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吊钩起重机的承载构件,其尺寸检测在保证起重机安全运行上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吊钩检测中,传统的方法却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本文将三维技术引入起重机吊钩检测中,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2.
以起重量20t的起重机吊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olidWorks 2012建立吊钩的三维模型,运用SolidWorks软件中的Simulation插件对三维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吊钩结构的应力、位移和应变云图,进而得出吊钩的最大应力和位移值,找到其最大受力和变形位置,得到满足强度要求的吊钩模型,为吊钩的三维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吊钩防磨套     
吊钩防磨套南京铁道部大桥局四处机修厂蒋斗寅中小吨位起重机吊钩基本采用韧性良好的低碳钢锻造成形。这种吊钩材料耐磨性差,尤其在钩腔吊挂钢丝绳的开口处磨损更快。国家标准GB6067-85《起重机安全规程》规定:吊钩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10%时应报废。但更...  相似文献   

4.
基于ANSYS的起重机吊钩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主要工作平台,建立了桥式起重机起重吊钩的三维模型,根据实际工况对其约束与载荷作了有效的处理,并对其强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吊钩应力和位移的分布规律,揭示了吊钩工作的危险截面。并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在保证吊钩安全的前提下,对吊钩的厚度进行了优化,将优化前后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优化后吊钩的尺寸更加合理,并达到了减轻吊钩重量的目的。分析和优化结果对起重机吊钩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建立农业机械强制报废制度要在充分考虑农业机械特殊性的基础上,对其报废标准、报废程序、回收处理以及对主动报废机械所有者的补偿等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得出能够在全国施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建立农业机械强制报废制度要在充分考虑农业机械特殊性的基础上,对其报废标准、报废程序、回收处理以及对主动报废机械所有者的补偿等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得出能够在全国施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建立农业机械强制报废制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业机械强制报废制度要在充分考虑农业机械特殊性的基础上,对其报废标准、报废程序、回收处理以及对主动报废机械所有者的补偿等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得出能够在全国施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M10 4 0无心磨床是我厂用于磨削滚子的主要设备 ,该磨床使用的砂轮规格为P35 0×厚度 (根据产品型号而定 )× 12 7mm ,当砂轮磨损至外径D <2 6 0mm时 ,因无法继续使用而报废。M10 4 0无心磨床所用导轮的规格为P2 5 0×厚度× 75mm ,将其与报废砂轮的尺寸进行对比 ,我们发现 :只要解决报废砂轮的内径尺寸即可用废砂轮代替导轮使用。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简易定心夹紧装置 (见图 ) ,使衬套的内径等于导轮的内径 ,如图所示用螺栓连接、夹紧即可使用。1.衬套  2 .废砂轮  3.法兰  4.螺母  5 .定心螺栓图 简易定心夹紧装置通过在M…  相似文献   

9.
数字孪生车间环境下获取生产数据更加便捷,使系统运行过程中收集机器故障、质检报废等扰动事件成为可能。为了科学评估并及时应对扰动事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面向考虑质检报废的流水线,研究流水线性能评估与质检机器配置优化问题。考虑流水线中的质量检测操作,定义了质检报废事件,定量分析了机器故障与质检报废等扰动事件对系统产出的影响,建立了事件驱动的系统生产损失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系统生产损失成本与质检机器投入成本,以最小化系统总成本为目标,建立了质检机器配置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获得了质检机器配置优化方案。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所提优化方法既可保证系统产出,又可降低质量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超大型非标准化吊钩设计的安全性,建立了吊钩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到吊重在吊载时可能会因重心不稳而导致钩头受力不均,因而对单侧钩头偏载下的不同工况进行了整体计算,根据弹性曲梁理论的危险截面校核,分析了钩身内侧截面的应力分布情况;结合不同设计尺寸的结果比较,从截面形状和水平形状两方面讨论了吊钩设计参数对最大应力值的影响,确定了影响程度排序。研究工作为大型非标吊钩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分析手段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建红 《机电工程技术》2006,35(12):57-58,73
为研究废旧发动机回收利用的合理模式,本文对Chevrolet500型汽车发动机进行可拆卸性试验,从可直接利用、可再制造后利用,不可再利用三方面对废旧汽车发动机的回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进而提出一种理想的废旧发动机回收循环利用模型。该模型对于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以及提高我国废旧汽车的回收和再制造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微小高度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度信息是分析物体三维形貌的最重要信息。为了研究微小焊点的三维形貌,需要对焊点高度进行测量。针对传统测量技术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检测系统。系统应用白光平行照射条纹板,将其像投影到被测物体上,受到物体高度轮廓的调制作用,形成变形的亮暗相间的条纹。该条纹图携带着焊点的三维信息,再用照相系统把变形的条纹图拍摄在CCD上,通过对CCD上像的处理,可以还原出高度信息。该方法可将条纹板的像等间距地投射到被测物体的表面上,避免了由于投影条纹宽度不同所带了的图像处理过程的误差。实现了测量范围大、重复性好、图像处理简单的优点,为微小高度的测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提出7500t浮式起重机吊钩的参数化设计方案,以ANSYS软件为开发平台,实现了吊钩的二三维参数化有限元建模,并根据吊钩的实际工作情况,提出综合考虑强度、重量、约束的优化设计方法。其方法和思路可供类似设计问题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高空作业吊车吊钩防碰撞装置的设计,运用超声波测距原理,设计了以CC2530芯片为核心的测距系统,并通过Zigbee无线通讯将数据发送给工控主机,当吊钩与被吊物距离小于警戒阀值时,可发出报警信号,以保证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5.
起重机在启动、停止时的摆动角度较大,影响工作效率,摆角检测系统的研究对于提高起重机的效率和实现起重机无人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设计了一种桥式起重机摆角检测系统,该系统使用图像传感器结合计算机视觉算法测得摆角。所提出的技术使用工业摄像头作为视觉传感器,基于YOLOv3目标检测算法识别吊钩,根据图像中吊钩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和图像坐标变换计算出摆动角度。  相似文献   

16.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l voids and porosity i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processes to obtain high quality materials and products. Recently, the importance of knowing the exact size, shape, volume and location of defects has become even higher as tighter requirements and new standards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industry. There are several well-established methods for defects evaluation based on various principles (both destructive and non-destructive). However, all conventional methods have various deficiencies and the information about internal voids/porosity that can be extracted is limited. Most of these drawbacks can be overcome by using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Unlike other methods, CT provides full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about shap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internal voids and porosity; however, the accuracy of measurements is still under investigation. Hence, further evaluations on CT porosity measurements must be performed in order to consider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a reliable instrument for the assessment and detection of internal defects.A reference object with artificial defects was used in this research work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porosity measurements by CT. The reference object was manufactured by ultra-precision micro-milling. The object contains dismountable components with embedded internal hemispherical features that simulate internal porosity. The artificial porosity was micro-milled on top surfaces of dismountable cylindrical inserts. The hemispherical calottes were thereafter calibrated by traceable coordinate measuring systems and calibrated values were compared to actual values measured by a CT system. The accuracy of CT porosity measurements was then evaluated based on results obtained on various measurands, using different software tools and measuring procedures, comparing real scans to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CT system parameters settings on measurement results.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大多数SLAM系统在动态环境下相机位姿估计不准确与环境语义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的关键帧检测和贝叶斯动态特征概率传播的动态物体检测算法,并对环境中存在的静态物体三维重建,以此构建一个动态环境下的多物体单目SLAM系统。该系统对关键帧输入图像进行实例分割与特征提取,获取潜在运动物体特征点集合与静态物体特征点集合;利用非运动物体特征点集合获取帧间位姿变换,普通帧利用贝叶斯对动静态特征点进行概率传播,利用静态特征点集实现对相机位姿的精准估计;在关键帧中对静态物体进行联合数据关联,数据充足后进行多物体三维重建,构建多物体语义地图,最终实现多物体单目SLAM。本文在TUM与Boon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动态场景下,相较于ORB-SLAM2算法,绝对位姿误差的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54.1%和58.2%。  相似文献   

19.
针对摄像头在无人驾驶系统车辆检测中易受环境干扰的问题,通过激光雷达数据和摄像头图像进行融合,提出了一种强鲁棒性实时车辆检测算法。首先,将三维激光雷达点云通过深度补全方法转换为和图像具有相同分辨率的二维密集深度图。然后将彩色图像和密集深度图分别通过 YOLOv3实时目标检测框架得到各自的车辆检测信息。最后,提出了决策级融合方法将两者的检测结果进行融合,得到了最终的车辆检测结果。在 KITTI数据集上对算法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完全满足无人驾驶车辆所需的强鲁棒性、强实时性和高检测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在轨替换单元与目标航天器定位导向过程中的接触碰撞动力学行为,以配备有杆锥式定位导向结构的目标航天器与在轨替换单元(ORU)为研究对象,考虑定位导向机构的结构特点与实际定位过程的位姿状况,建立了航天器与ORU定位导向过程的三维碰撞动力学模型(NE-CR-LN三维接触动力学模型),并推导了三维空间中锥杆间碰撞检测方程。该模型应用矢量分析方法,考虑锥杆导向系统的自身特点将其划分出四种不同的接触工况。通过将模型数值结果同LS-DYNA仿真结果及文献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NE-CR-LN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针对ORU的定位要求,进行典型定位导向工况下的接触碰撞仿真及试验分析,导向仿真过程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NE-CR-LN三维接触动力学模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模拟实际接触碰撞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