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空调器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伴随着空调器的快速发展,空调器的能效标准和评价方式及评价体系也在不断变化,考核指标及考核方法日新月异。本文通过对空调器能效标准体系以及影响空调长效性能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考虑多影响因素的长效节能空调器评价体系能够更加全面的对空调节能性能进行考察,有利于提高住宅和商业建筑房间空调器能效,推动中国空调市场向节能转变,真正实现家电行业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2.
目前市场上一拖二分体式空调器有两种,一是二个压缩机装入一个箱体分别拖动一个室内挂壁机的一拖二分体式空调器;另一个是应用变频技术,采用一个变频压缩机拖动二个室内挂壁机的变频式一拖二分体式空调器。1 变频式一拖二分体式空调器优缺点分析1.1 关于节能问题探讨 变频式空调器的节能几乎成了该空调器最大的卖点,而实际上变频式空调器相对普通分体式空调器并不一定节能效果显著。变频式空调器是以改变压缩机频率和电压来控制房间温度的,因此只要人们选定自己最适合的室温后,变频空调器采用改变电机频率和电压,在压缩机不停机…  相似文献   

3.
陈容健  耿帅凯 《家电科技》2021,2(2):100-103,110
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空调器实验室的建造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然而承建商往往为节约成本,而减少新型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严重阻碍节能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导致空调器实验室能耗还处在10年前的水平.为了空调器实验室朝着更高水平地发展,通过分析行业空调器实验室状况,介绍空调器实验室的新型节能技术及效果,探讨推进节能等级划分的措施,从而提出了空调器实验室运行中平衡能效和实验能效的概念,以期推动空调器实验室新型节能技术的发展,提升行业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变频空调器节能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争论,国家标准对变频空调器和定频空调器的能效指标不同,没有可比性。文章通过对变频空调器和定频空调器在同等条f#-T进行测试和计算对比,对变频空调器节能情况和优缺点进行客观评价,对各类人群选用空调器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1999年3月日本根据节能法制定了有关器具新的标准,其中包括空调器。该标准经1997年间月防止地球变暖的京都会议(COP3)同意,是目前世界最高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各类器具的能耗都要优于目前已商品化的器具的能耗。日本自两次能源危机后,于1979年颁布节能法以来,空调器的节能标准不断更新。最初仅有制冷专用型的空调器标准,1993年后才制定冷暖两用型的。这次主要制定了家用空调器区见m年)和业务用空调器(至2007年颁准。空调器的节能标准用COP表示,是用空调器的制冷制暖能力仰除以空调器此时的消耗功率,即表示空调器每消耗IW…  相似文献   

6.
家用空调器的节能技术─—《东芝》1993,48(4)312~315(日)对家用空调器的节能化、静音化和小型化的研究加以综合平衡,开展空调器的节能技术开发十分重要。该文重点介绍室内机换热器的高性能化和送风系统的改进。▲家用空调器的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7.
家用空调器在家用电器中的能源消耗占比很高,实现家用空调器高效运行对家用电器行业节能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收集实验数据,训练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对家用空调器实际能效的预估,并控制家用空调器工作在期望的高能效状态,实现家用空调器运行节能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出空调器实际运行能效,并控制空调器工作于高效节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文章全面分析了家用空调器产品在长期运行中影响其节能性能的因素,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与提炼,总结出认证操作中可量化的影响因素,作为在用空调器产品持续节能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该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提出是继空调能效标准对新产品性能评价方法后,对在用空调器产品进行更合理、更全面地评价节能性能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蒸发式冷凝的原理及其节能性,对蒸发式冷凝机房专用空调器与风冷式恒温恒湿空调器的节能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蒸发式冷凝机房专用空调器能有效解决风冷式空调器在夏季效率低及能耗高的问题,其节电率为10.97%,节能性可观,其静态投资回收期为2.33年,经济效益较好。蒸发式冷凝专用空调器系统运行稳定高效,适用于通信机房。  相似文献   

10.
建议政府严格实行节能空调器认证制度,采取节能评价值的一票否决制。将高耗能产品视为劣质产品逐出市场。在严重缺电而空调器又比较普及的大城市,可以执行比我国节能评价值更高的标准。同时应对节能空调器增加的成本实行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