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IP overDWDM技术就是将IP业务直接承载在DWDM(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上,这种方式以其海量的带宽提供能力,良好的业务透明传送,极高的承载效率以及简化网络层次为今后的业务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不同IP网承载方式的分析,介绍了IP over DWDM技术特性及其在广电传输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网络技术、架构设计、设备选型、可靠性设计、网络带宽规划、网络路由规划、网络后期演进等几个方面对省级广电IP承载网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固移融合综合承载是广电网络建设的趋势,依托现有固网资源,快速实现5G承载网络的建设与服务.首先分析了广电IP城域网现状及架构特点,面向广电5G及云业务新需求,剖析广电IP城域网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其次结合固网技术特点,对广电5G承载网技术进行综述;最后研究基于固移融合的5G承载网组网策略,分析各种组网策略的特点及其应用场...  相似文献   

4.
随着DWDM系统承载业务量越来越大,目前干线传输网所传送的业务颗粒度越来越大,业务对承载的安全性越来越高,为了提升网络自愈性越来越多的DWDM系统加装OLP,首先分析了加装OLP需要考虑的指标,然后分别讨论16×10Gbit/s和40×10Gbit/s两种DWDM系统下的解决措施,最后总结了几种模式在现网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广电双向网络的现有承载的业务类型进行解析,介绍了几种广电双向网络建设接入技术,根据具体业务类型重点分析了广电双向网络建设组网方案及几种方案的对比。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针对我国网络运营商开展5G网络建设和业务部署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针对5G技术特点开展业务进行网络需求和技术需求分析,并基于需求分析对未来5G时代广电承载网络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行概述.最后,基于广电网络运营商发展现状和未来广电开展5G业务的整体规划,讨论了广电网络承载与网络共建共享背景下承载网络的演进方向,可为广...  相似文献   

7.
DWDM作为面向高速率传送网的重要传送层技术,已在省干、本地层面全面建设完成.随着乡镇IPTV业务不断发展及4G业务流量的飞速跳跃,同时DWDM技术日趋完善、DWDM设备成本不断降低,乡镇DWDM建设也随之开始全面投入.本文着重分析了乡镇DWDM网络规划以及设计原则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杨剑平 《无线互联科技》2013,(5):166-166,168
随着数据通信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来Internet业务量呈爆炸性增长,因此对数据传输网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可以预见未来数据网络承载的业务将以IP为主,所以未来网络首先要考虑如何更优地适应IP业务的需求。DWDM技术以其大容量、支持多业务、可扩充性好等优点将成为未来传输网的主体。近几年来,世界上的各大运营公司及设备制造厂家把目光更多的转向DWDM技术,并对其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对DWDM技术的原理分析入手,对其系统组成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论述了应用过程中对其主要设备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最后分析了DWDM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目前广电行业广泛使用的100G OTN(光传送网)传输技术从应用层面(包括技术特点、网络架构、业务承载等)进行分析研究,并对今后的网络建设完善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王胜军 《通信世界》2004,(41):40-40,42
DWDM技术和SDH技术使电信运营商建设高速.安全的全国性干线网络的梦想成为现实。在2001~2002年.铁通公司完成了全国骨干传输网的建设改造工作,利用DWDM、SDH技术建设了先进的五大环高速传输网,并承载了大部分的干线业务。面对大规模、高带宽的传输网,如何解决业务调度瓶颈-跨环节点问题,合理调配资源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如何优化网络结构提高业务网络安全性能?这些问题已成为铁通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网络问题。ASON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网管人员维护管理压力,使对网络突发故障的应变更为及时有效.也为传输网的组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城域波分复用传输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然 《电信科学》2002,18(5):27-30
随着城域传输网的演变和对带宽的要求,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将由长途骨干网进入城域传输网。本文对城域DWDM系统的组成、波长的采用、OADM结构、波长转换器特性、光放大器的采用、波长优化、网络保护机制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应用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应用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实现对光缆通信传输网的扩容,同时从建设和运营的角度,提出了在现有传输网络上构造DWDM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波分复用技术在HFC网络中的应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波分复用(WDM)技术在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网络中的应用方式.着重对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和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在HFC网络的下行方向和上行方向的应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DWDM技术适用于HFC网络的下行方向,可以延长HFC网络的传输距离;CWDM技术适用于HFC网络的上行方向,可以增加HFC网络的上行带宽.利用WDM技术可以实现HFC网络的双向传输.  相似文献   

14.
从产业整体看,光传输是我国与世界一流水平距离最近的领域之一,应用与技术实力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华为公司凭借其从事光网络研究开发的丰富经验,在光传输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上不断地实现突破,如已经商用的10GSDH、16/32波DWDM系统以及即将推出的80波、160波DWDM系统和OXC设备,并凭借其光传送网的系列产品和演进策略为下一代光网络的构筑做准备。  相似文献   

15.
The evolution of transport network survivability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The bandwidth explosion ushered in by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has spurred the accel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equipment supporting packet-based services. This-coupled with the widespread deployment of dense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ed systems in the core transport network to satisfy the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capacity demand-has led network planners to reconsider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network survivability. Existing architectures for transport network survivability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a ubiquitous circuit-switched/TDM network paradigm. As tariffed services increasingly migrate from circuit-switched/TDM to packet-switched/DWDM networks, survivability architectures must also evolve to meet the service requirements of this “new” packet-switched/DWDM network paradigm. We begin with an overview of existing strategies for providing transport network survivability,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how the architectures for network survivability may evolve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emerging networks  相似文献   

16.
IP/DWDM网络的综合路由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就是如何对跨越不同DWDM网络的IP路由进行综合路由,特别是当两个DWDM网络的容量设置不同时。本文着重解决的就是如何对从单波长带宽大的网络进入单波长带宽小的网络传输的IP业务的综合路由问题。根据尽量鼓励对波长链路的带宽进行完全使用,以减小波长链路带宽碎片的原则,我们提出了两种解决算法:1 n 算法和 m n算法。仿真结果对两种算法的效率和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7.
朱洪俊 《电子世界》2012,(13):23-25
本文主要介绍了随着宽带网走入我们的生活,现已建成的SDH骨干网正承受巨大的负荷,在不久的将来,将必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为此只有建立起一套具有高带宽、大容量、低时延、拓扑结构灵活的传输系统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这便引入了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即长距离大容量DWDM传输系统。本篇论文主要介绍了DWDM传输系统的基本知识点和DWDM系统在传输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关键技术介绍。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说明长距离大容量DWDM传输系统在现代宽带通信中的特点以及其能够在日常生产中被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当前城域网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围绕城域网建设的几种传输技术解决方案。其中主要分析了DWDM为平台的特点及相关原理,并介绍了CWDM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并指出DWDM是未来城域网建设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HFC(Hybrid FiberCoax)接入网以其相对的经济性和巨大的带宽受到广泛重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802.14协议的多业务区域网络框架。在这一框架中,ATM技术与DWDM相结合,为大型HFC区域网络的构建与平滑升级提供了有利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