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基于2015—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8个主要入海河口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选取BOD5、NH3-N、COD、TP、TN 5种常规水质指标和Hg、Pb、Cu、Zn、Cr6+、Cd 6种重金属指标,依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应用污染指数法和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入海河口进行水质评价与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入海河口污染类型主要为氮磷污染,主要污染物为TN,东江流域入海河口污染程度大于西北江三角洲流域;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较轻,重金属元素Hg的污染指数在2019年呈快速上升趋势;2015—2019年,BOD5浓度下降趋势最为显著,NH3-N和COD浓度下降明显,TP和TN污染无好转;东江流域入海河口污染呈好转趋势,西北江三角洲流域入海河口污染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2.
王海阳 《吉林水利》2021,(3):44-47,55
为研究人工湿地对大连地区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以大连复州河为例,实验构建了不同基质和不同植物的人工湿地.系统稳定运行两年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作为人工湿地基质,砾石对SS、TP的去除效果强于碎石,碎石和砾石对COD、TN、NH3-N去除效果相差不大;作为人工湿地植物,芦苇对SS、TP的去除效果强于黄菖蒲,黄菖蒲对TN、NH3-N的去除效果强于芦苇,两者对COD去除效果相差不大;温度对人工湿地的COD、TN、NH3-N去除率影响较大,对TP去除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水芹浮床对重污染河道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河道污染的现状,采用水芹生态浮床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芹浮床在重污染河道中能保持较强生命力,试验结束时,株高、根长以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水芹浮床对水体TN、NH4+-N、TP、COD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浮床系统内的水体污染物浓度均小于浮床系统外的,TN、NH4+-N、TP、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63%、13.35%、8.46%、12.84%.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上海地区农田径流污染物的生态拦截模式,在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工程控制及生态恢复研究工作示范基地,开展了生态排水沟渠对农田径流营养性污染物的拦截净化效果的研究,并进行了工程尺度的应用示范。现场试验表明:生态沟渠对农田径流SS、TN、NH+4-N、TP均有一定的截留净化作用。工程示范结果显示:示范区内生态沟渠对SS、TN、NH+4-N、TP的净化效果总体上优于示范区外部普通农田排水沟渠。总体来看,生态排水沟渠对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可减轻周围环境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5.
选取无土草坪(高羊茅)搭建一种新型浮床,同时与以种植净水植物黄菖蒲、千屈菜的传统浮床对比,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无土草坪新型浮床对城市河道污染水体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无土草坪对污染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都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中对COD、TP的去除率高于黄菖蒲和千屈菜,分别为62.0%、89.0%,对NH3-N、TN的去除效果仅次于黄菖蒲,去除率分别为91.7%、95.4%。从试验结果来看,无土草坪对污染水体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显著,可作为城市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用氧化塘—浮石床湿地系统处理暖寒季低污染河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滇池流域构建氧化塘-浮石床湿地复合系统对暖季与寒季的城市低污染河水开展了净化效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通过小幅调节流量来有效净化暖季与寒季低污染河水。塘与湿地的水力负荷分别为0.22、0.37m3/(m2.d)时系统对暖季低污染河水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CODCr75%、TP 93%、TN 64%、NH4+-N 87%。塘与湿地的水力负荷分别为0.17、0.29 m3/(m2.d)时系统对寒季低污染河水具有较优的处理效果: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CODCr72%、TP 89%、TN 53%、NH4+-N 73%。系统出水均符合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系统在暖季对低污染河水中污染物的去除速率明显高于寒季。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上海地区生态沟渠不同布置方式对农田径流污染物拦截效果的影响,构建了2种不同布局的生态排水沟渠系统("一"字型和"弓"字型),针对2种不同径流进水污染物浓度(一般浓度和较高浓度)水平,对生态沟渠农田径流营养性污染物的截除效果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布置方式的生态沟渠对径流污染物均有较好的截除作用,对SS、TN、NH_4~+-N、TP的去除率分别在13%~28%,12%~41%,14%~47%,12%~55%之间,总体来看,"弓"字形生态沟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要优于"一"字形生态沟渠;一般浓度水平下,"弓"字形生态沟渠对SS、TN、NH_4~+-N、TP去除率分别比"一"字形高13.63%,27.49%,32.17%,11.98%;较高浓度水平下,"弓"字形生态沟渠对SS、TN、NH_4~+-N、TP去除率分别比"一"字形高10.71%,20.06%,25.86%,22.83%。最后,对生态沟渠相关应用与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方某人工湿地净化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北方某人工湿地长期观测取得的大量详尽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工湿地系统总体净化能力和潜流人工湿地水质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人工湿地示范工程对水质净化效果较为明显,对各类污染物的去除率平均可达40%;潜流人工湿地可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对BOD5、NH4-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80%~90%,对NO3-N、TN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为65%~75%,对CODMn和SS的去除效果一般,去除率为40%~60%,对TP的去除效果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碎石吸附对TP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GM(1,1)模型存在灰色偏差和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建立一种等维新息灰色马尔科夫模型。该模型采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改进传统GM(1,1)模型,再利用等维新息思想更新建模所需数据序列。运用该模型对南四湖2019—2021年的水质状况和水质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相对误差小、精度高、预测结果合理;2019—2021年南四湖水质整体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变好的趋势,其中CODCr、NH3-N、CODMn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TP、TN质量浓度有上升现象,存在超标风险,应加强对南四湖流域TP、TN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多水塘人工湿地耦合系统控制面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孟  叶闽  尹炜  余秋梅  韩小波 《人民长江》2008,39(23):91-93
由塘系统和人工湿地系统组成的耦合系统首次运用于国家“十五” 重大科技专项“武汉市汉阳地区城市面源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工程,在工程规模上对系统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耦合系统对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CODMn 63.17±1.39%、TP 78.58±3.54%、TN 72.94±8.33%、SS 89.08±3.66%;远远超过课题要求,具有较好的示范效果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净化城市径流的净水箱护岸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集防护效果、景观效果、生态效果和净水效果于一体的陡坡净水箱护岸结构。模拟试验表明,净水箱护岸系统在不同进水浓度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运行条件下,对以氨氮为代表的径流污染物去除效果都是理想的。该结构既可用于岸坡陡直条件下的新建护岸工程,也可用于已建挡土墙护岸改造;既可用于以漫流方式入河径流雨水的净化,也可通过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对以管沟方式入河雨水的净化。该结构运行维护成本低,在我国城市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云  蔡彬彬 《人民长江》2017,48(10):30-32
将生态湿地技术用于处理南通市某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详细介绍了处理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并对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运行结果表明:生态湿地技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对COD、BOD5、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0.1%,55.3%,76.6%,57.8%以上,出水水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的要求,有效削减了污染物的入河排放量,改善了区域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平阴湿地示范区的建立主要是对污水处理厂的中水进行进一步深度处理,并考虑湿地的中水净化效果及生态环境恢复作用。此文采用二维水质模块对山东平阴县湿地示范区进行水质模拟研究,得湿地对主要污染物CODcr的衰减率约为3.4%,对中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通过此次研究发现湿地水质净化示范效果良好,为南水北调沿线中水回用及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It is an essential task to remove the residual organic pollutants (ROP) from secondary effluent of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WTP) in waste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processes. Four different compared flow schemes would be achieved for further purification of the secondary effluent by switching of different valves. In order to mainly remove non-biodegradable residual organic pollutants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optimum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process was obtained in the advanced purification flow scheme at a flow of 3200 m(3)/d in Harbin Wenchang WWTP. Conclusions under a lot of experiments show that: choosing the coagulation-settler plus biofilm filter for advanced purification process is reasonable; during the stable operation phase, this process showed good performance in removing the COD, BOD5, TP, NH3-N and SS; the removal rates are 50%, 39%, 67%, 50%, 80% respectively. The effluent is able to excel the requirements for wastewater reuse standards. The unit cost of the water is 0.542 yuan/m(3), which is far below the fee paid for supply water, long-distance transfer water or seawater desalination through econom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15.
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提升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水资源承载力挑战,亟需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升途径。通过对现状和未来规划条件下新区可供水量的分析,针对未来需水量,分别进行了初步配置。以人-水关系为核心,考虑再生水和生态用水是否计入的不同情况,分析了现状和未来新区水资源承载力和承载指数。结果表明,在再生水和生态用水均计入的情况下,现状和未来水平年新区总缺水量分别为6.81亿m~3和2.08亿m~3,承载力分别为162.01万人和418.29万人,承载指数分别为3.28(人口超载)和1.27(人水均衡),但未来新区生活缺水率仍高达59.41%。考虑到新区发展中可能遇到各种风险,需通过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增加4.50亿m~3的水来缓解超载问题,即增加跨流域调水量和上游水调节的潜力,以及开展新区及周边地区的节水活动。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采用野外自然放养的方法,研究景观金鱼及家鸭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定期采集水样并检测水体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景观金鱼及家鸭对富营养化水体均有一定净化效果,水体中的TP、TN、叶绿素a都大幅度下降,水体透明度提高,水体生态功能得到初步恢复;其中金鱼对富营养化水体的综合处理效果最好,其对TN的处理效果达到63.6%,对TP的处理效果达到78.7%,对chla的处理效果达到88.7%。  相似文献   

17.
为原位治理湖库等封闭水域的富营养化水体,提出了一种移动式水质净化平台治理新技术。移动式水质净化平台由水质净化单元(吸附单元、微孔曝气单元和微电流电解单元)、指令控制单元、水质在线检测单元和动力推进单元等组成。平台在水中移动过程中,通过微孔曝气单元和吸附单元的脱氮除磷,微电流电解抑藻来实现水体中过量营养盐削减和有害藻类防控的双重目的。针对移动式水质净化平台各单元功能要求,利用优选的吸附材料、曝气方式和电极材料,通过移动条件下的吸附、微孔曝气和微电流电解实验研究,获得最佳的吸附材料用量、原位吸附时间、曝气强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等技术参数。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对进一步提高移动式水质净化平台的效率、平台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展望。移动式水质净化平台是一种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新技术,有望为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盐削减和藻类水华防治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获取南京市秦淮区北部片区新建净水站的建设规模和补水线路,采用MIKE11的HD、AD模块耦合建立秦淮区北部片区河网一维水质模型,以氨氮和悬浮物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补水规模和补水线路下的片区水质变化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从水质改善效果和经济角度分析,18万t/d建设规模和出水管接至外秦淮河副支的方案组合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河流人工强化净水工程技术与净水护岸方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现有国内外对污染河流人工强化净水工程技术,并着重对在我国有推广前景的砾间接触氧化技术和生态浮岛技术进行了阐述和工程实例分析.同时提出了一种将净水技术与必须建设的工程项目结合起来的新的净化污染水体思路,并推荐了净水石笼护岸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以江西省赣州市留金坝电站为例,选取4种基于水文学的标准流量法分析了水电站影响下的减(脱)水河段最小生态流量。并根据减(脱)水河段生态水文特性,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水质目标要求,基本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河道天然来水量状况和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等6个方面,比选确定赣州市留金坝水电站减(脱)水河段现状年和规划年的最小下泄流量参考值分别为15.81、16.01 m3/s,为其他类似水电站研究确定最小下泄流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