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虹 《建筑》2002,(11):53-55
许多发达国家在能源危机的冲击下掀起了节能的浪潮,建筑设计也相应提出了节能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节约能源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在建筑业颁布的节约能源法中明确指出“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当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目前,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国家总能耗30%~40%,其中建筑使用能耗约占20%,建筑业材料、设备和施工用能约占10%。我国建筑能耗占国家总能耗25%,其中建筑使用能耗约占总能耗9%~11%。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50%,工业发达国家使用的能耗通常占本国总能耗的30%~40%。据统计,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38%,其中用于暖通空调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5%,而且因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从而引发了部分能源的使用危机,使得环境污染严重和气候变暖加剧。建筑节能主要是从建筑的空调和供暖着手,在人为节约空调供暖用能的同时,寻找替代能源、开发利用自然能源。目前,供暖空调应用的自然能源主要有太阳能、浅层地热源、风能和地下水资源等。  相似文献   

3.
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问题是人类所关注的四大生存问题之一。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40%,建筑节能非常重要。在此,详细探讨了诸如建筑规划设计、围护结构及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等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4.
<正> “建筑节能”的课题是70年代初世界能源发生危机后提出的。根据资料记载,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建筑业消耗能源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0%~40%,它直接关系到各国能源的节约问题,所以得到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视,并纷纷制定了国家的建筑节能规定和节能措施。建筑能耗包括建筑物的生产能耗、施工能耗、民生能耗(指住宅、公共建筑等的日常使用能耗);其中民生能耗约占2/3。因此,各国把建筑节能的重点放在建筑物的民生能耗上。  相似文献   

5.
张建刚  许敏 《建筑工人》2007,(12):26-27
目前全球面临的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石油资源越来越少,石油价格日日攀升。节能问题非常急迫。能耗较大的建筑的能耗问题众人瞩目。建筑节能技术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当前国内外节能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45%。我国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20%~25%,正逐步上升到30%。因此建筑节能是目前节能领域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推广钢塑共挤门窗发展我国节能门窗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均属于耗能大户,其中建筑能耗一般占国家总能耗的 25%左右(其中使用能耗占 40%)。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广义来说,建筑能耗关系着国计民生。因此,建筑节能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与环保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门窗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方面之一。据统计,在建筑使用能耗中,窗户的传热损失与空气渗透损失相加约占全部热损失的 50%,因此,提高窗的节能质量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从目前国际节能型门窗的发展道路看来,门窗的概念已从…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建筑节能技术与节能工作正处在发展期,建筑能耗高,而能源利用率低。2009年我国社会总能耗中建筑能耗约占28%,2012年该数据已经超过30%,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比例有可能还会继续增加。在城市,由于建筑采用多层或高层结构,屋面相对面积较小,产生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8%-10%。在屋面结构中合理地设置保温层与节能措施,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果,降低采暖、空调能源损耗,改善室内舒适度,对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近30%,而在建筑能耗中通过玻璃门窗造成的能耗占建筑能耗~50%E右。面对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问题,实施建筑节能已经势在必行。建筑节能的主要手段是提高玻璃的节能性,其中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已成为建筑节能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能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建筑能耗按广义能耗统计,约占全国总能耗的40%以上。为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状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建筑节能管理,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建筑节能法》是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在能源越来越紧张的今天,建筑节能问题早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重点。目前,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已由27.6%上升到33%以上,如何有效地降低建筑能耗是节能的关键。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措施。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并推行建筑节能,但总体进展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加大建筑节能推行力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王宁 《河南建材》2007,(3):15-16
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筑节能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但目前建筑节能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5倍.目前我国每年的能耗约为13亿t标准煤,其中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13%以上,连同墙体材料生产能耗约占总能耗的25%左右.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能耗量将占全社会能耗量的1/3.据计算2 010年我国将需要一次性能源达30亿t标准煤,而实际可供能源仅18亿t,建筑节能已成为提高全社会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能源资源紧缺是我国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多,日本的6倍多,合理节约能源和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是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由于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6.7%,位居能耗首位,因此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国外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筑节能 建筑能耗在各国的能源消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日本的建筑能耗占本国总能耗的30%,美国的建筑能耗占本国总能耗的35%。因此,在节能工作中各国都十分重视建筑节能。 从70年代开始,一些工业国家相继制定了建筑节能的法规,如美国的《新建筑节能暂行标准》、德国的《建筑节能法》、法国的《住宅节能设计规范》等,并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主要有: 1.提高对建筑物的保温要求; 2.提高对建筑物门窗气密性的要求; 3.开发推广节能供暖技术和设备; 4.设计节能型住宅;  相似文献   

14.
<正>建筑能耗已一跃成为与交通能耗、工业能耗并列的三大能源消耗之一,占我国能源总消费量的22%左右。目前我国公共建筑面积已达全社会民用建筑总面积的15%,公共建筑能耗约占总民用建筑能耗的21%。相对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能耗所占比重大、增长速度快、节约难度高,是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重点。近年来,建筑节能被广泛重视,作为节能工作的重要领域,建筑节能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详细的建筑能耗数据作为支撑。为了推动常州市建筑节能工作,摸清常州市公共建筑能耗情况,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  相似文献   

15.
<正>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国策,而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耗能部门中,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30~50%。而住宅建筑的节能又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约占建筑总能耗的60%以上。因而要实现建筑节能,首先必须抓好住宅建筑节能。住宅建筑节能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经济性很强的工作。住宅建筑节能涉及到设计、施工、建材使用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要实现住宅建筑节能,首先是住宅建筑设计的平面设计,住宅平  相似文献   

16.
《智能建筑》2014,(3):58-61
目前,中国建筑能耗已超过工业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如何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产品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促进建筑节能已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奥的斯GeN2电梯独有的ReGen^TM能源再生技术给建筑带来的绿色节能效应,并以广州珠江城大厦为例,分析了电梯技术给建筑带来的绿色效应及长远效益。  相似文献   

17.
浅谈我国能源现状与建筑节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能源资源相对缺乏,且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同时,能源浪费情况严重,节约潜力很大。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8.5%。加强建筑节能将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一、广东省建筑节能基本情况 1、能耗分析与建筑节能现状 工业能耗、建筑能耗和交通运输业能耗是我国总能耗的主要方面。随着建筑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建筑能耗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能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建筑直接能耗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m^2,其中95%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20亿m^2,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居》2011,(8):90-104
建筑物能耗的碳排放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在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其中建筑采暖空调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60%,占我国总能耗的18%左右。于是,以太阳采暖替代传统采暖方式已成为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是一个能耗大国,人口众多,而建筑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总能耗1/3,这样的背景下,建筑节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