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煤、水和新能源就地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特高压智能电网输送到东部,实现能源"空中走"。辨风看向: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风向解析: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同,和能源发展方式存在  相似文献   

2.
“双碳”目标下,中国石油在“三北”地区开展“风光气储一体化”大基地布局,推动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油田电网改造面临一系列难题和挑战。新能源电力逐步接入油田内部电网,电力系统平衡难度加大,并网电压稳定性、电网频率稳定性等受到影响,现有油田电网难以保障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文章对新能源接入Q油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智能管控平台、新能源接入适应性仿真分析等进行探索。通过完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市场交易等功能。应用智能电力管控平台对BW区域清洁能源替代进行分析,每年可节省电费296万元,降低CO2排放量500t。新能源接入适应性仿真分析结果说明,当新能源占比小于75%,系统电网在振荡后能够稳定状态,且燃气轮机并网点应靠近中心点母线,以防止系统电压过低及长线路所造成的振荡。  相似文献   

3.
正为培育新兴能源业态,推动电力体制改革,以智能电网技术为支撑的中关村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联盟近日在北京成立。能源互联网借助先进技术、信息技术和市场化手段,打破能源价值链各环节的割裂,实现了能源的全互动和全融合,驱动要素在跨环节的配置,也是跨界的融合创新,是有效促进能源供给侧改革,实现我国新能源发  相似文献   

4.
中国智能完井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智能完井技术的特点、结构组成及用途进行阐述,结合我国油气田开发的现状,从技术、油藏条件、成本等角度对我国发展智能完井技术的机遇和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智能井技术符合我国当前油气生产发展的趋势,我国应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自主研制智能井的关键部件,为智能井在我国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2020年前对于中国来说是个新能源布局的战略机遇期。中国能否迅速占领全球产业制高点?《中国科学报》刊文认为“取决于对‘一代能源体系’的基础设计工作”,理由是:未来10一50年,中国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设计,从能源对内利用体系、对外利用体系、运转体系、效率体系四方面,加快构建分布式能源网络、洲际兼容网络、智能能源网络、超导电网“四张新网”,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信息传真     
<正>宏观动态能源局:2050年新能源成为主力能源之一国家能源局日前表示,应以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自主制造为主线,积极推广核电技术,并推动海上风电、先进生物燃料、电动车充电系统等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先进燃料循环系统、核聚变和可燃冰利用的研发,使新能源到2050年成为我国能源体系中的主力能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智能用电等方面制定了电力标准400多项,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和具有四代安全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风电、光伏发电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大幅度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能源领域绿  相似文献   

8.
认清能源发展方向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主席在APEC讲话中明确指出,国际社会应该树立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应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推广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这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国家对能源工作的最新要求。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人类社会文明是能源所带  相似文献   

9.
从必要性、目标、技术路线、实施方案等维度,对大型炼化企业智能电网的构建技术方案进行阐述,涉及到电网规划与设计、运行、调度、技术创新等多个范畴。首先,分析了炼化企业构建智能电网的目标是实现安全、经济和低碳。其次,基于要求凝练出构建企业智能电网须达成的目标功能,包括坚强电网的实现、电网强大的自愈能力、绿色用能、优化资产与运行效率和信息安全。最后,提出炼化企业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技术路线——“顶层规划,分级实施;信息贯通,协同赋能”,同时指出标准先行对构建企业智能电网具有重要意义,并对企业标准的体系建设作以框架性定义。  相似文献   

10.
在能源危机和俄乌冲突双重因素夹击之下,欧洲的能源结构转型进程进一步加快。危机之后欧洲的能源转型更加理性和务实,既重视可再生能源规模和占比的提升,又重视新能源体系的稳定性建设。这种稳定性并不仅仅寄希望于储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而是在考虑上述技术应用的同时通过气电调峰为系统稳定做好“兜底”。  相似文献   

11.
刘凤先 《石油教育》2003,(1):80-81,83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和研究者,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总趋势。笔者认为,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展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法、学法,鼓励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12.
洛阳石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PTA装置精制母液回用技术,日前成功投入使用,填补了国内同类装置的一项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13.
2005-12-18,山东新风光电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JDBP系列矿用提升机专用高压变频器和JDBP系列石油钻机专用变频器,通过国内权威专家的技术评审。JpBP系列矿用提升机高压变频器具有技术指标先进、可靠性高等优点,在级联高压逆变器能量回馈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JD-BP。系列石油钻机专用变频器,技术指标先进、可靠性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实现了石油钻机专用变频器的国产化。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至此,该公司已有近2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抽油机的节能配电装置节能潜力巨大的现状,在综合国内外先进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研制出基于变频调速和能量回馈双重技术的抽油机智能节电控制系统,分别采用了上冲程时满负荷功率运行的省电型闭环控制方式和下冲程时再生电量的回馈电网方式。在某油田的试运行表明,该智能节电控制系统实现了抽油机的高效运行和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5.
智能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敏生  光新军 《石油学报》2020,41(4):505-512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与自动化钻井技术的不断融合发展,钻井作业正在由自动化转向智能化。智能钻井技术具有学习、记忆和判断功能,能够实现部分钻井作业的自主决策和控制,减少现场作业人员,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通过介绍智能钻井技术及其组成,分析了国外智能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中国智能钻井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智能钻井技术攻关方向,包括框架规划与标准体系、数据实时测量技术、信息高速传输技术、自动控制系统、钻井智能决策分析系统和智能钻井一体化技术。  相似文献   

16.
西门子于2012年9月7—9日在宁波举办的"2012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简称"智博会")上综合展示其在交通与物流、智能电网等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前沿技术与先进理念。在位于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2号馆的展台上,西门子展示了其先进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设施以及"综合、绿色交通解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确定了包括现现代化农业技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智能绿色制造技术、现代能源技术、健康技术、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海洋和空间先进实用技术等八大技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主要方向。"十三五"期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型经济格局要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王晓颖  李英  王娜  郭晨 《石油科技论坛》2011,30(3):59-60,63
随着钻井工程技术的日益发展,要求井控设备也要向智能、可靠的方向发展,北京石油机械厂研制开发了电控型液控装置,该系统集成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实现了井控设备的数字化,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跻身世界液控装置一流水平的行列。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产业,出台了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量企业发现商机后,大批进入新能源领域,在没有自主技术支撑的情况下,新建尤其是产能扩张项目“一哄而上”,导致产能过剩,企业低水平恶性竞争,产品利润率降低,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加氢裂化催化剂(PHC-03)在大庆石化公司首次成功应用。这是中国石油炼油全系列催化剂研发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