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普通锭翼和封闭式锭翼的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采用封闭式锭翼能显著改善粗纱条干不匀率、粗纱伸长率以及粗纱纱疵 ,纱条稳定 ,断头少 ,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
袁景山 《纺织器材》2010,37(2):17-18
为了消除用闭式粗纱悬锭锭翼纺纯棉普梳品种时多发的积花纱疵,改善布面质量,分析了积花纱疵产生的原因及消除积花纱疵的途径,介绍了开发的分体式防纱疵压掌,以及干式锭翼清洗机的使用方法,指出定期清洗锭翼粗纱通道,采用分体式防纱疵压掌,可有效防止积花纱疵,改善布面质量。  相似文献   

3.
粗纱机闭式悬锭锭翼纺纱疵点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袁景山 《棉纺织技术》2006,34(12):35-37
为了有效控制粗纱机闭式悬锭锭翼纺纱中疵点的产生,分析了闭式悬锭锭翼的结构和运转特点,得出产生纱疵的主要原因及纱疵形态,提出了防治措施.在锭翼的日常保养中要注意粗纱通道的清洗,对比了国外H20型湿式锭翼清洗机和国产CB05型干式锭翼清洗机的清洗情况,结果表明,CB05型干式锭翼清洗机清洗效果好,保证了粗纱通道的清洁,可预防粗纱疵点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魏俊虎 《纺织器材》2013,40(1):33-34
为了提高粗纱质量、减少粗纱纱疵,通过对新车粗纱毛羽、“老鼠条”和积花纱疵等粗纱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制定出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进行生产检验,用细纱工序质量指标数据对比说明措施的效果.指出改善锭翼通道、压掌通道清洁度,更换压掌材料,采用橡胶假捻器,降低粗纱速度可以很好地减少粗纱毛羽;减小粗纱定量,增大罗拉隔距、后牵伸倍数、钳口隔距等措施可减少“老鼠条”的产生,而积花纱疵也应通过加强锭翼等粗纱通道的清洁来减少.  相似文献   

5.
粗纱条加捻卷绕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粗纱卷绕成形过程中受力的分析以及A456G型、FA401型粗纱机的对比,提出影响粗纱卷绕张力大小的主要因素为粗纱与锭翼的摩擦因数u1、u2,粗纱对锭翼的包围角θ1,粗纱对压掌的包围角θ2,压掌叶尾端导纱平面与粗纱的摩擦因数u4,粗纱与空心锭翼的摩擦因数u3,其中θ1、θ2对卷绕张力的影响较大,粗纱的卷绕张力随粗纱机筒管的转速Wm呈二次曲线关系增大,随粗纱卷绕直径Dm的增大而减小,提示了粗纱的受力状态及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6.
我公司A45 3型粗纱机锭翼目前全都采用了高效橡胶假捻器 ,由于A45 3系列粗纱机锭翼的锭翼销顶端较圆滑 ,使得假捻器不易定位 ,因而造成假捻器松动和脱落 ,值车工每落一排粗纱后 ,都要检查修正假捻器的定位 ,加大了值车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容易造成粗纱外观不良及粗纱条干的不稳定 ,而且使得假捻器的消耗增加。为此 ,我们通过与A45 4系列粗纱机锭翼和假捻器的对比后 ,对A45 3系列粗纱机的锭翼进行了改进 ,在锭翼顶部车削一宽 1mm ,深 1 5mm的环形槽 ,如图 1所示。我们采用A45 4系列粗纱机的假捻器后与改前进行对比试验 ,效果明显 …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粗纱张力应包括纺纱纱段张力、锭翼空心臂纱段张力和卷绕纱段张力三个部分。有关粗纱张力的研究,国内外已有过一些报导,但对粗纱张力的直接测试还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断头,提高半制品及成纱质量水平,我公司从2003年上半年开始使用封闭锭翼.其间对封闭锭翼的纺纱性能进行了跟踪观察与测试,发现使用封闭锭翼粗纱断头率低,运转平稳,且所纺粗纱与细纱的质量水平比开口锭翼较高,因此,现已逐步更换为封闭锭翼.  相似文献   

9.
文章讨论了环锭细纱机纺制新型段彩复合纱的工艺:在粗纱机上将彩色饰纱从锭翼端喂入缠绕在粗纱条上,粗纱条经过环锭细纱机上的牵伸区后,被随机牵断,形成不同长度、间隔分布的段彩效果。对段彩复合纱的纺纱工艺、饰纱选择及影响段彩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成纱设计的线密度、饰纱的规格以及细纱牵伸倍数是影响成纱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生产的棉纱 ,成纱百米重量CV精梳品种一般为 2 .0 %~ 2 .5 % ,普梳品种一般为2 5 %~ 3 0 % ,有时高达 3 .6 %。通过对纺纱全过程进行调查分析 ,发现粗纱锭翼重量不一致与粗纱锭子之间的加捻效率不一致对成纱百米重量CV影响甚大。为降低成纱百米重量CV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对锭翼逐个称重 ,挑出过轻、过重的锭翼不用 ,能使用的锭翼按重量分里排、外排进行使用 ,里排锭翼重量控制在 1 0 70 g~ 1 0 75 g范围内 ,外排控制在 1 0 5 5 g~ 1 0 70 g范围内 ,经过搭配后 ,粗纱重量不匀率由 1 .0 8%降至 0 .8%。(2 )粗纱锭…  相似文献   

11.
FCY-838型变频调速器在国产粗纱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厂使用国产A454E型粗纱机,在落纱、断头等情况需要关车或点动运行时,很容易导致粗纱出细节纱疵。而该机上原有的防细节装置是与机后的离合器相配套使用的,效果非常不好。为彻底解决此问题,我们在粗纱机上使用了FCY-838型变频调速器,经过近一年的生产实践,我们认为该装置性能可靠,能提高产品质量档次。1FCY-838型变频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将粗纱机原电路中的电抗器改为FCY-838型变频调速器,运用其“减、加速时间”功能,使原先关车时的瞬间停车转换成“渐慢停车”,实现前罗拉与锭翼的同步停车;另外,在粗纱机点动时选用15 Hz的固定频率,使锭子以恒速运行,从而解决了停车及点动时的出细节问题。2 FCY毛38型变频调速器的使用效果2.回 使用前后对粗纱、细纱质且的影响 我们分别在CJ 14.5 tex及C 18 tex两个品种的粗纱机台上各任选30只锭子对FCY-838型变频调速器使用前后进行了试纺对比。各锭子在使用FCY-838型变频调速器前、后纺纱时用同筒熟条喂人,保证试纺前后有可比性。并要求每纺出sin粗纱关车一次,以分析停车对质量的影响。纺出粗纱后再拿至细纱机上纺出成纱,对粗纱及细纱分别作有关项目的质量测试,...  相似文献   

12.
我公司有3台FA458A型粗纱机,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核该机型内排锭翼纺出的粗纱比外排锭翼纺出的粗纱重量轻,造成细纱成纱CV值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粗纱卷绕密度,增大卷装质量,通过理论分析粗纱锭翼压掌压纱力的作用及"大张力,紧卷绕"的纺纱机理与可行性,比较了悬锭锭翼压掌的结构及其材料。指出,卷绕张力形成的压纱力远大于由压掌惯性离心力形成的压纱力;"大张力,紧卷绕"可增大粗纱卷绕密度;全机锭翼压掌臂直径、圆度和曲率半径必须一致;碳纤维复合材料压掌使用寿命长、故障率小,防插纱钢压掌可适应多组份纤维纺纱并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4.
粗纱机的锭速愈快,里、外排纱条的质量差异愈突出,使用锭翼假捻器是减少这种差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分析比较兄弟厂几种假捻器的基础上,进行锭翼顶孔镗倒角的假捻试验,改进了锭翼假捻器结构,在10台粗纱机上全面推广,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一、倒角假捻器的作用分析如图1所示,设纱条以速度V沿AC方向运动,锭翼转速为n,顶孔直径为D,纱条直径为d,则:  相似文献   

15.
列出粗纱锭翼纺纱纱疵的四种类型,重点介绍“积花纱疵”的产生原因及粗纱锭翼无纱疵纺纱机理,及按此原理设计的新型CB101系列无纱疵悬锭锭翼和适用于传统锭翼改造的分体式防纱疵压掌,强调了锭翼粗纱通道进行周期清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粗纺机上,由于锭翼回转,促使纱条在锭翼顶孔边缘上滚动,边缘两侧的纱段绕其本身轴线回转,从而获得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假捻,使原来的弱捻纱段变成捻回较多的纱段,起到增加纺纱段强力,防止意外牵伸,并达到降低断头率的作用。 假捻作用的大小,与锭翼顶孔结构关系很大,当顶孔内径较大或表面粗糙时,其假捻作用大。绢纺生产普遍采用的DJ 441粗纺机,锭翼顶孔为光滑圆孔,假捻效果极差,纺纱段捻度与粗纱设计捻度接近,也就是说假捻捻度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17.
张伟 《纺织器材》2006,33(2):60-60
传统粗纱机(国产A453、A456、A454型等)结构上存在先天缺陷,因开关车时牵伸、卷绕机构的运转不同步,由此而产生的细节大大影响成纱单强不匀率、重量不匀率及细纱断头率,形成成纱强力弱环。随着无梭织机的发展及对纱线高品质的要求,粗纱机开关车产生的细节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新型粗纱机(如FA413、FA422、TJF458、FA431型等)采用悬锭锭翼,其承载锭翼的上龙筋固定不动,使粗纱机纺纱系统与卷绕系统分离,一旦粗纱发生断头。锭翼高速回转产生的气流不再冲击粗纱,纤维不会飘逸而产生大量纱疵。  相似文献   

18.
西班牙SYC型粗纱机锭翼与通常的钢制锭翼不同(见附图),它具有以下优点:1.通常的锭翼在运转时由于汾立里效应而有强烈的气流通过空心臂沟槽,因此要积聚飞花,当其飞出时造成纱疵;SYC锭翼改变了空心臂沟槽,使其沿整个长度处于空气压缩区域,因而避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寻求了提高粗纱卷装卷绕紧密度的可能性,其途径是增加假捻对纱条的紧密作用和压掌对卷装的压力。在生产实践中,为了利用假捻使粗纱得以紧密常常采用假捻器,它能与有效加捻的锭翼共同起作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粗纱强力还很低并受到意外牵伸,因此使粗纱紧密又得在较小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国产粗纱机的精密定长,分析了无精密定长国产粗纱机落纱长度不一致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采取其实现精密定长落纱的措施.认为,粗纱张力、假捻器、锭翼清洁、温湿度等是影响粗纱定长的主要因素;三种粗纱长度之间的差异可通过技术改进和管理措施来改善.生产实践证明:通过相关措施的实施,粗妙落纱长度与工艺设定长度差可控制在±1m,可有效地改善重量不匀率及降低回花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