀,用氯气对汽化器试压(0.5MPa),检查无异常。当检修工脱离现场约20min(距现场约30…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2月,我厂直流系统在不到10天内先后出现两次停车事故,给正常运转的电槽冲击很大,使运转电槽内部的动态平衡受到破坏。第二次开车直流电流恢复到46000A电槽稳定运行8h,在进槽精盐水、电槽阳极室液面。氯、红的压力等指标与停车前相同的情况下,单槽电解液碱浓度普遍下降,总管电解溶液碱浓度仅为110g/l(停车为125~130g/l)。经过调整电槽阳极室液面后,总管电解液碱浓度稍有升高,但只能达到115g/1左右。显然,这样低的碱液浓度很难满足蒸发工段生产要求。通过仔细分析、对照,从两次停车前后电槽稳定运行时的数据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