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北京城市建议规划管理审批程序邵海青,刘维宁一、规划管理机构及管理依据北京城市规划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和经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北京行政辖区范围内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在首都规划建...  相似文献   

2.
近代南京城市转型与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百浩  熊浩 《城市规划》2003,27(10):46-52,71
作为近代中国的首都 ,南京的近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章以历史研究的方法 ,对近代南京城市转型的动因和特征进行了分析 ,同时梳理出近代南京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脉络分为城市转型期、首都规划期、首都沦陷期和首都复原期 ,并从作为首都的城市规划定位、“西体中用”的指导思想、“官本位”的规划实施三方面总结了其发展的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3.
贺勇 《规划师》2003,19(3):53-55
《香港规划标准与指南》、《环境影响评估条例》、《联合操作备忘录》是香港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三项法规,其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学习借鉴其经验,将有助于完善我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4.
从3月1日起.经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的《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实施将推动我省城市规划管理进一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学习贯彻《条例》.是珠海当前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对珠海新一轮城市建设和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5.
张天洁  李百浩  李泽 《新建筑》2012,(3):138-143
在将欧美城市规划理念引入近代中国的学者中,董修甲是一位重要先驱。他撰写了大量规划论著,1929年还主持拟定了《武汉特别市工务计划大纲》,成为日后武汉城市建设的最初蓝本。从人物史的角度,分析董修甲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主要规划著述,考证董先生在武汉的近代城市规划实践过程,剖析其规划思想的主要来源一美国城市科学/实用运动和孙中山的《实业计划》。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实施,城管执法部门在查处违法建设中执法依据已由过去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市容条例》)一部法规,改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规划法》)和《市容条例》两部法律法规,那么,在什么情形下适用《规划法》,什么情形下适用《市容条例》?  相似文献   

7.
1984年1月5日,国务院颁发了《城市规划条例》,这是我国建国以来,城市建设方面第一个基本法规。《条例》的颁发,对于加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我国城市建设法规体系,开创城市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定城市规划法规的迫切性 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成  相似文献   

8.
1919年颁布的《都市计划法》是日本近现代历史上制定的第一部城市规划法,该法案及其配套法案《市街地建筑物法》是在当时日本城市高速发展迫切需要法律规范的背景下,基于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并借鉴了西方近代城市建设的长处之后形成的。该法案及其配套法案在计划区域、土地整理、地域用途、建筑线、计划程序、财政来源等方面,做了很多新的规定。与此同时,还成立了由专家组成的专门的城市规划机构。虽然《都市计划法》也存在诸如中央集权的色彩浓厚、某些措施不切实际等缺陷,但是它标志着日本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城市管理法规与管理制度,实现了城市管理体制的近代化。该法案的诞生对日本近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城市规划法》和《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 ,计划管理部门在审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时 ,应征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设单位在报请“可行性研究报告”时 ,必须附有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因建设需要申请建设用地或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 ,必须持主管部门批准的有关文件 ,向城市规划管理主管部门申报。为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与计划管理工作的衔接 ,更好地为首都城市建设服务 ,经征求市计委、建委、经委等主管部门的意见 ,现就有关规划管理审批程序与建设项目计划管理程序相衔接的…  相似文献   

10.
《首都计划》是第一部中国人自主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开创了国内有计划建设城市公共绿地的先河。解读民国南京《首都计划》中公园系统规划的布局结构与绿地类型。通过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对比,评价了《首都计划》中公园系统规划科学理性的规划程序、传承特色的城市空间与装点美化的规划实质。总结了《首都计划》中公园系统规划对现代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借鉴西方先进思想,改善城市风貌形象;梳理城市山水关系,构建城市绿地格局;尊重城市历史环境,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考虑经济社会效益,注重城市近远结合。  相似文献   

11.
从3月1日起,经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的《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实施将推动我省城市规划管理进一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  相似文献   

12.
<正> 国务院批准的《城市规划条例》是我国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部有关城市建设的基本法规。它是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结晶。无数城市工作者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条例》的颁发,得到全国城市工作者的热烈拥护。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合理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依法建设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市市辖区和代管各县级市内制定、实施城市规划和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本条例。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市规划新条例将启动更严格论证程序今年重新修订的《北京城市规划条例》将在规划的引导体系、评价体系、监督体系上出现新意。除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使规划具有与法规一样的强制性外,还可能会启动较之过去更严格的多轮次专家论证程序。首都规划委主任陈刚表示,要确定适合北京新特点的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在《条例》中体现规划资源的稀缺性,并通过严谨、专业、广泛的听证程序对规划进行强制性保护。外企必须与中方合作设计国内建设项目按建设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外国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设计活动的管理暂行规定》,外方…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建设信息》2004,(12):9-12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6.
熊国平 《华中建筑》2010,28(12):180-182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是全国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专业核心课程,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相对比较理性、抽象,在教学中学生兴趣并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课现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的教学改革与研究迫在眉睫。该文在教学研究中,提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抽象条例,直观案例;讲授知识,启发能力的教学理念,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授课方法,过程分为讲授、讨论、问答、评论,寓规划管理于规划实践中,寓规划法规于规划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李季  李百浩 《建筑师》2020,(2):79-87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为落实《都市计划法》,展开了近代时期较为全面的城市规划制定工作。或因时代变化或因规划本身等原因,多数规划文件被束之高阁,至今尚未被学术界提及的战后广西实验市规划即为其中之一。论文从城市规划史角度,以邱致中编制的战后广西桂邕柳梧《实验市建设计划草案》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其背景及缘起的基础上,分析了《实验市建设计划草案》的规划内容、特征及思想,为今日深化补充战后重建的近代城市规划史研究,正确理解城市规划的理想与空想,提供历史性信息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发展和控制,是通过城市规划来进行的.而城市规划的发展与控制,是通过规划法规来进行的.其中,规划条例是地方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核心,也是地方城市规划行政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广东建设信息》2004,(8):22-22
为了保证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严肃性,防止屡屡出现随意修改规划的现象,广东省正着手制定一部地方性条例——《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修改程序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规定指  相似文献   

20.
《北京规划建设》2006,(6):178-181
2006年金秋十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迎未了建院20周年的喜庆时刻. 早在1949年5月新中国诞生前夕,北京就成立了都市计划委员会,1955年改为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后又合并成立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1986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为切实加强首都的城市规划和规划管理工作,在原市规划局规划处室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北京市规划院.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城市规划工作者共同努力,谱写了首都城市规划的宏伟篇章.从1953年新中国首都第一个总体规划方案,初步形成北京市中心区骨架和城市布局的雏形,到1957~1958年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确定城市"分散集团式"的发展格局;从1982年编制完成《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指导20世纪80年代首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到1992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完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再到2004年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出指导新世纪首都规划建设发展的蓝图,首都规划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几代规划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