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梯轿厢面积、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距离是保证电梯运行安全的重要指标。作者设计的电梯几何形态测量仪,结合了激光测距与蓝牙传输等技术,搭配有微处理器的高精度位移传感模块,并配合有自主开发的信息处理软件,实现了对电梯的轿厢面积、轿厢与井道壁间离的自动测量、判断等,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检验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电梯是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文章主要介绍了PLC的优点、PLC的工作原理和PLC控制电梯的软、硬件设计。通过PLC对电梯系统的控制来实现电梯的基本功能。即按照电梯构造内轿厢的位置和务乘人员的目的楼层等综合确定轿厢的运行方向,以便实现轿厢平层缓慢上升的效果。首先明确轿厢的欲停楼层;除外,依照楼层的呼叫,完成一体化的顺路停车和自动开关门的程序;电梯内部构造的轿厢外部和内部必须配备显示电梯楼层数和运作方向的信号指示灯。  相似文献   

3.
通过简谐激励振动理论,计算出消除电梯曳引机产生的激励振动影响的隔振装置所需要的设计参数,有效降低曳引机振动传递至架机梁、轿厢的振动,使电梯得到较好的乘坐舒适感。  相似文献   

4.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引起的伤害后果很严重,如何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是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文章介绍了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由来、设置和检验方法,对电梯的检验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涌现出了很多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对电梯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梯速度的提高势必会使轿厢的水平振动加剧,严重影响电梯的使用寿命和乘坐舒适度。如何控制高速电梯的水平振动,已成为当前业内人士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随着对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主动控制振动技术已成为解决电梯振动的一个新途径。本文论述了电梯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了电梯水平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确定模型可用后,设计了液压主动导靴的试验台架,最终通过试验确定液压主动导靴可以有效地控制高速电梯轿厢水平振动。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梯设备已经广泛使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与此同时,电梯是否安全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关系到乘坐电梯人员的生命安全,而地铁作为我国重要交通工具,每天的人流量比较大,电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是电梯门,如果电梯门出现故障会导致乘客被困,严重时会危及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对电梯门系统故障进行分析与维护。  相似文献   

7.
对电梯轿厢下沉原因进行探讨,并从电梯提升高度、额定载质量和钢丝绳直径、弹性模量、结构、强度、数量等方面分析了钢丝绳对电梯轿厢下沉的影响。通过实例计算,提出了减小高层电梯轿厢下沉量的主要措施:选用刚度系数高的弹簧、增加钢丝绳直径和数量、选择金属截面积大的钢芯钢丝绳。高层电梯轿厢下沉是系统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钢丝绳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曳引驱动电梯轿厢装修重对电梯曳引力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并对检验实践中关于电梯轿厢装修问题提出有效的处理办法,为安装、维保、检验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电梯工作原理,对电梯钢丝绳在曳引轮上打滑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GB/T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介绍系统曳引能力要求以及当量摩擦因数的计算方式。结合实例,在轿厢装载工况、紧急制动工况、轿厢滞留工况下,计算电梯系统曳引能力并进行验证,并对平衡系数、轿厢质量、轿厢提升高度、补偿链(绳)质量、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电梯运行速度、曳引钢丝绳张力不均、系统加速度、曳引轮槽型深度误差或磨损、润滑等因素对电梯系统曳引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给出避免钢丝绳打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电梯已经成为了我国高层住宅小区以及商务写字楼等高层建筑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在广大日常生活中以及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这也就对负责电梯维修、操作和保养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梯是一类特种设备,同时其也是一类结构较为复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人们既要求乘坐电梯时的舒适性,同时也希望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乘坐电梯,并且应尽可能的降低维修电梯和等候电梯的时间。因此,应对电梯可能发生故障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针对这些故障应及时的采取检测和诊断技术。文章就电梯发生故障时的现象、电梯系统故障特点以及电梯系统故障的检测和诊断技术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电梯系统故障检测和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11.
检查电梯时,根据电梯检查规则,必须进行多种类型的测试:限速器安全钳测试、紧急救援测试、制动测试等,以确保电梯安全稳定地运行、电梯以及人员、设备的安全。文章概述了几种容易出现的故障现象,并且找到了解决方案和采取预防电梯事故危险动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电梯轿厢超速制动失效是电梯故障的主要原因,为了了解电梯轿厢超速紧急制动的专利发展情况,通过对CNABS和DWPI数据库中相关专利的检索、筛选、统计和分析,对该领域的专利技术做了梳理、分解,了解了该领域的专利申请年度分布、地域分布,并对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路线进行了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金属制品》2016,(1):43-46
结合电梯振动实际案例,从电梯振动原理、电梯振动原因,以及钢丝绳对电梯固有振动频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随着轿厢质量的增加,电梯垂直振动的幅度比空载运行时的振动幅度明显减小;随着电梯速度的加快,垂直振动峰值呈增大趋势。结果表明:电梯垂直振动是系统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钢丝绳不是引起电梯垂直振动的根本原因。提出可通过采取增加轿厢质量、选用合适的绳头弹簧、定期检查钢丝绳张力、更换磨损严重的曳引轮、增加顶层设计高度等措施对电梯振动情况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4.
电梯在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等主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较高的,但是近些年来电梯发生安全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直接威胁着电梯乘坐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各种故障类型之中,电梯运行共振是较为常见和多发的,因此对电梯运行共振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不仅是极其有必要的,而且是相当重要的,接下来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如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全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对策,希望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了船用电梯工作环境的基础上,明确了船用电梯的悬挂方案。依据电梯运行的基本参数,结合电梯的结构特点,对电梯关键部件钢丝绳进行了受力分析和计算,推理出电梯受力规律及最大载荷等,为电梯轿厢的结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升,对住房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的建筑规模正在不断扩大,高层建筑和电梯建筑的数量在增加,电梯的质量和乘坐感受也就备受重视。但是现阶段许多楼房的电梯在运行问题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较常见的就是电梯运行共振。要想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坐安全,必须对电梯进行及时的检测维修,找出故障根源和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解决。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电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电梯产生运行共振的原因,最后探讨了电梯运行共振的解决办法,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目前中国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保有量情况,做出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与垂直电梯的乘坐安全性对比。根据国标引出了自动扶梯增加附加制动器的要求,同时用实物及实例说明老旧扶梯增加附加制动器及其监控装置的方案,进而阐述了目前电梯维修保养的现状,得出了电梯公司、维修保养人员、质监部门应该严格遵守,并且执行国家标准才能使电梯安全舒适运行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上的隐患。其中电梯故障就是常见的隐患,如果它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会直接威胁到乘坐电梯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如何正确使用电梯,如何正确排除电梯故障以及如何在电梯出现故障时积极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电梯限速器-安全钳联动机构的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电梯也快速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在电梯的日常使用中,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是重中之重,在电梯的使用中由于制动器失灵、制动力不足、曳引条件不满足要求,或钢丝绳断裂以及失去控制等各种原因都有可能引起轿厢超速和坠落,对乘客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此时合格的限速器-安全钳联动机构能将轿厢及时地制停在导轨上,最大程度保证乘客的安全。本文阐明限速器-安全钳联动机构的原理及要求,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限速器-安全钳联动机构进行讨论,并对故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前市场上的电梯都采用静态平衡系统,轿厢载荷会因为载客数量发生变化,而对重的重量始终保持不变,由此造成对重和轿厢的重力不平衡,使得满载上行过程中曳引系统需要克服重力消耗能力,在空载上行时对重存储的势能又浪费流失,轿厢下行是与上行类似,造成能量的极大浪费。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动平衡系统,在拽引机和对重之间加入一无极变速系统,通过电梯的载重传感器读取轿厢及乘客的重量,根据轿厢重量的变化实时调整变速箱的传动比,使曳引机两侧的载荷保持相等,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处于理论最小值,能耗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