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明功  杨秀珍 《川化》2001,(3):24-25
我厂三聚氰胺装置原设计尾气处理工序为常压氨吸收系统,用于回收处理来自三胺装置中常压溶液槽的弛放气、氨压机密封气、二段吸收循环液位槽以及尿素蒸发系统和三胺结晶器喷射器排放气。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合成氨排放气是只用水吸收其中的氨制成氨水,其余作为燃料燃烧,通过技术改造,采用氢回收装置、氨回收装置等回收利用,增加了产量,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消耗。  相似文献   

3.
胡超  李裕超  张加银 《小氮肥》2014,(12):10-11
<正>1改造背景氨合成工艺中液氨球罐产生的弛放气中含有大量的气氨,为了有效回收此部分气氨,目前一般采用2种方法:1采用成套无动力氨回收装置,大部分甚至全部氨被分离后以液氨形式回收利用;2采用降温冷凝分离液氨和加软水吸收成氨水后回收利用。第1种方法由于经氨回收工序后弛放气压力大幅降低,无法达到提氢工序的压力指标,从而使其中的有效氢无法分离回收,只能送吹风气燃烧;而第2种方法的弛放气压力降低很少,能  相似文献   

4.
季芳 《化肥设计》2009,47(5):43-45
系统总结了Snam氨汽提法尿素装置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的方案、措施和效果:①改造中压惰气洗涤器,中压放空气的氨含量由15%降至5%;②改造解吸塔,解吸废水中尿素和氨的含量最低可降至1×10-6;③新增2台氨水槽,完善了密闭排放系统;④改造CO2压缩机组工艺冷凝液回收系统,避免了工艺冷凝就地排放,实现了水资源回收再利用;⑤改造尿素装置界区排放口,保证了外排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刘云江 《煤化工》1991,(3):47-48,64
<正> 卡麦罗夫斯基焦化厂硫氰酸盐车间生产已有多年。硫氰酸盐生产工艺的实质是通过多硫化铵溶液从炼焦煤气中直接提取氰化氢。由多硫化物反应装置制得的多硫化铵溶液被输送到炼焦煤气氰吸收装置,再导入焦油沉淀槽。经过净化的溶液进入反应分离器,此时由于温度被加热至105℃,多硫化铵和硫化铵发生分解,生成挥发氨、硫化氢和硫。  相似文献   

6.
氨吸收系统的任务是将合成系统排放的吹除气、贮罐气中的氨用水回收制成氨水,将除氨后的气体作为燃料气送燃料系统.我厂氨吸收系统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与原80 kt/a的合成氨置配套.随着装置的不断扩产改造,合成氨产能已达150 kt/a,1992年又上了1套与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相配套的100 kt/a合成氨装置,于是同年对氨吸收系统进行了改造.2007年我厂双结构项目中的240 kt/a合成氨装置试车,吹除气、贮罐气全部进入氨吸收系统,氨吸收系统的处理气量大幅增加,氨水量也大增,大大超出了需求量.为此,对氨吸收系统又进行了扩产改造.现将本次扩产改造情况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7.
霍震霆  高弘 《小氮肥》2022,(3):34-36
在水煤浆气化系统中,渣水系统用于回收热量和处理黑水.其中,回收的热量一般送往除氧器对脱盐水进行加热,黑水送往澄清槽除去悬浮物后进入灰水槽后,进入系统循环使用.在蒸发热水塔的出口增加酸性气废热锅炉,可更好回收和利用闪蒸系统的热量.  相似文献   

8.
对于小氮肥厂合成工段的放空气和驰放气中的氨回收,大部分厂都有等压回收系统。我厂利用原ty500合成系统的1台6m3的波氨贮柏和1列冰机冷却排管设计了1套外循环冷却氨吸收装置。见图1。回Ik等压回收系统拉程简回1.加压系;2.缓冲器;3.吸收冷却排管该装置利用合成二气做为动力,在二气进冷却排管的中心位置设计1个喷嘴,使二气向排管方向喷射。对缓冲器至喷嘴这一段管道内形成负压区域。缓冲器内的氨水不断地补充到负压区与合成二气混合;并在二气的推动下,在冷却排管内并流吸收氨,并被冷却后从排管上部回缓冲器。由于冷却水自上而下…  相似文献   

9.
针对合成氨装置氨收集槽气相闪蒸气未得到合理利用的问题,利用喷射器回收氨收集槽V25气相闪蒸气,起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为兄弟厂家节能改造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1概述 我公司化肥厂330kt/a尿素装置是钾肥综合利用项目,采用传统的CO2汽提工艺,其中低压甲铵冷凝器液位槽(简称低甲冷液位槽)工艺流程如图1:从精馏塔来的氨、二氧化碳气体与回流泵送来的氨水及解吸泵送来的稀氨水在低压甲铵冷凝器中冷凝吸收后,气液混合物在低甲冷液位槽进行分离,气相通过PVl094送至常压吸收塔进一步回收氨和二氧化碳;甲铵液则经高压甲铵泵升压至15.3MPa送至高压洗涤器回收。  相似文献   

11.
《小氮肥》2021,(5)
分析某煤化工项目硫黄回收装置变换含氨不凝气情况,介绍了变换含氨不凝气中氨气(NH_3)在制硫燃烧炉中的反应机理,以及在硫回收燃烧过程中含氨不凝气对制硫燃烧炉、废热锅炉、冷却器、转制硫化器、胺液再生系统的影响。通过碳酸氢铵的生产装置对变换含氨不凝气进行回收再利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0前言阳煤集团和顺化工有限公司"18·30"尿素装置于2012年8月投产,2012年11月实现满负荷运行。经过1年多的运行,该装置运行稳定,日产合成氨720 t,运行最高压力17.9 MPa,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在能量回收和节能方面效果显著,吨氨回收蒸汽1.07 t,吨氨节电22 k W·h。1工艺流程来自甲烷化工段的新鲜气(约16.9 MPa)经新鲜气水冷器降温后进入水分离器分离水分,然后与来自冷交换器Ⅰ的热气混合后进入氨冷凝器,温度降至-10~-15℃进入氨分离器;气体从氨分离器出来后进入冷交换器Ⅰ,再进入冷交换器Ⅱ,换热后的气体(25~28℃)进入循环机提  相似文献   

13.
陈春祥 《氮肥技术》2006,27(2):23-24,37
用膜回收方法回收弛放气中的氢,再将膜回收尾气作氨贮罐气回收装置的补充动力,实现两气的联合回收。  相似文献   

14.
鲍玉茹 《河北化工》2005,28(5):59-59
通过对再生气回收工艺的改进,提高稀氨水的浓度,便于碳化岗位吸收利用,降低二次净氨塔的压力,达到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刘俊山 《小氮肥》2012,(8):12-14
0前言中、小型合成氨企业的热能回收系统将造气吹风气、合成放空气、氨槽弛放气能量回收用于吹风气锅炉或混燃炉副产蒸汽的热能回收技术称为"一网络热回收技术",变换系统与氨合成系统热能回收利用技术称为"二网络热回收技术"。采用二网络热回收技术,在氨合成副产蒸汽量不变的情况下,变换系统吨氨蒸汽消耗可降低150kg,  相似文献   

16.
自回流塔出来的再生气经再生气缓冲桶后,进入高位吸氨器,与氨水离心泵来的稀氨水一起进入再生气氨回收塔。在再生气氨回收塔下部的分离段完成气液分离,再生气去氨回收塔上部的泡罩塔盘段进一步被软水吸收。净氨后的再生气经分离器分离水分后送至脱硫系统罗茨鼓风机进口。氨回收塔的分离段一般设计有水箱,使用循环水进行降温。制得的氨水外送其它车间。传统再生气氨回收工艺流程见图1。  相似文献   

17.
鲁奇加压气化工艺煤气水分离装置存在油水分离效果差的现象,中油随产品煤气水进入后续系统,严重影响酚氨回收运行效果,设计煤气水储槽排油系统,增加油分离罐,及时将储槽顶部轻油排入油槽,增加中油产量,提升煤气水分离除油效果,间接提高酚氨回收装置处理负荷。  相似文献   

18.
<正> 小氮肥厂“三气”回收是化工部在全国各小氮肥厂早已推广的项目,由于各厂设计方法不同,致使回收的效果不一。我厂于81年完善了这套装置,至今运行正常。再生气回收装置氨回收率达85%,再生器内的气相压力不高于正常的指标,再生气输送管路也无堵塞现象。弛放气回收装置氨回收率达98%,回收过程自耗能量少。净氨后的气体供生活区用,深受广大职工欢迎。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对“三气”回收装置进行了全盘考虑,单独设立回牧岗位,专人操作。由于设备布局合理,操作比较方便。“三气”回收在我厂的增产节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合成氨放空气及驰放气中氨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小氮肥企业生产能力的不断加大,二网络的逐步完善,如何充分利用合成岗位的放空气和氨槽驰放气,是化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1996年,邢台市化工一厂通过扩能技改,合成氨能力已达2.5万t/a。合成岗位仅回收利用了合成氨槽驰放气,放空气没有回收利用。回收驰放气的回收罐体积小,没有降温设施,所以回收氨的效果不好。1998年3月,该厂利用了闲置设备Φ2000碳化塔,并加以改造成为吸收塔,用来吸收合成氨槽驰放气。合成的回收罐用来回收合成放空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工艺流程合成岗位在放氨过程中,液氨中夹带部…  相似文献   

20.
<正> 小氮肥厂产生的三种可燃性气体——合成放空气、氨槽弛放气和造气吹风气——能够回收燃用,这已经得到了证实。合成放空气和氨槽弛放气回收燃用的经济效益也已经得到了公认。但回收燃用造气吹风气的经济效益却在不少单位还存在疑问。造气吹风气的量很大,建立回收燃烧系统的投资比较多,而其热值却相当低,燃烧产物排放时又要带走相当多的热量。那么,燃用造气吹风气所能有效利用的热量有多少?利用这些热量的价值与投资比较是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