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立磨生料粉磨过程中生料细度指标无法在线检测,以及因粉磨工况不断变化而导致的不能对关键变量给予较准确设定值的问题,采用小波神经网络建立了立磨生料粉磨过程的生产指标预测模型,并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将案例推理技术与粒子群优化算法、指标预测模型相结合,实现了对粉磨过程中关键变量的优化设定。仿真结果证明:笔者提出的优化设定方法对于立磨生料粉磨过程的变量设定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从水泥水化硬化机理出发,提出一种全新的水泥粉磨新工艺——"优化粉磨"。通过"优化粉磨"、分别粉磨和混合粉磨工艺的对比试验,证明"优化粉磨"优于分别粉磨和混合粉磨。采用"优化粉磨"工艺可大幅度提高水泥中混合材掺量,降低水泥中熟料掺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粉磨方式,尤其优化粉磨对矿渣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磨方式、矿渣掺量以及矿渣熟料粉比表面积会影响矿渣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优化粉磨矿渣水泥的3d和28d强度分别与矿渣熟料粉比表面积及矿渣掺量有关;与传统42.5强度等级的复合水泥相比,优化粉磨矿渣水泥的熟料用量可降低约40%,大幅度降低水泥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4.
黄武印  陈云  莫妮 《水泥》2023,(9):77-79
近年来随着水泥行业智能工厂建设的推进,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立磨电控系统的研究,使其满足智能工厂建设的需求,其中基于总线控制技术的立磨电控系统研究属于比较热门的课题。本文以水泥终粉磨立磨电控系统为优化研究对象,介绍了基于Profibus-DP总线的远程I/O站的模块化设计方案,对水泥终粉磨立磨电控系统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基于Profibus-DP总线控制技术的水泥终粉磨立磨电控系统具有安装方便、调试快捷、使用维护简单等特点,可为水泥终粉磨立磨电控系统的优化改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料立磨是水泥生产中重要设备,其生产能耗和运行稳定对水泥生产有重要影响。JM公司4080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生料粉磨系统采用莱歇公司的LM48.4生料立磨,原设计产能440 t/h。原生料立磨系统存在立磨运行压差高、系统阻力大、电耗高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对立磨选粉机叶片、磨内结构、磨辊摇臂密封、排渣口等优化改造,改造后系统稳定运行,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文就JM公司生料立磨系统节能优化改造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栏目导读优化的关键在找准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粉磨系统的优化也是如此。解决任何问题,都要有针对性的方法。方法对了,可事半功倍。正所谓“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本期“粉磨技术”栏目刊发的《论管磨机内部结构的优化及物料性能对其功能的影响》、《论原料立磨的选粉与操作》、《白水泥闭路粉磨系统选粉机的改造》三篇文章,对粉磨系统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崔杰  张东  李涛 《水泥》2021,(11):9
在水泥预粉磨系统中,V型静态分级机布料不均匀、出风口阻力大、辊压机料层不稳定及工艺系统管道积料等问题将影响整个水泥联合粉磨系统技术指标提升。根据预粉磨系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对辊压机预粉磨系统进行相应技术改造,通过各个击破,从点的优化带来面的优化改善。保证预粉磨工艺系统“风畅料通”、“可调可控”和发挥预粉磨系统设备使用效率,促使整个水泥联合粉磨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水泥工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向低碳生产转型,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粉磨作业应表现为:少用电、少用熟料。水泥生产线上提高粉磨效率,降低粉磨作业对电的消耗,科学使用熟料,降低水泥熟料系数,都离不开对粉磨工艺和装备的优化。"第五届中国水泥工业粉磨系统优化改造技术研讨会"以"降成本补短板优化节能提质增效"为主题详细研讨了我国水泥工业在生料、煤粉及水泥粉磨相关装备和工艺优化方面取得的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辊磨磨辊运行中出现的漏油及进粉原因进行分析,从骨架油封、空气密封、磨辊结构等几个方面对磨辊设备进行优化改进,确保了辊磨的稳定运行,降低了辊磨的日常维护工作量,对各种形式的辊磨设计和维护有较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文良 《水泥》2018,(8):70
立磨集粉磨、烘干、选粉于一体,具有占地面积小、电耗低等优点,在水泥行业中立磨用做生料粉磨的生产线占绝大多数。由于立磨压差一般都在7 000 Pa以上,喂料装置的好坏对生料磨产量影响较大,所以生料立磨喂料装置的优化改造是生料粉磨过程中降本增效的关注重点之一。我公司下属一成员企业通过对生料磨入磨喂料装置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立磨漏风量大这一难题,生料立磨产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