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元醇固-固相变变温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富里叶变温红外光谱,对多元醇及其二元体系在发生固-固相变时,多元醇晶体中-OH伸缩振动吸收峰位置随温度变化进行了讨论。实验表明,-OH吸收峰位置变化,既能反映多元醇发生相变的温度区间,又与转变相对应。波数变化越大,转变热越高,变温红外光谱中-OH伸缩振动吸收峰的变化揭示了多元醇固-固相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傅利叶变温红外光谱仪分别测定了新戊二醇(NPOG)、季戊四醇(PE)及其二元混合物的变温红外光谱。实验表明,多元醇分子中羟基吸收峰随温度升高而发生位移,它既能反映多元醇及其二元体系发生固-固相变的温度区间,又与转变热相对应,从而揭示了多元醇及其二元体系固-固相变贮热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多元醇二元体系固—固相变贮热的挥发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伍 《新能源》1998,20(3):8-10
本文报道了就新戊二醇和季戊四醇组成的二元体系固-固相变贮热材料的挥发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的情况和结果。  相似文献   

4.
固液相变蓄能中有效导热系数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入有效导热系数经验公式[3],使固液蓄能数学模型得以简化为仅用能量方程加以描述。运用热焓法求解能量方程,得到计算相变位置随时间变化曲线。并通过实验测得相变过程的实际温度场,得到实验相变位置随时间变化曲线。二者比较,证明了自然对流对固液相变换热的影响不可忽略,验证了该公式在Ra<1010,Pr<105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武克忠  张建军 《新能源》1999,21(8):13-16
利用DSC技术研究了新戊二醇(NPG)、季戊四醇(PE)及其二元体系的固-固相变的动力学,运用Kissinger及Ozawa方法计算了固-固相变的表观活化能及反应级数,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对相变导热的研究,以往大多集中于固液边界层的移动速率,间接推导相变时间。对相变材料焓值与温度建立数学模型,并基于数学模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一种新的相变导热热焓方程。运用该方程,可直观分析相变材料发生相变凝固所需时间,并分析影响固液相变时间的具体因素。计算表明,在零维非稳态导热中,相变时间与相变材料质量、相变潜热、换热面积、对流换热系数、相变材料与周围冷却介质温差有关。  相似文献   

7.
硫氰化铵固-固相变贮热及变温红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DSC法研究无机塑晶材料硫氰化铵从室温到220℃之间的热物理性质,探讨其贮热可跑性,并利用变温红外光谱仪分析硫氰化铵固-固相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非理想相变特性材料热性能简化分析方法及适用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焓法、分析了蓄能相变材料相变区比热特性性对其蓄换热性能的影响。该方法对潜热型蓄换热系统的热性能分析和计算是普适的。针对该方法较为复杂而理想相变材料(相变温度为一点)热特性的分析较为简单并有大量结果可供参考的特点,讨论了采用对理想相变材料适用的蓄换热性能分析方法和公式来计算相变温度为一个温度区间的非理想相变材料蓄换热特性的适用条件。所得结论拓宽了理想相变材料蓄换热性能分析方法及结果的适用范围。在很多情况下,大大简化了非理想相变材料蓄换性能的分析和计算,对各种蓄能相变换热器的设计和性能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脂肪酸二元体系相变贮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玲  张建军 《新能源》1999,21(11):5-7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月桂酸-棕酸和月桂酸-硬脂酸两个二元体系的固-液相变,发现它们都具有良好的贮热性能,因而是一类有前途的相变贮热材料。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固—固相变贮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晓伍  吕恩荣 《新能源》1996,18(6):6-13
本文评述了作为新型太阳能贮热材料的多元醇类(PE、PG、NPG)及其二元体系的固-固相变贮热性能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相变贮能装置的热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相变贮能装置是蓄热式热电直接转换装置的重要部分,其传热性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装置的功能。本文利用焓法建立了贮能装置的传热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对两种不同加热方式进行性能比较得出了较符合实际应用,经济可行的结构设计方案和最佳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12.
新型相变贮热材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宏 《太阳能》2000,(3):10-11
在太阳能热利用、工业余热回收、采暖及空调领域中 ,为了调整热能供应与人们需求之间的不一致 ,热能的贮存是极为关键的一环。目前普遍使用的贮热方式有两大类 :显热式贮热和潜热式贮热。所谓显热式贮热 ,就是通过加热介质 ,使其温度升高而贮热 ,它也叫“热容式贮热”。潜热式贮热是利用贮热介质被加热到相变温度时吸收大量相变热而贮热 ,它也叫“相变式”贮热。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熔解) ,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气化) ,或由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升华) ,都会吸收相变热 ;而进行逆过程时则释放相变热。这是潜热式贮热所依据的基本原理 ,在…  相似文献   

13.
相变贮热在热泵干燥机组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热泵干燥既能节约能量又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当干燥温度满足干燥要求后,热泵干燥机组往往通过排放掉一部分热量来维持干燥温度的稳定,这样降低了热泵干燥的能源利用效率,利用相变材料相变热效应,回收这部分能量,而且又在机组需要热量时将贮存的能量释放给干燥空气,实验结果证明了相变材料在热泵干燥机组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4.
多元醇NPG/PE和NPG/TAM二元体系贮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新戊二醇,季戊四醇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三种多元醇材料分别组成的NPG/PE和NPG/TAM二元混合物作为固-固相变太阳能贮热材料的贮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  相似文献   

15.
多元醇二元体系固-固相变贮热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用DSC法研究季戊四醇-新戊二醇(PE-NPG),三羟甲基乙烷-新戊二醇(PG-NPG),季戊四醇-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PE-AMP),三羟甲基乙烷-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PG-AMP)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新戊二醇(TAM-NPG)五个多元醇二元体系的固一固相变。这些二元固体溶液的转变温度和转变热与其组成有依赖关系。研究结果可以指导选择贮热材料的组成。  相似文献   

16.
太阳池水合盐相变贮热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阳池水合盐相变贮热能形成梯度层,既显热贮热又相变贮热,具有跨季大容量单一体系热贮存的特点,全年热循环仅3-5次。可以采用溶解盐粒子等办法使相变材料贮热能力再生,讨论了几种水合盐的相律和溶解度,为选择适用于太阳池的相变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板式相变贮能换热器传热模型和热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建立了板式相变贮能换热器的无量纲传热模型。它对流体入口流量、入口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和需考虑入口效应及添加肋片的情况均适用。模型解和文献准稳态解吻合。作为算例,藉此模型从各时刻的流体温度、相变界面随空间的分布情况和相变蓄热比、相变传热效率、传热系数、完全相变截面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六个角度分析了一板式相变贮能换热器的相变传热性能。该模型可为板式相变贮能换热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和热性能分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发展了一种用于测量相变贮热材料及其构件贮热能力的单水浴法。这种方法使用一个其中盛有一定量水的恒温水浴,将水温从T1均匀加热到T2,利用热流片测出通过水浴各壁面的热损,用消耗的电能扣除热损后即得到加热水所消耗的电能Qw;之后将待测相变材料或其构件浸没在水中,将水浴温度调到T1,并从该温度均匀加热到T2,同时利用热流片测出通过水浴各壁面的热损,消耗的总电能扣除相应的热损后即得加热水和相变材料或其构件所消耗的电能Qw+pom;Qw+pom减去Qw即为相奕材料或其构件从温度T1升高到T2所吸收的热能,即相变材料或其构件在温度区间[T1,T2]上的贮热能力。利用该方法对一种定形相变材料的贮热能力的测试结果与DSC分析的结果相差不到2%,还利用该方法对颗粒状定形相变材料与混凝土共混成型的贮热构件的贮热能力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变温相变材料(PCM)贮能的一维传导模型,分析了恒温相变、线性相变温度分布和抛物线相变温度分布对PCM相变时间的影响,在忽略显热条件下导出了相变率与相变时间的关系式并获得了最佳线性和最佳抛物线性相变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具有特定相变温度分布的PCM在贮能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蓄能、释能速度。  相似文献   

20.
组合式相变材料组分配比与储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铭  陈光明 《太阳能学报》2007,28(3):304-308
采用焓法对组合式相变材料(PCM)储热系统的相变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组合式相变材料中各个PCM组分质量分数的变化对系统储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组合式相变材料储热系统,存在着最优组分配比,使得系统的储热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