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工业硅精炼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合成渣因夹带一部分工业硅称为硅渣,硅渣约含20%左右的工业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为对工业硅渣进行资源回收利用,试验采用颚式破碎机和锤式打砂机将硅渣进行破碎,并将破碎后特定粒度的硅渣在摇床上进行重选,最后将重选出来的精矿进行返包重熔。试验取得了良好成效并已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发祥 《铁合金》2004,35(2):15-19
化学用硅是指经化学方法处理后用于制取有机硅等的工业硅,发展化学用硅,提高工业硅行业的竞争力,有助于我国工业硅行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化学用硅需要的原料选择、设备的工艺参数及冶炼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铁合金》2017,(3)
我国工业硅生产企业要获得优良的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必须走生产优级工业硅的道路。生产优级工业硅工艺应做到"四精",即精料入炉、精心设计、精心操作,炉外精炼。做好"四精"可生产出满足化学用硅和电子用硅的优级工业硅。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样品中的碱不溶物及硅质杂质对单质硅测定的干扰,提出了排除工业硅中主要杂质成分游离二氧化硅干扰的测定方法。在试验基础上确定以50 g/L氢氧化钠浸取-动物胶重量法测定滤液中的硅含量和氢氟酸重量法直接测定工业硅中单质硅含量的两种方法,弥补了由于相应标准以差减法测定工业硅中单质硅时混杂其中的高硅材质无法检出所造成的偏差,方法回收率均在99.9%~100.0%之间。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稳定可靠,适用于基层实验室进行工业硅品位的判定。  相似文献   

5.
国外硅粉应用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何才 《铁合金》1990,(2):30-34
硅粉是冶炼硅铁、工业硅时从烟气净化装置中回收的工业烟尘。我国是世界硅铁、工业硅生产大国,据冶金报报道,1985年我国已形成生产硅铁100万吨,工业硅30万吨的生产能力.估计硅铁、工业硅实际年产量80—90万吨。据此计算,我国硅粉潜在资源每年达15万吨以上。早在本世纪四、五十年代,国外就进行了硅粉综合利用的研究,硅粉现已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本文拟对  相似文献   

6.
为了去除工业硅中的杂质制备太阳能级硅,利用工业硅凝固过程中钛在固体和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采用定向凝固法去除工业硅中的杂质钛。实验结果表明,钛的去除效率可达96.7%,工业硅中钛的含量可以降到4×10-6,说明利用定向凝固法去除工业硅中的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王力平 《铁合金》2012,43(5):15-18
根据工业硅炉熔池的结构,确立了高硅合金生产中的内、外反应区,简化并确定了工业硅生产过程的化学反应及传质与内、外反应区的特征,分析了在原料理想条件下的理论配碳率与硅回收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铁合金》1993,(6)
文章题吕期号页数期号页数OU迁.OU 6 00确件22峨乙,J通.斗︸亏︸4 4 4 4.、︺硅质合金 文章题目佳祀或硅钙合金组合还原法冶炼钒铁铝铁冶炼最优配料数学模型及计算机应用一步法碳热还原生产硅钡系列合金铝粒生产工艺的改进F esiMg。双E:合金破碎加工中的元素损失炉外法制取低铝钦铁的控铝方法犯托拓19大电炉冶炼硅钙合金1用矿石还原法生产硅铝合全1工业硅生产理论初探2毛L质合金中硅的热力学行为2小容蛋硅铁炉冶炼对廷石物理性能的选择3高炉用酸性铁精矿球团在硅铁冶炼中的应用5选好焦炭平均俭度降低75终硅铁电耗6725刊孟质合全417刃5Q…  相似文献   

9.
牛强  ;储少军 《铁合金》2014,(4):31-34
为解决当前工业硅受光伏产业不景气的影响而多处于停产的状况。分析了将工业硅企业改造为电热金属镁连续生产企业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较好。指出原有生产工业硅的矿热炉转为生产硅铝合金,原料可采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体废弃物,需要添置1台电热真空连续炼镁还原炉。如果炼镁过程与不锈钢、矿棉纤维、硅铝合金提铝等单元耦合,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叙述一种简单的处理方法,通过手选、机选、配料、熔炼等工序,采用专利技术,利用工频炉,配入专利合成熔剂,从工业硅弃渣中提炼单质硅,产品达到工业硅精度,提炼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是硅行业的一种节能减排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采用纯碱-卤水法制备硅钢氧化镁新工艺。首先用天然碱液及水氯镁石制得的工业氯化镁反应制得碱式碳酸镁,再将碱式碳酸镁煅烧制备氧化镁。考察了影响硅钢氧化镁粒径及水化率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氯化镁溶液浓度1.5mol/L,天然碱液浓度1.5~2.0mol/L,体积比(1.05~1.1)∶1,反应温度70~80℃,反应时间10min,搅拌速度200r/min,煅烧时采用低温逐步升温方式。此条件下制得的硅钢氧化镁具有纯度高、粒径小、水化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程国柱 《铜业工程》2020,(1):13-16,73
湖北某铜铁矿新系统投产后,碎矿产品粒度-15mm在85%左右,磨矿分级溢流细度-200目在63%~65%之间,与设计值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通过碎矿和磨矿工艺的优化和改进,使碎矿产品粒度-15mm达到95%,分级溢流细度-200目达到70%以上,达到了设计要求,为分选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预热SHS制备SiC粉末的机理及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SHS合成SiC粉末的粒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发现SiC产物的粒度主要由碳粉的粒度决定,与硅粉的粒度无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Si+C的反应机理。在预热SHS工艺中采用预置引燃剂法,可以省去自蔓延反应设备中的点火装置,实现工业化连续炉生产。  相似文献   

14.
铸铁段用于氧硫铅锌混合矿磨矿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德  杨恒书 《云南冶金》2011,(6):20-22,26
从磨矿工艺入手,针对矿石的特殊力学性质采用特殊的磨矿新工艺,具体就是采用介质尺寸精确及选择破碎作用强的选择性磨矿新工艺,降低过磨过粉碎,降低磨矿产品中-500目粒级的含量,使磨矿产品尽量满足选矿的条件,有利于矿石分选。结合会泽采选厂工业试验情况进行实例分析,从而验证上述结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机械粉碎制作硝胺粉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研制新型硝铵粉碎设备显得尤为必要。利用粉碎机多腔连续粉碎和风力作用,粉碎后的硝铵粒径在几微米到二百微米之间,并通过调节工艺参数(转速、投料量、电机功率等)来调节、控制粒径范围。解决了传统粉碎时物料细化再团聚的现象,提高了产能,粉碎效果好,同时做到对粒径的可控可调,是一种创新型的连续化硝铵粉碎设备,适用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16.
根据超声振动原理设计了一种高效颗粒超细粉碎装置,在扩展离散元分析软件中对物料在变幅杆高频冲击下的粉碎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分析超声频率、粒径大小、颗粒材料对粉碎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超声频率的增加,装置粉碎效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考虑到系统稳定性,选取38 kHz为最优超声振动频率;装置对粒径为200~500μm的颗粒具有良好的粉碎效果;装置对高强度、高硬度的天然、人工合成材料均有良好的粉碎效果,随着硬度的下降,粉碎效果变优,尤其适用于颗粒内部具有微缺陷和微裂纹的材料;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 (PS-PVD) 作为一种热障涂层新型制备技术, 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PS-PVD 工艺 采用细小球形团聚粉体为原料, 原料在高温高速等离子射流中瞬时加热 - 熔融 - 气化, 这一复杂过程中粉体 - 等 离子体射流相互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揭示, 特别是粉体颗粒在高温高速射流中快速溃散气化过程研究较少。 本文研 究了细小球形团聚粉体的压溃强度测试方法, 进而对不同粘结剂类型、 含量、 不同颗粒尺寸的粉体压溃强度进行 表征, 研究了粉体特性对压溃强度影响规律, 并系统分析了粉体沉积效果。 结果表明, 随着粉体颗粒尺寸的增大, 其压溃强度呈现逐步降低趋势, 不同特性粉体趋势不同; 粘结剂类型变化、 特别是一定含量纳米尺度颗粒的存在, 会增大粉体压溃强度, 一定范围内粉体压溃强度越高, 涂层沉积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生产中浸出周期长的问题,进行了不同矿石粒度、不同堆高对铜、铁浸出影响的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柱浸工业试验,优化了生物堆浸工艺,缩短浸出周期,提高了铜浸出率。结果表明,矿石粒度的降低可显著提高铜的浸出率,且不提高铁的溶出。相同粒度条件下,堆高提高有利于堆内温度保持,铜浸出率随之升高。-40mm工业柱浸出194d,铜的浸出率为62.67%,比-80mm高出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提出采用多孔转杯作为粒化器的硅铁合金离心粒化工艺。为了研究该工艺的可行性,采用不同转杯开孔孔径和转速对硅铁合金进行粒化试验并对试验后所形成的颗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工艺可得到球形度好、粒度均匀可控的合金产品,同时避免小于1 mm的细小颗粒产生;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开孔孔径为12 mm的转杯,转速为100~200 r/min得到颗粒平均粒径在10 mm左右,结果最佳;粒化后硅铁合金颗粒粒径为10~13 mm的硅铁合金吸氧率和氧化率分别为0.5%、0.14%,满足目前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20.
烧结固体燃料破碎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粒度波动性较大及人为影响大的特点。根据固体燃料燃烧理论和颗粒比表面积变化规律,找出了燃料粒度波动对烧结过程的影响,结合宝钢烧结的实际条件和生产经验,对固体燃料粒度波动做到了较准确的判断,并制定了相应的生产调整措施,确保了宝钢烧结生产的稳定,达到了降低固体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