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国最大的 100~ 125瓦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在上海交大诞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年产 2兆瓦晶体太阳能电池关键设备及生产线也通过了专家鉴定,而实验性生产的近 5万瓦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已经出口到瑞士等国家。   这条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国产业化生产线,已经研制成功并生产出的 125瓦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是目前我国自产的最大规格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同时这条生产线上也已经能够批量生产与进口产品同等性能的,用透明封装材料制成的晶体硅太阳能玻璃幕墙,填补了国内空白。 太阳能光伏电池问世@WJ.0105…  相似文献   

2.
正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基于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太阳能眼镜,可为眼镜上集成的微处理器提供电力支持。该太阳能眼镜堪称光伏移动应用的典型代表。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可弯曲、透明和轻质等特点,应用范围比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更为广泛。卡尔斯鲁厄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太阳镜的玻璃上覆盖了半透明的有色太阳能电池,为微处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纳米级太阳能电池。其采用纳米线材料制成,能源转换效率可达42%,较目前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技术(光电转换效率为33%)提升约40%。典型的太阳能转换效率极限,即肖克利·奎伊瑟效率极限是太阳能电池效率的瓶颈,目前,传统光伏敏感材料的光电转换率极限约为33%,纳米线的应用可使该转换效率极限提高几个百分点,对太阳能的利用,以及全球能源开发等产生重大影响。除能源转换效率显著提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厚度仅为1cm、且无需外置太阳追踪装置的聚光式光伏发电(CPV)电池板技术。利用此技术,人们可以方便地在住宅等建筑物的顶部安装CPV电池板。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机制作了直径12.7mm的树脂制小型聚光镜,在2枚聚光镜之间安装了面积约1mm~2的多结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贴在透明的树脂板上,与树脂板一起朝与太阳移动轨迹相反的方向水平移动。聚光镜之间的距离为1mm~2mm,包括聚光镜在内的电池板厚度约为1cm。在2枚聚光  相似文献   

5.
美国佩恩大学和德雷克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研发出了光伏电池结构的新模式,有望降低光伏电池的制造成本,并提高其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6.
能源与环保     
效率达22.1%的晶体硅光伏电池片德国博世太阳能公司与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采用离子注入交叉背结背接触(IBC)技术,成功制成了一款转换效率达22.1%的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电池片。该电池片为近正方形,边长约为156mm,具有较为美观的外形。其峰值功率达5.32W,这是单结晶硅光伏电池片所公布的最高功率,而研究人员预计,采用IBC技术,还可实现更高的输出功率;其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到22.1%,开路  相似文献   

7.
正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能够以大幅低于以往的成本制造转换效率高达20.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技术。据了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原型是由二氧化钛和染料等构成的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其区别是,钙钛矿太阳能  相似文献   

8.
能源与环保     
至34.5%,打破了美国Alta设备公司此前创下的光伏电池的能效纪录--24%。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所属澳大利亚先进光电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将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9.
能源与环保     
<正>中国兵装集团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获美国UL认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研制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获得美国UL(保险商实验所)认证资质,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获此认证的光伏企业。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由中国兵装集团自主研制生产,拥有  相似文献   

10.
<正>法国硅一绝缘体技术(Soitec)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此前开发的高效四结聚光光伏(CPV)电池整合到其聚光光伏组件中,获得了高达38.9%的组件转换效率。据了解,Soitec公司2014年开展了智能电池(SmartCell)项目研究,开发出了一款转换效率达到46%的聚光光伏电池,刷新了聚光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纪  相似文献   

11.
选取太阳能房南面一串光伏组件作为研究单元,模拟并设计了太阳能电池组件遮挡试验。通过绘制特性曲线,分析并比较了光伏组件在无遮挡、小比例遮挡、大比例遮挡3种情况下的输出特性,对研究单元加入优化器优化,分析比较了光伏组件在优化前和优化后的输出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阴影遮挡对光伏组件输出特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珠海新概念航空航天器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创了光能利用新方法,开发出了超镜电工业产品,并完成了实验室和户外自然环境持续应用测试认证,可使普通晶硅光伏电池的发电量提升4~5倍,并大幅减少光伏电池用量,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减少碳排放,提高光伏产业的综合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结构和常用控制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太阳能光伏(PV)电池的内部结构和输出特性,搭建了PV电池仿真模型;阐述了可跟踪光伏点及光伏电池发出的最大功率的光伏MPPT控制方法,此方法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光伏电池的效率;最后详细分析了光伏并网控制原理及其控制策略。通过对并网逆变器采用瞬时值控制方法实现了低THD、高功率因数的并网要求。  相似文献   

14.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明一项新技术——将一种液体催化剂合成在光伏电池中,能使太阳能系统24小时不间断发电。  相似文献   

15.
美国开发出一种能模拟植物光合作用,能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而工作于分子级的太阳能电池。在这种太阳能电池的小块玻璃板上,涂覆有一层氧化钛半导体材料,同时,还在其上面覆盖一层吸光染料层。这种电池称为染基太阳能电池。当把该电池板放在阳光下时,太阳光照射染料层,染料层被化学激化而向半导体层发射电子,从而产生电流。如果再涂覆一层染料,则将增加50%的电压。  研究人员指出,当这种染基太阳能电池组成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与标准型硅基太阳能电池组成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相比较时,在发电效率相同的条件下,染基电池的生产费用将低于硅基电池,…  相似文献   

16.
选用单晶双面发电电池组件、光伏优化器和自主研发的双维追日太阳追踪系统将光伏发电和智能化建筑相结合,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并网方式,对太阳能别墅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其在10 d中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太阳能别墅运行期间所产生的光伏总发电量为540.27 kW·h,别墅总能耗为453.46 kW·h,累计净能耗为86.81 kW·h。在不产生任何污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给光伏组件供电和智能建筑的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如何合理的在小屋的表面铺设不同型号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使得在若干年后小屋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问题,建立了一个太阳能小屋的设计与优化模型,并计算出小屋光伏电池35年寿命期内的发电总量、经济效益及投资的回收年限。  相似文献   

18.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能够以大幅低于以往的成本制造转换效率高达20.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技术。
  据了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原型是由二氧化钛和染料等构成的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其区别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使用钙钛矿材料而非“染料”,其空穴输送(HTL)材料不使用碘溶液,大多使用Spiro-OMeTAD等特殊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使用的钙钛矿材料由铅和有机材料构成,比较便宜,而HTL材料价格高昂,大幅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制约了其发展与应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的FDT材料价格较为便宜,仅为已有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用HTL材料的1/5,且合成简单,提纯较为容易,并实现了20.2%的转换效率,突破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9.
正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发出一种拥有自愈能力的透明、高延展性导离子材料。这种材料可赋予机器人发生机械故障后的自愈能力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改善医学和环境监控领域生物传感器的性能等,应用前景广阔。离子导体内允许离子在其中流动,在能源储存、太阳能转换、传感器和电子设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前,研究人员研制的离子导体能够为人造肌肉供能并用其制成透明扬声器,但出现机械故障后不能自愈。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离子偶极作用,使带电离子与极性分子之间耦合,从而大幅提高了离子导体的稳定性,最终研制出了  相似文献   

20.
能源与环保     
正我国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进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与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二维(2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有助于推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与3D钙钛矿电池材料相比,2D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拥有可调的光电性能和优异的环境稳定性。但由于2D钙钛矿材料存在吸收系数低、电荷传输能力差和激子结合能大等问题,导致其光伏性能差,电池效率较低。研究人员通过在2D(BA)_2(MA)_3Pb_4I_(13)钙钛矿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