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下半年 ,贝克石油公司利用H2 O -FRAQ (水压 )技术对加州SanJoaquin河谷Tejon稠油油田的 1口生产井进行了小型水力压裂。这次水力压裂显著地增加了油井的初期产量和稳定产量 ,成为南加州稠油区经济有效的油井增产措施。Stockdale油气公司的Tejon 10 4井水力压裂后油井的初期产量增加 5倍 ,稳定产量增加 4倍。而从前这个油田的凝胶压裂效果很差而且无效益。  相似文献   

2.
1997—2000年,KernRiver油田采用无筛管的端部脱砂压裂技术(TSO)增加原油产量。共在200多口油井中进行500多井次压裂,使原油产量增加近三倍。全文给出了油井生产动态与压裂参数响应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油层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气田提高开采效益的最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压裂后的初始产量明显高于压裂前的产量,可是由于不能维持地层压力,水力压裂稳定作用的持续时间太短,使水力压裂失去了意义,注水开发也就没有什么效果.为了获得油井产量动态,建立了简单的计算机模型,给出了模拟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牛心坨油田潜山油藏属高凝稠油,油层物性较差,投产先期采取压裂改造油层投产,井筒伴热深抽工艺等配套系统开采.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地下状况异常复杂,为了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2008年在牛心坨油田潜山油藏应用了水力压裂增产技术.此方法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牛心坨油田潜山块状裂缝型油藏开发效果,实现了增油控水.2008年在牛心坨潜山油层共实施水力压裂5口井,年累计增油5 150 t,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水力压裂增产技术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油井增产工艺.  相似文献   

5.
榆树林油田是特低渗透、低产能的油田。油井压裂投产后初期产量较高,但油层压力和产量下降速度快,并且压力、产量降低之后恢复起来十分困难。为提高油田开发效果,使油井产量稳定在较高水平上,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1993年在树34井区开展了同步注水开发试验,并在其它区块逐步推广,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峰油田三叠系某区块定向井产能衰减较快,中高含水井比例逐年增加的现状,开展了水力喷射重复压裂工艺技术研究。根据现有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特点和该区块中高含水油井的具体情况,进行水力喷射压裂适用性分析,以及喷射压裂参数优化等相关技术研究,通过现场试验,应用效果达到了降水增油的目的,单井平均日增油1.73 t,平均含水下降15.4%,形成适应于西峰油田中高含水油井的水力喷射重复压裂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力压裂是低渗-特低渗油田的主要增增产措施,志丹探区属低渗-特低渗油田,油井主要生产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延长组油层埋藏探,岩石致密,平均孔隙度10.48%,渗透率4.49×10^-3μ,含油饱和度46%,物性差,采用水力压裂求产,以往以石英砂作为支撑剂,由于石英砂圆度,球度低,破碎率高,闭合压力低,导流能力较低,从而影响油井产量,故引进性能较好的陶粒砂为支撑剂进行水力压裂,从而达到油井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C.  HM  王亚华 《国外油田工程》2001,17(11):22-23,39
俄罗斯研制的水力机械割缝射孔工艺程序简单 ,射孔枪的结构新颖 ,可以在其造缝后使井马上投入开采。该工艺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油田 ,特别适用于油层压力低于静水压力的老油田。在俄罗斯的特洛伊兹克油田实施该工艺后月平均产量增加了 4倍。该工艺不仅能应用在采油井中 ,而且还可应用在注水井中。可以在各种复杂的工艺作业过程中实施射孔 ,如完井、油井大修、油层堵水和油层水力压裂等。  相似文献   

9.
王江  王玉英 《钻采工艺》2004,27(1):54-57
水力压裂是油井增产、水井增注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低渗透油气田,它已成为油田开发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对于注水或天然水驱油藏,水力压裂后油井生产动态受多因素控制,文中通过数学分析方法,重点对裂缝方向与井网、井排、油水边缘的相互关系对压后油井的含水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给出裂缝方向对压后油井产量、含水动态的影响。对完善压裂设计及提高压裂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埕岛油田位于渤海湾南部,是一个复合油田,以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稠油油藏为主。针对该油田稠油区块油井检泵周期短、出砂严重、热采工艺无法有效开展的问题,对采油工艺进行了改进。连续杆螺杆泵、压裂防砂、原油降粘等工艺技术的综合应用,有效延长了稠油区块油井检泵周期、控制了油井出砂、提高了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