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首次对高速无扭线材轧机粗轧机组压力进行测试并取得成功,为优化工艺规程、优化孔型设计及设备全过程的经济管理与改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以测试结果为依据,以轧制、力学及设备诊断理论为基础进行了认真分析,找出了轴系、辊系故障原因并提出了治理对策,同时对工艺规程进行了认真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长城  任玉辉等 《钢铁》2002,37(2):59-63
首次对高速无扭线材轧机组轧机组压力进行测试并取得成功,为优化工艺规程、优化孔型设计及设备全过程的经济管理与改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以测试结果为依据,以轧制、力学及设备诊断理论为基础进行了认真分析,找出了轴系、辊系故障原因并提出了治理对策,同时对工艺规程进行了认真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冷连轧机组第4、5机架容易出现振动问题,结合1730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在分析轧机振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振动因子的概念,建立压下规程对振动的影响模型,开发了一套以振动防治为目标的压下规程优化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大大降低了轧机出现振动概率,为企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孙浩  藏勇 《山东冶金》1996,18(4):29-33
对济钢三辊、四辊中板轧机的工艺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压下规程应进一步改善;四辊轧机还有一定的设备潜力;三辊轧机采用横纵和纵横轧制方式代替角轧,双机轧制薄宽钢板和采用控轧控冷工艺是可行的;操作中应避免咬入时的冲击以减少设备事故;并采用轧制法分别测定了三辊、四辊轧机的刚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单机架四辊可逆窄带轧机因工作辊辊径绝对值较小而引起的工作辊水平位移不可忽略、工作辊热凸度偏大、板形构成更为复杂、板形控制难度增大且对轧制规程依赖性更强的问题,充分考虑到单机架四辊可逆窄带轧机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在建立了单机架四辊可逆窄带轧机轧制规程对板形影响模型、分析了特定道次规程参数对板形影响的基础上,以轧制道次相对负荷最均匀为目标,同时兼顾板形控制、轧制稳定性以及表面缺陷防治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单机架四辊可逆窄带轧机兼顾板形控制的轧制规程综合优化设定方法,并将相关技术应用到某公司450mm四辊轧机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机组板形封闭率下降了45.5%。  相似文献   

6.
郭艳  古捷才 《钢铁钒钛》1992,13(5):26-31
介绍了初轧机优化轧制规程软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优化轧制规程的方法及部分计算用数学模型。该软件系统首次应用于攀钢1150初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及初轧机的孔型设计并获得成功。该软件为轧钢工作者研究初轧机轧制过程,制定轧制规程等提供了工具,并为轧制过程科学化,自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史荣  左虹  戚向东  黄传清  江光彪 《钢铁》2007,42(12):45-48
为了掌握宝钢2050CVC热连轧机在生产高强度板材时的设备现状,特别是在轧制国家急需的X70、X80管线钢、集装箱板等产品时轧机的负荷情况,对该机组F1与F4轧机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测试,得到了轧机的轧制力、轧制力矩及扭矩放大倍数的实测结果,并对轧机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为该机组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宽度控制,在热带钢连轧机组轧机组进行了工业实验,通过建立应用模型,优化规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今后粗轧机机组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傅琛益 《冶金设备》2013,(Z1):72-75
介绍了当前国内小型棒材轧机发展历史及目前情况,以YG小型棒材轧机的工艺与设备为例,分析了当前我国典型小型棒材轧机的工艺与设备特点。为实现小型棒材国产化,在生产工艺与设备上进行了适合国情的改进与创新,确保小型棒材生产线成熟可靠,高产、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一轧机进行力能参数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设备实际运行状况,指出了设备事故的原因,为设备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唐薇  刘升  陈鼎勋 《南方金属》2010,(2):35-37,41
为使原有直径800轧机能够轧制大坯料、新钢种,从钢种的物理特性和轧机孔型设计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20CrMnTiH钢进行热模拟实验,回归出流动应力模型;对孔型系统及轧制规程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孔型系统的共用性.优化后的工艺不仅解决了孔型繁杂、兼容性差以及坯料尺寸小等原有的缺陷,还强化了轧制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韩力 《本钢技术》2001,(1):5-10
为实现宽度控制,在热带连轧机粗轧机组进行工业实验,建立应用模型,优化规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今后粗轧机组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了负荷分配与轧制规程设定关系、轧制工艺条件与轧制功率关系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跟踪与理论分析,充分结合宝钢1220五机架冷连轧机的设备特点以及镀锡原板轧制的工艺特点,以相对负荷均匀为目标,提出了一套冷连轧机以功率为优化目标的压下制度设定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宝钢1220五机架冷连轧机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具有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长城  汪冶 《鞍钢技术》1997,(12):42-48
简介自行研制配套的脱机--联机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针对小型厂四排中轧机组出现的设备故障,以现场在线多参数实时检测结果为依据,应用振动分析法,同时进行频域分析,并结合ISO标准,确定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护板力学模型及有限元计算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确定撞击力的大小,作为护板结构优化的载荷依据,使护板的工艺和力学性能达到最优,而且抑制了板坯弯曲,对稳定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减轻了对轧机的冲击,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冷连轧高速轧制过程中的划痕问题,充分结合冷连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在对划痕缺陷的微观与宏观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跟踪与实验室观察的基础上,首次阐明了带钢表面划痕的发生机制,提出轧辊与轧件之间打滑和轧辊表面铁粉富集是引发划痕的必要条件,修正了划痕综合判断指标,并从应急治理、轧制规程优化、工艺润滑制度优化、轧辊表面铁粉富集的预防等4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划痕综合防治措施,并将其应用到某1 220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生产实践,划痕缺陷发生率从平均0.061%降低到0.018%、轧制速度从平均1 232 m/min提高到平均1 261 m/min,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经济效益,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由于轧机设备的复杂性,轧机振动是长期困扰生产现场的疑难问题。在不改动任何现有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轧机振动监测系统通过实时采集轧机的振动信息与工艺信息,可以实现轧机振动状态的实时监测,并根据所设定的报警模型对轧机振动进行报警判断。现场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其在振动报警与减少轧机振动次数、振动纹缺陷的量化评价、轧机振动特性分析、辊系状态监测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在提振操作信心、优化用辊制度、事故原因分析、振动对比跟踪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震 《宝钢技术》2005,(Z1):64-67,79
从初轧工艺、轧制规程等多方面研究宝钢大扬程初轧机实现无槽轧制的可行性.以ANSYS为模拟平台,对大方钢无槽轧制过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全尺寸模拟分析,得到了坯料在各阶段的等效应力分布、轧件形状变化及断面尺寸,为轧制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开发了新的轧制规程,设计出合理的初轧工艺,顺利地实现了在初轧机上应用无槽轧制技术生产大方钢.  相似文献   

19.
Φ550和Φ500轧机力能参数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英  孙尚祖 《包钢科技》1996,22(2):32-35
对包钢友谊轧钢厂φ550和φ500轧机机组进行了轧制力能参数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其断辊、闷车及频繁跳闸的主要原因,为其确定合理的轧制工艺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孙军  赵玉玲 《宽厚板》2005,11(2):31-33
轧机工况在线系统的主要用途是测量、存储、分析轧制工艺参数,该系统具有实时、在线、测量简单、工作可靠的特点,对防止设备重大事故、优化轧制规程、实现生产最优控制、提高设备的技术装备水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系统采用的技术先进且成熟可靠,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