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我国智能人才的培养现状,立足西北地区,依托学校信息技术学科优势,以服务现代邮政、物流快递行业为特色,阐述"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保障体系"3个关键环节进行的改革,构建"创意、创新、创业"的"三创合一"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分析地方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地方高校应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机,采取非均衡发展策略,明确方向、重点突破、体现特色,通过细化目标定位、优化方案体系、强化实践能力,着力构建地方高校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需求导向型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模式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社会对各类人才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具体化。以上海财经大学为背景,结合学科和专业特色介绍财经类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行业情况,基于经管类岗位的职位分析面向业务的数据库技术应用方式,借鉴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理念,探讨财经类高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经过物联网专业现状分析及发展瓶颈剖析,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视角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必然选择。文中分析航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建立航空物联网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结构模型。结合内外驱动力融合方式,设计航空特色物联网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探索建立航空特色物联网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航空特色物联网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平台及课程共享资源库,对河南省行业特色高校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进一步建设特色骨干高校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5.
学科竞赛是地方高校选拔与培养计算机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科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能够为高校培养双创型人才的未来发展模式提供新思路。围绕如何利用学科竞赛为培养双创型人才创造发展条件,以及以学科竞赛为导向推进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提出的培养模式对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对于提升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担任着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在高校学科教学中应用智能算法的交互式教学策略,能够为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撑,也能为培养智能化、信息化思维人才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从大数据的角度出发,以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学科为基础,探讨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智能算法的交互式教学策略,以帮助工科专业学生能够高效应用智能算法,更好地解决各类实际数据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教学服务型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服务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是一种崭新的课题,如何提高大学的服务职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培养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提出构建以提升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详细研究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双师型"队伍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与学科交叉的融合性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与学科交叉共同围绕高校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进行整体渗透的实际,探讨三者之间的融合性问题,提出"独善-融合-演进"三阶段融合模型,打造具有跨校企、跨院校、跨学科特色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学科交叉融合体"这一创新与实践平台。并以相应的工作实践为例,阐述具体融合演进过程,分析融合体与产学研结合一体化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对本科教育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的是高校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不同类型的交叉融合学科,形成更加完善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更多的挑战。针对高校目前在交叉融合学科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给出一些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IT行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成为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通过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使IT职业认证与专业课程相适应,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软件行业对人才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基本要求,分析了软件科学的特征与人才培养趋向,探析了高校专业化与职业化软件人才培养方法。提出了加强软件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高素质的具有职业特征的软件师资队伍,加快课程设置更新的建议。好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法,是现行高校培养专业化与职业化软件人才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相似文献   

12.
网络安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纷纷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放在了国家战略高度。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学科的内涵外延还在更新发展,目前缺乏适合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特点的培养模式及评价机制。根据多年的教学研究,参考国外的先进培养模式及评价机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适合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特点的“网安医生”培养模式,该模式覆盖本科培养的全生命周期,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针对网络空间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高校与产业界、科研机构紧密互动构建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以此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最新前沿科技和核心技术的兴趣和能力,提升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合作方协同创新,优势互补,全面共赢的良好局面,促进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良好的政策和产业环境支持下,深圳会展业迅速崛起并带动的大量的专业人才需求。然而目前各种会展行业人才培训仍处于初级阶段,培养目标不明确;所培养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行业需求。本文就会展专业人才分类和会展专业人才的分层次培养两方面,阐述深圳会展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应采取大学本科、大专、中职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的原则,只有一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专业人才共同参与,这个产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面对多媒体技术产业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脱节的严峻局势,如何培养多媒体领域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多媒体技术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探究,归纳构建适合我国多媒体产业需求的多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人类正迈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度融合,成为了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推动力量,培养智能社会建设所需要的跨学科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人才变得极为必要。为了适应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这一迫切需求,高校需要加强智能类学科建设,探索交叉融合的“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新模式,提升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地位并创新拓展其他学科的发展建设方向。文中提出了“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模式:一方面,从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出发,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开展人工智能基础学科方向建设,夯实人工智能领域学科的基础;另一方面,结合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方向布局,依托相关领域优势学科发展建设行业领域智能化新学科方向,实现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与其他领域学科建设的共融共生、相互助力、协同发展。在重庆邮电大学和重庆市的学科建设中,这一模式发挥了显著作用,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软件技术产业已经成为21 世纪发展过程中最具有全球化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与此 同时,软件技术人才的匮乏也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校企合作办学是实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形 式。本文主要分析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软件人才素质和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软件人才。  相似文献   

17.
Talents training scheme is the fundamental guidance docu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train applied, compoun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 new talents training plan is researched and de- signed, which supported by knowledge structure, ability structure and quality structure. The talents training plan is based on OBE ed- ucation concept, according to national standard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The goal of personnel training is determined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and the realization matrix is designed. The cur- riculum system consists of theoretical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extracurricular innovative practice activi- ties, which covering the main area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ystem. Courses reflecting the frontiers of disciplines, school charac- teristic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added as elective subjects. Bilingual course, subject competition and enterprise project prac- tice are added too.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学院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业的高速发展急需既懂物流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现代物流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学院(以下简称高职)在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时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文通过对物流信息技术人才需求和高职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以下简称物信专业)面向的岗位群的分析,进行了目标技能分解,提出了物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9.
软件外包产业在全球迅猛发展,我国已经把发展软件外包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因此对软件外包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软件外包人才应具备更高的知识素养,现有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软件外包产业的要求,文章提出校企一体化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引入学期项目及虚拟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