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什么是后WTO时代?中国于2001年11月10日加入WTO,其后进入5年过渡期。后WTO时代指5年过渡期以后的时间,即2006年以后。我国2006年开始实施稀土矿产品生产指令性计划,2007年开始实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生产指令性计划。对稀土产品实施总量控制与我国进入后WTO时代的时间相契合。本文基于我国稀土产业现状、稀土政策如稀土生产指令性计划、新材料产量和出口情况,对后WTO时代稀土供应与需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在连续两年减产后,即将出台的2009年全国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延续下行,将在上一年基础上继续削减全国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的计划产量。据了解,为遏制稀土企业盲目生产,保护稀土资源,我国稀土行业主管部门每年都  相似文献   

3.
《新材料产业》2009,(5):91-91
近日在包头召开的全国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会议上的消息,在连续两年减产后,即将出台的2009年全国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延续下行,将在2008年基础上继续削减全国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的计划产量。  相似文献   

4.
据悉,从今年开始国家对稀土生产计划将由指导性调整为指令性。  相似文献   

5.
<正>一、2013年稀土生产及消费情况2013年,中国继续实施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及冶炼分离产品生产指令性计划,总量与2012年持平。工信部发布的《2013年稀土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3年计划内稀土矿产品产量为8.04万t,冶炼分离产品产量为8.33万t。2013年,在工信部等8部门联合打击稀土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高压态势下,2010-2012年形成的非法矿产品流通渠道受到严重冲击,计划外稀土矿产品开采数量明显收缩,2013年中国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商务部近日已开始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2009年稀土出口配额工作报名。目前,我国稀土出口实行指令性计划,每年相关企业都要向商务部申报稀土出口配额。我国每年稀土出口量大约在8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7.
商务部透露,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2009年稀土出口配额工作已开始报名。目前,我国稀土出口实行指令性计划,每年相关企业都要向商务部申报稀土出口配额。我国每年稀土出口量大约在8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稀土等原材料出口措施争端案在WTO败诉。为了应对明年稀土出口形势变化,下一阶段,工信部将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具体包括:推动稀有金属管理条例早日出台;修改完善稀土指令和稀土管理办法;建立稀土产品的追溯制度;对轻重稀土实行分类管理,在严厉打击稀土违法违规生产,同时,继续调整和相应增加轻稀  相似文献   

9.
政策信息     
稀土开采量今年新增4600吨日前,工信部发布《关于下达2011年稀有金属指令性生产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今年稀有金属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指令生产计划,其中,包含锡、钼、钨、锑、稀土在内的稀有金属今年的开采量均有小幅增加,  相似文献   

10.
由厦门钨业新增投资2.2亿元的稀土荧光粉生产项目11月11日在长汀县奠基开工,这个项目年产1000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计划2009年底建成投产。投产后,每年可创产值12亿元,项目填补了福建稀土金属及稀土精深加工产品的空白,另据了解,金龙稀土公司计划五年内在长汀县投资6亿元设立稀土分离、稀土金属、稀土永磁材料等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11.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并且随着其新增长点的不断涌现,受到各行业的青睐,甚至其产量与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虽是世界重要稀土资源大国,但稀土产品却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且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非常高,因此,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产品优势是我国生产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强调,必须加快转变我国稀土行业发展方式,提升开采、冶炼和应用的技术水平,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控制总量和优化存量,坚持统筹国外2个市场、2种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这预示着,整个稀土行业发展将会迎来新的契机。鉴于此,本期针对稀土主要应用领域——稀土永磁产业及其技术核心问题,以及稀土在其他多个领域的应用发展,通过领域专家的视角展示了稀土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经验与案例等,以期为实现我国稀土产业的创新之路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因占全球稀土供应绝大部分的中国对稀土生产进行控制,导致国际市场稀土价格暴涨,因此引发了对中国以外的稀土资源的积极开发。如美国的Mt.Pass矿山,计划2007年底前恢复生产;澳大利亚的Mt.Weld矿山,计划2008年底前开工;澳大利亚的Nolan’s Bore矿山,计划2010年开工。中国以外的供应商的出现,有望控制稀土价格的上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中国就WTO稀土争端一审"败诉"提出上诉,稀土行业告别"配额时代"几成定局。但在业界专家看来,这一结果或倒逼稀土行业市场化进程提速。今年3月末,世界贸易组织裁定我国稀土等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违规。4月25日,中国就此向WTO上诉机构APPELLATE BODY提交上诉文件。在业界看来,中国败  相似文献   

14.
正世贸组织(WTO)在3月底发布有关中国稀土出口争端的专家组报告,裁定中国对稀土、钨、钼相关产品采取的出口关税、配额管理措施违反WTO相关规定。4月25日,我国作为应诉方向WTO的上诉机构(Appellate Body)提交  相似文献   

15.
《新材料产业》2002,(1):20-22
一、中国稀土永磁产业的崛起 我国的稀土永磁工业生产在1969年至1983年之间,是一个起始时期。事实上,到八十年代初,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稀土永磁工业。由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稀土永磁钐钻磁体(SmCo5和Sm2Co17)的高成本,国内市场的需求又相当有限,所以没有大工厂生产钐钴永磁体,而只有一些研究所里的小厂生产一些磁体,以满足我国军事工业的需要。这些小厂的生产能力从1吨/年至5吨/年不等。到80年代初,我国钐钴永磁整体生产能力仅达到20吨/年。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我国已正式步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这意味着经过三年的过渡,我主要产业获得的“过渡期”大部分已结束,达到承诺的终点,还没有到期的也已进入尾声。农业作为最敏感的基础产业之一,入世带来的一些深层次影响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为此,我们有必要在认真总结三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有效应对“后过渡期”的工作方略。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我国已正式步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这意味着经过三年的过渡,我主要产业获得的“过渡期”大部分已结束,达到承诺的终点,还没有到期的也已进入尾声。农业作为最敏感的基础产业之一,入世带来的一些深层次影响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为此,我们有必要在认真总结三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有效应对“后过渡期”的工作方略。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全球约90%的稀土产品仍然来自中国。据统计,我国稀土储量仅剩2700万吨,在世界总储量中的占比由过去的7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30%。按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未来极可能需要进口。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由厦门钨业新增投资2.2亿元的稀土荧光粉生产项目日前在长汀县奠基开工,该项目将年产1000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计划2009年底建成投产,投产后,每年可创产值12亿元,填补了福建稀土金属及稀土精深  相似文献   

20.
《现代材料动态》2005,(1):20-20
稀土永磁电机应用前景十分看好。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丰富的原料资源使我国在生产钕铁硼磁体上具有优势。在未来5~10年内,我国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量将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国在稀土永磁电机的研究开发方面有很大进展,沈阳工业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