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漫谈蔗汁重力纯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力纯度是蔗汁质量指标之一,对提高煮炼收回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重力纯度与蔗糖分的不同概念并探讨了两者的相关关系。但不同品种、不同成熟期和新鲜度的甘蔗,在同一蔗糖分水平上,其重力纯度却不同。甘蔗不新鲜是一种无形的损失。通过各种贮存试验分析:每日甘蔗重量损失1.0—1.15%;蔗糖分下降0.08 — 0.125×10~(-2);重力纯度下降0.5—1.10%。所以甘蔗砍收后尽可能迅速运送到糖厂,做到砍、运、榨一条龙互相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2.
会昌县文武坝乡下半岭村在1995/96年榨季甘蔗砍运中,成立了甘蔗砍运专业队,经过组织实施,这种包砍包上车的砍蔗办法,深受蔗农欢迎,蔗农普遍反映请专业队砍蔗省钱、省事,每砍一车蔗(6t左右)可节省开支100多元。这种办法解决了农民种蔗担心没劳力砍蔗和上车的后顾之忧,因而大大地调动了蔗农种蔗的积极性。1成立政运专业队因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打工浪潮的掀起,总人口只有1030人的下半岭村,1995年外出打工和做生意的人达246人,大部分青年劳力的外出,给计划性强的甘蔗砍运带来了新问题,请人砍蔗难,困扰着蔗农,不少农…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制糖援外项目中,基本采用国内标准定型设计工艺和设备,由于国外有些情况不同,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非洲马里、贝宁、马达加斯加)劳力缺乏,为节省劳力和降低成本,甘蔗种植、收获采用机械化,在收割前先用火烧甘蔗蔗叶,后人工砍倒甘蔗,再用抓蔗机将甘蔗抓上蔗卡运工厂榨蔗处理。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云县糖厂自实施甘蔗品种与原料蔗生产系统优化技术后,每年吨蔗产糖量增幅达8%~19%。3~4年后,产蔗量接近翻番,而蔗区甘蔗品种仍与实施前一样,以传统品种桂糖11号、川糖61-408、粤糖79-177等为主。该县品种改良方法与传统方法有本质上不同,形成了一种能最大限度消化利用现有甘蔗品种增糖增产潜力的品种改良运作机制,产糖率和产蔗量不断提高。这是通过原料蔗优化砍运和蔗区品种优化布局2条技术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甘蔗收购信息化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而甘蔗品种、甘蔗种植面积、估计产量、农户的甘蔗种植情况等蔗区管理和甘蔗的砍运、甘蔗过磅、蔗款结算、运费结算、甘蔗统计等甘蔗进厂管理因其涉及面广而且繁杂,所以要求设计系统时考虑要全面、细致.现就甘蔗收购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甘蔗既是农产品又是工业原料。它的品质与数量对糖厂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而影响原料甘蔗蔗汁品质与蔗茎重量变化的因素颇多,砍收后的原料甘蔗堆贮时间和方法是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为了改进糖厂榨季期  相似文献   

7.
优质糖料蔗生产技术关键与新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料蔗是甘蔗制糖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原料蔗的潜力巨大。制糖企业只要紧紧依靠科研机构,狠抓科技创新,认真做好品种布局工作,因地制宜采用优良品种及健康种苗,采用先进适用的配套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因土施肥,推广使用节水抗旱技术,实施科学的原料蔗砍运榨计划,就可长期获得充足、优质、价格合理的原料,蔗农也能获得较好的种蔗效益。工农互利共赢,制糖企业的持续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广东原料甘蔗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广东原料甘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指出:甘蔗蔗糖分低,虫蛀蔗多,砍收质量差,夹杂物多,砍、运、榨不协调,砍后积压时间长,是广东原料甘蔗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1994/95年榨季,是我厂建厂以来天气最恶劣的一个制糖期,我们采用分乡承运的原料蔗砍运方式,操作得当,整个榨季的原料蔗砍运工作进行顺利。本榨季赣南的制糖厂由于受天气影响(12月雨日26天,雨量188mm,为历史罕见),停机次数有的高达6~7次,一般3~4次,我厂停机1次,按全区平均停机次数计算,减少直接经济损失4万元。经过多年摸索,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有以下四方面体会:一是采用分乡承运的原料蔗砍运方式,使企业的经营观念开始转变,领导走出厂门抓原料,乡村干部更有机会了解糖厂生产情况,克服过去原料、制糖生产环节分离,相…  相似文献   

10.
(一)输蔗机输送甘蔗过程甘蔗处理量500吨/日以上的糖厂,一般都用起重机将甘蔗从车辆或船舶中吊起,经秤蔗台称重之后,根据输蔗机的需要量,利用卸蔗台将甘蔗卸至输蔗机上。甘蔗在输蔗机输送过程中,经切蔗机或撕裂机,将甘蔗破撕成块丝状,便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蔗层”。不论是提汁工艺、平衡生产还是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安全,都要求输蔗机输送的蔗层均衡平稳。  相似文献   

11.
粤北甘蔗低产低糖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永 《甘蔗糖业》2006,(5):10-13,54
本文深入分析了广东重要蔗区粤北甘蔗低产低糖的原因,指出:早春低温多雨,不利于甘蔗下种和苗期生长,后期干旱低温又来得早,甘蔗早停止伸长,是导致当地甘蔗产量、糖分不高的主要环境因素;品种老化、退化严重,植期偏迟,露地栽培,偏施、重施速效氮肥及施后不盖泥,虫害、病害、草害严重等是造成甘蔗低产低糖的主要栽培管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推广早熟高糖新品种,提早种植,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机犁深耕,测土配方施肥,以基肥、复合肥为主,深施、施后盖泥,综合防治虫病草害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甘蔗生产成本及产业竞争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发达的甘蔗产地进行对比,分析我国甘蔗成本偏高的根本原因,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其中包括对土地的整合;选育推广高产、高糖、多抗的甘蔗新品种;开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科学施肥等。通过综合应用推广以上技术,提高我国甘蔗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探索"双高"基地甘蔗肥料投入6000~10500元/hm~2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糖分和经济效益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分蘖率、生长速、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和产量均随肥料投入的增大而增加。肥料投入10500元/hm~2和9000元/hm~2的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比肥料投入7500元/hm~2和6000元/hm~2的处理极显著增产;肥料投入7500元/hm~2的处理比6000元/hm~2的处理极显著增产。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是投入肥料6000元/hm~2的处理;取得较高投入产出比、较高产量和最高效益的是肥料投入9000元/hm~2的处理,为本试验最佳肥料投资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按质论价产生的糖分数据,对糖分不规则波动进行分析,探讨原料蔗收割中的管理疲劳现象,提出了改进成熟度调查技术和周期间歇性收割的2项对策,以提高管理能效,达到提高蔗糖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桂南亚08-212、桂糖08-1589、桂糖07-25、桂糖07-1062、桂糖07-108,以ROC22(对照)进行新植品比试验,探索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评估其在生产上的推广价值.结果表明:桂糖08-1589综合性状较好,属中大茎品种,蔗茎产量高,优于ROC22,很有应用前景.桂南亚08-212属中小茎品种,分蘖力强,植株较高,有效茎多,蔗茎产量高,糖分高,但不易脱叶,蔗茎较硬,不易人工砍收,在目前人工砍收的条件下,推广有一定的难度.桂糖07-25、桂糖07-1062由于产量低而影响其应用推广.桂糖07-108属中大茎品种,新植表现一般,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云南蔗区水分变化规律与旱地甘蔗“三高”综合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根据云南蔗区的降水特点和土壤水分测定分析,探索云南蔗区的水分变化规律,依此提出了提早植期,深沟深种板土栽培,地膜覆盖,合理密植等为主,辅以化学除草,配方施肥的“三高”综合技术方案,试验,示范表现,每公顷分别增产24.6t,20.25t,提高蔗糖为0.85×10^-2,0.5×10^-2。  相似文献   

17.
1992年研制的甘蔗复合肥(N10%、P2O56%K2O9%)是根据甘蔗需肥特点,赣南蔗区土壤养分状况,确定养分配方和合理用料。由地区农科所复合肥厂生产。在蔗区多点多种土壤类型进行试验,取得了增产、增糖、增效益的结果。甘蔗复合肥亩施100kg比习惯施肥、比等量的N、P、K现配现施,增产8.66-3.26%,增糖份0.63-0.64%(绝对值以下同)亩施150kg比亩施100kg、增产3.96%,减糖份0.27%。1993年全区4个糖厂推广9910亩,94年初步统计6个糖厂推广12000亩。今后要加速推广,主要措施是提高认识、抓好示范,保证产品质量,对蔗农优惠服务。  相似文献   

18.
设置不同播种量和不同施肥水平的田间生产试验研究了新品种粤糖93—159相适应的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粤糖93-l59播种量以42000~46500段双芽苗/hm^2为佳,能获得较高的蔗产量和糖产量;施肥量以配施尿素750kg/hm^2、过磷酸钙l500kg/hm^2和氯化钾450kg/hm^2较好,能达到增产增糖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栽培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14个甘蔗品种在东方红农场进行了品比试验,测定了农艺性状、产量、糖分、抗逆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粤糖93-159、ROC16、桂糖21号呈特早熟高糖高产;粤糖00-236呈早熟特高糖、产量较高;ROC22呈早中熟高糖高产;ROC25呈中早熟中糖高产。以上优良品种比较适宜东方红农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永 《甘蔗糖业》2010,(6):44-50
本文通过与先进甘蔗生产国对比,详细分析了造成我国甘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整合土地资源,培育、壮大专业户、专业村、专业镇,规模化种植;选育推广高产、高糖、多抗、宿根性强的新品种,扩大其面积;逐步推行全程机械化耕作,尤其是要解决甘蔗机收问题;科学施肥,提高肥效,减少肥料投入;生控为主,化控为辅,多种措施配合,综合防控蔗田有害生物;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增加灌溉面积;应用化学催熟增糖,提高榨季早期甘蔗蔗糖分。以此降低甘蔗生产成本,增强我国甘蔗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