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中,老年人的健康越来越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服药需求,阐述智能设计在老年人药品包装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针对老年人特点设计出的能引导便捷服药、合理服药、安全服药的人性化智能包装。同时,分析了新形势下智能包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老年人视觉特征的智能医药品包装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针对当下老年患者服药问题,设计出更符合老年人视觉特征的智能医药品包装。方法以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趋势为研究背景,通过对老年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智能包装在医药品包装当中的应用,提取优势运用到老年人视觉特征的智能医药品包装当中。结果基于老年人的特征分析以及智能医药品包装的特点,总结出4个设计原则和4种设计方法。结论为老年人视觉特征的医药品包装设计提供依据,解决老年人服药问题,改善当前老年人用药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视角下老年人智能产品服务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对老年人在特定信息环境下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面向老年人的智能产品的趋势及前景。方法通过探讨移动互联网视角下产品服务设计的内涵和发展,基于老年人的特征和需求分析智能产品服务的趋势和挑战。结合服务设计的要素和方法,并针对老年人特定的需求和机会点,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面向老年人的智能产品服务设计策略。结论以老年人为切入点,探讨了最新的技术应用对特定人群的介入手段和适用过程,为应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问题和商业机遇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旨在应对全球老龄化趋势,通过深入分析老年人行为数据,构建行为模型和智能家居适老化设计框架,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独立性。方法 首先,通过系统性的数据分析,收集老年人的日常活动、移动模式和健康状况等数据,构建行为模型;其次,基于行为模型提出创新的智能家居适老化设计框架,注重个性化、智能界面、智能健康监测和紧急救援等关键设计元素;最后,通过行为数据分析,成功建立了老年人的行为模型,为智能家居设计系统提供数据支撑。结论 通过分析行为数据,建立了老年人的行为模型,为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提出的设计框架强调了个性化响应、智能界面、健康监测和紧急救援等方面,为老年用户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对智能家居和老年护理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小静 《包装工程》2020,41(6):123-126
目的研究基于用户特征的适老智能产品的设计原则及应用形式。通过研究探索为适老智能产品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为发展老年人智能居家养老解决方案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探讨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提出针对老年人群体特征的产品设计策略。归纳智能养老产品在安全居家养老,独立日常生活和畅通进行情感交流等方面的主要功能,并结合实际案例对相关智能老年产品设计的核心功能设计及实现手段进行分析。论述适老智能产品设计中的功能设置适度、交互方式易用、旧有操作习惯的延续和情感体验的人文关怀等设计原则。结论在面向老年人的智能产品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群体的用户特征,注重适老化设计,从多个方面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老龄化社会现象的出现,让老年人的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其中健康问题是老年人最关注、家人最关心的问题.本文围绕老年人健康问题而展开,并针对老年人的服药行为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作者们为老年人设计了一款专用的药盒,能够利用科技手段帮助、提醒患病老人吃药,通过信息技术让在外上班的子女能及时了解老年人的服药情况,并希望通过情感化的设计给老年人全新的服药体验,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老龄化社会已悄然到来。本文通过对市场现有的老年人智能医药品包装设计进行问题分析,从老年人生理、心理和情感的角度考虑,有助于改善目前老年人智能医药品的包装设计,解决老年人因某种因素无法正常服药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多感官设计理念下老年人药品包装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贾丽丽 《包装工程》2015,36(20):126-129
目的改善老年人药品包装设计,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方法老年人作为药品消费的特殊群体,在对其生理、心理变化及药品包装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官为主导的多感官传播方式融入到老年人药品包装设计中,从而弥补老年人生理上的不足。结论老年人药品包装设计融入多感官设计理念,能有效解决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便,对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对未来老年人药品包装设计的发展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谢欣仪  门德来 《包装工程》2017,38(22):107-111
目的研究老年人药品包装无障碍开启应用设计,针对老年人用药问题提出无障碍包装设计的一些设想和建议。方法通过对老年人手部障碍的分析,观察和问卷调查抽样对象,测量老年人手部尺寸、握力大小。基于测量数据设计定量药瓶,并对药瓶的定量取药功能、造型和结构等进行创新设计。结论定量药瓶按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从记忆和使用上清除障碍,为老年患者带来服药的安全感和便利,有效缩短取药时间,快速准确取药,减少突发急性疾病对老年病患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孙晶  姜丰  管镇铭 《硅谷》2013,(16):24-25
通过研究现有纯电动车及油电混合电动车中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中缺乏远程智能管理与电池突发性事故智能决策的问题,提出将车载电池管理系统、物联网技术和分布式部署技术相结合,设计能够实现远程管理并带有各级事故智能决策的新一代车载电池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吴新林 《包装工程》2019,40(18):90-94
目的 针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药品包装设计相对滞后的局面,构建人性化老年药品包装设计的评价体系,以优化和改善老年群体的用药体验。方法 以更加关注人与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事理学方法论为基础,借助 "5W1H" 分析法中What(对象)、Why(目的)、Where(场所)、When(时间和程序)、Who(主体)、How(方法)等多个要素系统整合老年药品包装设计中的物理、事理、人理,使老年药品包装的信息设计、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等紧紧围绕与老年人“用药”事件相关的心理、行为、情境等要素展开,提出从视觉、功能和伦理3个层面构建人性化老年药品包装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确定了人性化老年药品包装设计评价的12项单项指标,提出了基于专家赋予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其计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结合智慧社区的发展导向,运用具身认知理论探究适老化文娱设施的设计策略,优化智能文娱设施的可用性,提升老年用户的体验感。方法 通过文献数据库分析适老化设计的研究现状、具身认知的理论概念和应用于适老化设计的优势。以智能文娱设施为设计载体,运用深度访谈、实地调研等用户研究方法,绘制老年群体智能文娱设施用户体验地图,梳理老年群体的需求痛点,从设计的本能、行为、反思三个层次构建智慧社区文娱设施适老化设计策略模型,提出智能文娱设施适老化设计的设计路径,展开设计实践。结论 体验、心智,以及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是影响认知的重要因素。具身认知理论结合智慧文娱设施设计,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安全、易用,以及情感需求,为提升老年群体智能文娱设施的用户体验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也为智慧社区适老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窦金花  张芳燕 《包装工程》2022,43(2):186-191
目的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城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发现京津冀地区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大型城市养老资源严重不足。老年人具有田园养老需求,但现有城乡二元化问题阻碍了城市老年人口向乡村转移。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构建京津冀田园综合体养老服务模式并研究养老服务设施设计策略。方法分析养老服务模式现状和城市老年人口养老需求的变化,面向京津冀地区老龄人口分布特征和养老服务需求,构建京津冀地区田园综合体养老服务模式以满足城市老年人新型养老需求,缓解京津冀地区养老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构建京津冀田园综合体养老服务模式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养老服务设施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对策。结论该研究能够为京津冀田园综合体养老服务模式构建和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雷诺阿 《包装工程》2023,44(2):122-127
目的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探究整合性照护和在地老龄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形式,构建服务设计策略,建立可及的、高效的、满意的在地老龄化服务系统,提高老年人社区或家庭养老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体验。方法 通过文献对比研究、案例分析和叙述研究的方法,探究在地老龄化照护的理论依据和创新机会点,构建相应的设计策略。结论 建立跨学科的设计合作团队、参与式设计过程和服务过程、创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可持续服务传递系统、关注老年人社会情感需求,为四个可行的在地老龄化服务设计策略。以老年人需求为中心提供连贯性的在地老龄化整合性照护,构想以服务设计思维驱动的由医院和疗养院向社区或家庭健康的养老转型。  相似文献   

15.
黄薇  邵恩雨  吴剑锋 《包装工程》2023,44(2):290-297
目的 从具身认知视角探索就医导视系统界面适老化设计,优化界面可用性,提升老年用户的交互体验。方法 引入具身认知理论,归纳总结具身交互特征,从功能目的、交互行为和情绪表现三个层面提炼产品界面适老化设计要素;调研老年用户就医导视系统交互过程中的使用体验与具身认知行为,绘制用户体验地图挖掘老年用户痛点,基于适老化设计要素解析得到用户具身认知需求并推出界面设计需求;结合就医导视系统设计层级,从“情境化”的功能流程、“生动化”的交互体验和“专注化”的情绪体验等方面提出基于具身认知的交互界面适老化设计策略;展开就医导视系统适老化设计实践,以验证该适老化设计方法有效性。结论 身体体验、心智模型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行为是影响认知理解的重要因素,老年用户在短期记忆、信息分析和决策力等方面的认知能力有所退化。因此,基于具身认知视角建立的交互设计方式,为适老化设计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复杂社会化网络中,灵活运用社会生活产生的大数据,构建设计、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系统,解决碎片化的养老服务与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之间匹配度低的问题。方法将服务设计思维引入养老领域,在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居家养老服务生态。借助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和服务流程图这两种服务设计可视化工具,剖析科技介入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服务触点及其关联。结论重新组织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关键触点,提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系统架构,形成养老服务资源、养老生活动态信息和养老服务三者联动的持续性发展链路,有利于合理把握老龄人口需求,提升用户体验,为智慧居家养老体系的创新提供设计学视角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彭凌  潘莉 《包装工程》2021,42(8):102-108
目的 探索如何为社区慢性病老人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构建出本土化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服务模式.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了解国内外社区慢性病管理的研究现状,其次以一位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目标用户进行个案研究.运用半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用户研究方法,理解与分析慢性病老人在社区慢性病管理活动中的外显行为与内隐需求,最后依据目标用户的主要需求与痛点,综合各方服务人员进行概念设计.结论 提出了5种面向老年人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功能服务模块:健康档案共享模块、协同诊疗服务模块、药物分装管理模块、药物配送服务模块和健康学习分享模块,构建了面向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服务系统,为应对我国老龄化和老年慢性病管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与路径.  相似文献   

18.
白仲航  胡欣  李雄飞  张旭 《包装工程》2023,44(2):113-121
目的 基于老龄化社会背景带来的设计方向的思考,将包容性设计的理念和原则融入服务设计中,从包容性的视角出发改进服务设计流程,提升服务设计的包容性,构建更优体验感的适老化医疗服务系统。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了解适老化服务设计的研究现状、包容性的设计理念和应用于解决老龄问题的优势。运用深度访谈、实地调研等用户研究方法,构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典型用户旅程图,梳理并分类服务痛点。从服务接触点和整个服务流程寻找设计机会点,根据总结的包容性原则对服务接触点进行优化和系统设计,搭建的医疗服务系统通过服务蓝图等工具进行表达。结果 提出基于包容性的服务接触点改进原则、适老化服务痛点类型、适老化服务设计流程和针对服务流程的包容性评估方法。结论 包容性设计理念的融入能够提升服务设计的包容性,改善老年人的服务体验。具备包容性的适老化服务设计为面向老龄人口的服务设计研究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并为适老化的医疗服务流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彭辉 《包装工程》2022,43(4):286-292
目的 通过对我国近二十年老龄化设计研究热点的总结与分析,为提升面向老龄用户的设计策略提供思路和指导,探索实施与促成老龄化设计研究真正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方法 利用Cite Space软件和CNKI计量化工具,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老龄化设计相关研究的热点主题、演变趋势、作者等内容进行总结。结论 政策制度是老龄化设计研究的主要驱动力,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设计研究与应用略显不足;高校学者是研究的主体,机构及作者之间的合作交流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实现了从普适方法到目标用户的转变,但老龄化设计理论并未得到研究与推广,设计规范的译介与普及需要加强;实践性研究逐渐从人文视角转向数理化思维,致力于实现复杂老龄用户群的精准算法设计,是设计思维和方法论的新建构。老龄化设计研究逐步从早期功能性显性改善向逻辑性隐性优化转变,智能、医养、服务、城镇老人、老龄弱势群体等主题成为可持续性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