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用固态反应技术制备了几种成份的Bi系样品,研究了成份及烧结制度对Bi系氧化物超导转变温度的影响。在所研究的成份范围内,所有样品都出现超导转变。较高温度、较长时间烧结,有利于高Tc相的生成。用少量Pb替代Bi,使Bi系超导特性明显改善,零电阻温度提高到108K。  相似文献   

2.
快速凝固Al—Fe—Cu—V—Si—Ni—Ce—Zr合金的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l-Cu-Fe和Al-Fe-V-Si两个全金系为基础,对合金成分进行了优化设计,组成了Al-Fe-Cu-V-Si-Ni-Ce-Zr合金。对超音速气体雾化凝固的上述合金粉末进行的研究表明,新的合金中同时形成原来两个合金系中的析出相;在〈61μm的粉末中,没有发现第三种析出相。热分解试验和400℃热处理试样的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该合金中的析出相在400℃以下具有相当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我厂生产的ZQSn—3—7—5—1海水泵体,采用砂型铸造,往往由于疏松、针孔等缺陷,在机加工后水压试验时发生局部渗漏现象。为了挽救因此而造成的废品,我们试验应用了镀—渗锡堵漏工艺,使其承压能力达8 kg/cm~2(水温80℃)而不渗漏。镀—渗工艺如下: 1.镀锡—镀液配比见表1。海水泵作阴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分析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时效条件下电极化曲线图特征,研究了自然时效、峰时效、欠时效、过时效态的Al-Zn-Mg-Mn-Sc-Zr合金的腐蚀形貌及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和剥蚀敏感性,分析了合金腐蚀敏感性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Al—Zn—Mg—Mn—Sc—Zr合金内部显微组织发生变化,合金晶间腐蚀性能随组织变化,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的顺序为:自然时效〉欠时效〉峰时效〉过时效。Al—Zn—Mg-Mn—Sc—Zr合金的剥蚀敏感性与其晶间腐蚀敏感性基本一致,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剥蚀性能逐渐提高。极化曲线表明: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该合金的腐蚀倾向减小,抗腐蚀性能逐渐提高;峰时效态与过时效态合金的腐蚀敏感性差异不大,但欠时效态合金抗腐蚀性能明显比自然时效态合金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添加不同量的Li对Al-Mg-Ag-Zr合金时效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通过时效硬度、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测试,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和TEM观察,证明在Al-Mg-Ag-Zr合金中加入Li可使合金得到显著的时效硬化和强化,但仅当Li的在1.75%时,该合金才具有优良的综合力不性能;在含Li量较低的Al-Mg-Li-Ag-Zr合金中生成T相,且T相的生成有利于该合金综合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资源再生》2007,(12):74
挪威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多天然良港.北极圈横穿挪威北部,那里每年6、7月都可以看到午夜的太阳和美丽的北极光.  相似文献   

7.
8.
Fe—W—Co和Fe—W—Co—Ni合金的时效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属热处理学报》1998,19(3):51-55
  相似文献   

9.
围绕给Bi系超导材料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综述了1991年以来Bi-Pb-Sr-Ca-Cu-O系相关系研究的最新结果。主要包括Ca-Cu-O三元系,Sr-Cu-O三元和纱,Bi2O3-CuO伪二元系,(Bi,Pb)2Sr2CuOx-CaCuO2伪二元系,Bi2O3-CaO-CuO伪三元系,Bi2O3-SrO-CaO伪三元系,Bi2O3-SrO-CuO-MO(M为Ca,Pb)伪四元系。此外,还讨论了与  相似文献   

10.
Al—Mg—Sc—Zr合金的再结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添加微量Sc,Zr的Al-Mg合金的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Al-Mg-Sc-Zr合金的再结晶起始温度为400℃,细小、弥散基体共格的析出相对位错和亚昌的钉扎作用是合金再结晶温度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再结晶形核机制为亚聚合机制。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DZl25和DSM11两种镍基高温合金基材上沉积Ni—Co—Cr—Al—Y—Si—B涂层,研究了高温合金基材及其Ni—Co—Cr—Al—Y— Si—B涂层在900℃的75%Na2SO4 25%K2SO4熔盐中的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Ni—Co—Cr—Al—Y—Si—B涂层在热腐蚀过程中生成了连续致密的α—Al2O3氧化膜,有效地保护了合金基材免受腐蚀破坏,合金基材的热腐蚀性能对体系后期的热腐蚀行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2.
自从高温超导体发现以来,大量的工作致力于超导动力系统的研制,对于制造高临界电流密度的长超导体来说,超导连接是十分有用的。对于动力系统应用来说,要求线材的长度达到1000m和传输临界电流密度为~104A/cm2.在制造长导体的各种工艺方法中,粉末装管技术(PIT)是最成功的方法之一,并且,最近采用 PIT法生产的 1200m长的银包覆BSCCO带的临界电流(Ic)在77K达30A。然而,制造具有高Ic的这样长的导体还是有困难的,但是,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制造高质量的中等长度的超导体并把它们连接在一起而解…  相似文献   

13.
Cu—Ni—Si—Cr—Fe合金强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Cu-Ni-Si-Cr-Fe合金的时效强化特性,结果表明,该合金在时效温度为450-500℃,时效时间3-4h的条件下可获得最佳强化效果,经600-700℃的高温时效处理,该合金仍能保持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14.
Al—Zn—Mg—In—Ga—Ca合金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铝中添加合金元素Zn、Mg、In、Ga、Ca,研究合金元素的作用规律及阳极溶解过程中的活化机制.研制出一种较为理想的铝合金牺牲阳极,在海水中工作电位为一1.09V(SCE),电流效率达95.6%.并研究了热处理对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粉末冶金Ni-Cr-W-Co-Fe-C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合金经950℃热处理可以获得最佳的组织和性能。热处理后粉末冶金合金的性能可超过真空熔炼的同类合金。  相似文献   

16.
17.
Bi—Sr—Ca—Cu—Pb—O系超微粉末的合成及超导电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取Bi-Sr-Ca-Cu-Pb-O系超微粉末的化学过程及相应高Tc块体超导样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董寅生  沈军 《铸造》1999,(12):8-11
对气体雾化快速凝固AlFeCuVSiNiCeZr 铝合金不同尺寸粉末的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 在细粉末中有球状弥散相形成, 基体无明显的组织特征, 随着粉末尺寸的增大, 组织从显微胞晶转变到片状共晶组织, 在> 97 ~125μm 的粉末中有大量针状平衡相形成。测定了不同尺寸粉末的显微硬度, 并对粉末的组织和硬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粉末的显微硬度主要受三种强化机制的影响, 不同尺寸的粉末, 起主要作用的强化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9.
20.
工业 Al—Zn—Mg—Cu 合金包括7075、7076、7178和7079。应用最广泛的是7075,它含有5.6%Zn、2.5%Mg、1.6%Cu 和0.25%Cr。研究7075合金的析出表明,主要强化相可能是 Mg_2Zn,然而也发现有少量的Al_2CuMg 和 CuAl_2相。7076、7178和7079合金的析出尚不一致,但希望能与7075合金一样,虽然对平衡状态的研究表明在7079合金中也可能形成 Al_2MgZn_3化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