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模拟次生孔隙发育与次生孔隙弱发育油藏在不同上覆压力下,渗透率的变化,研究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两类油藏由于储层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压力敏感性对储层渗透率的损害程度不同,次生孔隙发育油藏应力敏感程度要弱渗透率随着压力增加下降较缓慢,应力卸载后裂缝的渗透率恢复率达到原先的91.2%,对储层渗透率损害较小;而次生孔隙弱发育油藏应力敏感程度要强,随着压力增加下降较快,应力卸载后裂缝的渗透率恢复率不超过71.0%,对储层渗透率损害大。最后分析了压力敏感性伤害的原因及其对开发过程的影响,并为开发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渗透率应力敏感曲线的升压、降压过程可以看出,在岩心恢复压力即减小净覆压的过程中,其渗透率不能完全恢复到最初的水平,我们把这个现象叫做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滞后效应。本文研究了储层岩石渗透率应力敏感滞后效应,并定义了储层岩石渗透率不可逆损害率,从另一个角度评价了储层岩石渗透率的不可逆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3.
实验从影响储层应力敏感性的主要因素出发,研究某油田主力低渗储层的有效压力与渗透率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有效压力的增加,储层的渗透率下降;岩石的初始渗透率越小,受压后的伤害率越大,应力敏感性表现越明显;其次,由于受压时间不同所造成的渗透率损害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辽宁化工》2021,50(10)
北部构造带侏罗系阿合组吐格尔明段的速度敏感性实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特征,以往伤害机理归咎于储层内的颗粒运移等因素,本次实验从速度敏感性实验的本质仍是在储层产生力的作用这一观点,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方式进行分析对比,结合CT扫描、铸体薄片等方法进行微观验证。研究表明:在速度敏感性实验中,TD-1不可逆损害率为48.62%,JE-1不可逆损害率为7.31%,TD-1岩心的无因次渗透率差值逐渐增大,而JE-1岩心的无因次渗透率差值先增大后减小,且在两种不同的应力敏感性实验中可观察出近似的下降趋势;此外,根据最大球孔隙网络提取算法结果发现,在0.40MPa进口压力下,平均裂缝开度为9.36μm,进口压力增加到7.83 MPa时,平均裂缝开度为5.71μm;分析岩心、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实验数据可知,岩屑组分及晶间孔等因素也是造成速度敏感性损害的主要因素,原因在于这类因素易受到力的作用造成敏感性实验中渗透率发生显著变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应力敏感气藏流入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磨溪气田嘉二气藏压力系数高达2.2,属于典型的异常高压气藏。对于异常高压气藏,由于开发过程中压力变化范围大,从而导致储层岩石变形,随着储层岩石变形,储层渗透率会发生较大变化,这就是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效应,而渗透率的变化又要影响气井的产能,因此,异常高压气藏中气井的产能方程就与常规气井的产能方程不相同。本文利用实验建立了岩石渗透率与地层压力的关系,利用此关系,由渗流力学原理出发,导出了磨溪气田嘉二气藏气井的产能方程,利用该方程作出了气井的流入动态关系曲线,分析了应力敏感性对嘉二气藏气井产能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嘉二气藏气井的产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采出井压力合理控制入手,从小减储层岩石形变角度出发,应用岩石力学、油层物理及渗流力学理论,结合与我厂相近的低渗透率岩心实验,对不同应力下的储层岩石本身的形变及岩石孔隙度、岩石渗透率的弹性、塑性形变以及井底流压与见水时间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实例对该关系式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到通过合理调整油井生产压差可以减小储层岩石及其渗透率的塑性形变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为更深入研究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以变径毛管束模型为基础,从理论上证明低渗透储层的强应力敏感性;并通过保持围压不变、改变流体压力的试验方法研究有效应力、孔隙结构及应力加栽方式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针对低渗透气藏压敏效应较强,随着储层压力的下降,有效应力不断变化,引起气藏产能逐渐降低的特点,通过固定围压,改变内压(四升四降内压)的方法来研究内压变化对储集层渗透率的影响,同时分析评价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综合分析应力敏感现象在低渗透气藏开采过程中的影响程度,为低渗透气藏的合理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生产过程中,随着储层流体的不断流出,储层孔隙压力发生变化,岩石骨架应力重新分布,导致孔隙、喉道结构形态发生变化。这种岩石渗流结构空间的变化,直接反应在油藏的物性参数(孔隙度,渗透率的减小)发生变化,最终影响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对于低渗透储层,如果生产制度不合理,生产压差过大,将导致在近井地带产生较强的再压实作用,不仅减小了孔隙体积和裂缝张开程度,而且会使细小喉道和微裂缝闭合,宏观上表现为储层物性的变差和油气向产量明显下降。故对应力敏感性损害机理研究能够为油气层保护工作提供合理依据。本文综合分析了不同物性、微裂缝等因素的所引起的应力敏感性伤害。  相似文献   

9.
利用直罗油田延长组长2储层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基本特征资料,结合储层的速敏性、水敏性、盐敏性、酸敏、碱敏、应力敏等敏感性试验,对直罗油田延长组长2储层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长2储层敏感性最直接的因素是填隙物组分、储层物性、储层孔隙结构及黏土矿物。  相似文献   

10.
裂缝性低渗透油气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应力敏感现象,本文中采用变围压的室内试验方法对裂缝性低渗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进行了实验和分析,以研究在裂缝性低渗气藏中岩石孔隙度、渗透率与有效应力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加而呈规律性减小,并且发生了不可逆的应力损害。岩石表现出极强的应力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油藏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应力敏感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岩石孔隙结构变化、渗透率变化.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加,岩石孔隙度普遍呈下降趋势,孔隙结构变化不大,但孔喉结构变化明显,渗透率下降明显.通过采用岩心在不同围压下,测量其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有效应力的增加,油水相对渗透率也有所变化.地层有效应力的改变不仅引起储层的绝对渗透率的变化,同时还引起各相流体相渗透率变化.从实验结果中可看出,随围压的增加,本次实验测量的相渗曲线等渗点往右偏移,岩石亲水性偏好.  相似文献   

12.
低渗透气藏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随着生产的进行,储层压力下降,有效压力增加,渗透率下降,进而引起气藏产能的降低。在压力敏感性实验过程中,采用改变围压的方法来近似地模拟储层所承受压力的变化,主要研究了压力变化对储集层渗透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压敏对渗透率的伤害是不可恢复的,根据渗透率区间建立了有效压力与储集层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应用建立的函数关系对苏里格气田水平井进行研究,模拟考虑和不考虑压敏性,累产量降低了3.47%,分析压敏性在低渗气藏开采过程中的影响程度,制定出合理的生产制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变围压应力敏感实验方法,具体实测了A低渗油藏储集层岩样不同有效压力下的渗透率,根据实测的结果回归出A低渗油藏储集层应力敏感性的幂函数关系式,总结了储层渗透率随油藏压力的变化规律。在考虑储集层应力敏感影响的情况下,推导出新的产量方程,计算了渗透率变化对单井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该A低渗油藏储集层应力敏感性在0.37~0.54之间,在考虑储集层应力敏感性的条件下,油藏单井产量降低,并且随着敏感性的增强,降低的幅度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4.
大牛地气田为典型致密低渗气田,具有低渗、低压、低产的特点,经济有效开发难度大。由于对该构造储层地质特征及引起储层伤害的潜在因素的认识不充分,引入钻、完井液等外部介质直接与储层接触,对储层造成伤害,使得气井产能下降。文章以大牛地致密低渗气藏为研究对象进行储层流体和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以及完井液和压裂液对油气层的伤害评价实验,分析其结果并对储层伤害做出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大牛地气藏流体伤害主要是以碱敏和盐敏为主,岩心渗透率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压力降低后渗透率只能够部分恢复,造成不可逆伤害。  相似文献   

15.
运用非稳态脉冲超低渗透率测量仪对页岩储层渗透率进行测量,得到页岩渗透率随孔压、轴压和围压的变化规律并且确定了页岩的应力敏感性和各向异性,为页岩储层渗流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页岩在特定的工作液中污染不同的时间前后的渗透率变化,来反映工作液对页岩储层的伤害程度。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气井钻完井、增产改造和开采过程中储层保护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16.
林源  李龙 《当代化工》2014,(5):853-855
低渗透油藏储层存在应力敏感的现象。本文通过室内物理模拟方法,研究岩心油相、水相渗透率随上覆压力损失及恢复规律,以及岩石弹塑性与渗透率保持规律之间关系的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天然岩心油相、水相渗透率均随着上覆压力的增大而降低,且岩心渗透率越低渗透率损失越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葡萄花油层投产阶段合理井底流压。  相似文献   

17.
殷代印  刘东学 《当代化工》2022,51(4):815-819
致密油藏开发过程中,原油的产出会造成地层压力供给不足,作用在岩石骨架上的有效应力增加,岩石骨架发生形变,渗透率降低,从而影响流体的流动及产能,给高效、综合地开发油藏带来诸多问题.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岩样为例,通过分析致密砂岩储层材料的组成、裂缝发育、孔隙结构等影响应力敏感性的因素,通过改变围压的大小,模拟地层中岩石骨架...  相似文献   

18.
利用延818井区储层岩石薄片鉴定、压汞曲线、相渗曲线、核磁共振等资料对储层特征和储层渗流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延818井试气量低的原因。延818井碳酸盐岩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内可动流体饱和度低。成岩作用使得储层岩石被压实、胶结、填充,引起储层孔隙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储层以晶间孔、溶孔、粒间孔为主,且孔喉连通性差,导致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储层敏感性除酸敏外,均会降低储层渗透率。这些因素决定了后期开采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另一方面采取酸化压裂提高气井采收率。  相似文献   

19.
《辽宁化工》2021,50(8)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发育多套致密砂岩储层,为系统分析不同特征致密储层的应力敏感性,通过固定围压,改变回压的方式模拟生产过程中流体产出造成地层有效应力增大的过程,实验分析了大牛地气田不同特征储层的应力敏感性特征,总结了储层孔渗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气田开发过程中,地层流体产出造成有效应力增大,孔隙度总体降低1%~1.5%,渗透率总体降低40%~80%。将实验结果引入到气井产能评价,发现在考虑储层应力敏感时,无阻流量是渗透率为常数时的76.3%左右。  相似文献   

20.
油田低渗透率储层在进行钻井、固井、增产措施等勘探、开发环节中,储层会与不同类型的入井流体进行接触,当入井液与储层岩石配伍性不好,将会影响储层产量。为了降低开发过程中对X区块储层造成的损害,对其进行了敏感性评价(包括速敏、水敏、应力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60-1HF井表现为强速敏、强水敏、中等偏强应力敏;60-2HF井表现为中等偏强速敏、强水敏、强应力敏;60-3HF井表现为中等偏弱速敏、中等偏强水敏、中等偏强应力敏。综合评价该区块为中等速敏、强水敏、强应力敏,该结果对X区块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