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钎焊时压力载荷对金刚石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刚石与其他材料连接时接头处容易产生较大的应力而导致接头连接强度下降的问题,采用Marc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用Ag—Cu—Ti钎料钎焊金刚石与硬质合金接头的应力分布情况,研究了试件在钎焊过程加载和不加载时对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试件施加一定的裁荷比未加载荷时接头的最大残余应力值小,且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确定实际工艺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显微结构法,通过观察钎焊接头形成条件,研究了以B-Ag-1为钎料的硬质合金和钢的中温连接技术。实验表明,在感应电流为450~600 A时,B-Ag-1钎料能湿润并在硬质合金上铺展,形成组织均匀的钎缝,同时通过钎料中银原子和铜原子向硬质合金的扩散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界面。钎焊温度的降低以及铜缓冲层的加入,大大降低了钎焊过程的热应力,接头和母材上均未发现热裂纹。  相似文献   

3.
采用显微结构法,通过观察钎焊接头形成条件,研究了以B-Ag-1为钎料的硬质合金和钢的中温连接技术。实验表明,在感应电流为450~600 A时,B-Ag-1钎料能湿润并在硬质合金上铺展,形成组织均匀的钎缝,同时通过钎料中银原子和铜原子向硬质合金的扩散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界面。钎焊温度的降低以及铜缓冲层的加入,大大降低了钎焊过程的热应力,接头和母材上均未发现热裂纹。  相似文献   

4.
45钢与YG6硬质合金的钎焊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45钢与YG6硬质合金的对接钎缝接头金相组织及强度分析,研究了钎焊加热时间、焊后冷却方法等对钎焊接头强度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一定工艺条件下的最佳钎焊时间及焊后冷却的几个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非晶态合金钎料真空钎焊接头组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研究了铜的添加对Ni-Cr-B-Si系非晶态太合金纤料真空纤焊1Cr18Ni9Ti母材的钎缝的组织特征和临界钎焊间隙值的影响规律,并与相同成分的晶态粉状钎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钎焊工艺规范确定情况下,随着钎料中铜的质量分数的增大,钎缝中固溶体含量增加,危性相厚度减小,钎焊接头的CBC值增大;非晶态钎料钎焊接头中的元素和组织分布比较均匀,其CBC值较晶态的大。  相似文献   

6.
钎缝间隙对2090Ce铝锂合金钎焊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力学观点分析了用锌基钎料钎焊2090Ce铝锂合金时钎焊接头的拘束强化效应。研究发现,钎焊接头受力时,钎缝的拘束应力状态与双边半圆缺口平板中的应力状态相类似。据此,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了钎缝间隙与接头强度间的定量关系,从而为通过控制钎缝间隙提高接头强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硬质合金钎焊接头的拘束强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力学观点分析了高温高压扩散处理硬质合金钎焊接头的拘束强化效应。文中指出,钎焊接头受力时,钎缝的拘束应力状态与双边半圆缺口平板中的应力状态相类似,据此,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了钎缝宽度与接头强度间的定量关系,为通过控制钎缝宽度以提高接头强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45#钢与YGBC硬质合金深孔钎焊接头缺陷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提出在钢套内表面开设纵向排渣槽.以减少截齿钎焊的缺陷,从而提高钎透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了35CrMnSi网与YG11C硬质合金高频钎焊与浴钎焊工艺,根据钎缝剪切强度和35CrMnSi钢性能等方面探讨了盐浴钎焊、热处理一体化工艺代替高频钎焊焊后重新加热热处理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Si3N4/钢钎接时热应力缓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碳钢与Si3N4陶瓷钎接后残余应力的分析,论述了应力缓和材料的选择原则,对种类材料热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选出一些能实际应用的应力缓和材料,通过纤焊实验,证实采用适当的接头形式能有效地防止钎焊裂纹的出现,提高了钎接接头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钎焊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钎焊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数值模拟技术向系统化、精细化和精确化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得出了以下结论:1)采用有限容积法和分子动力学法对钎料熔滴的润湿铺展行为进行模拟,有助于研究多物理场耦合条件下钎焊工艺参数对钎料熔滴在基体表面的润湿、铺展和填缝的影响;2)有限元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钎焊接头应力场和残余应力分布、钎焊过程的温度场,以及对接头力学性能进行评估,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简化本构模型、引入材料性能参数、考虑界面传质和反应产物的影响等方面仍然是未来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真空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条件下,研究了Ag基活性钎料钎焊立方氮化硼的焊接性与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钎料中Ti的质量分数为12%、钎焊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20 min时可实现Ag-Cu-Ti活性钎料与立方氮化硼的牢固连接。Ag-Cu-Ti活性钎料对c-BN的润湿性较好,界面结合紧密,并在界面处形成反应层。微观分析表明:钎焊过程中Ag-Cu-Ti合金钎料中的Ti向c-BN磨粒表面富集,并与c-BN磨粒表面N和B元素发生反应,形成TiN和TiB2,实现了Ag-Cu-Ti活性钎料与立方氮化硼磨粒的化学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Fe元素对不锈钢钎焊接头及镍基钎料钎焊接头组织的影响,采用BNi-2+40%(质量分数)BNi-5混合钎料对纯Fe进行真空钎焊,运用金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能谱仪(EDS)分析,结合Thermo-Calc及Dictra软件,研究纯Fe钎焊接头显微组织、钎缝成分分布、相组成和元素扩散情况.结果表明,纯Fe钎缝主要由γ-Ni固溶体和Cr-B金属间化合物组成;通过Thermo-Calc和Dictra软件计算,温度冷却至1 173 K时钎料仍未凝固结束,凝固过程中发生了共晶反应,此时相组成及元素扩散行为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钎焊新工艺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利用真空钎焊方法,分别采用国产BNi-2和进口BNi-2钎料,对GH1035高温合金进行钎焊,通过对比不同宽度焊缝的焊缝组织,得出国产钎料焊缝宽度大于80μm时,焊缝中间存在共晶组织;当焊缝宽度在50~80μm时,焊缝主要组织为固溶体组织;焊缝宽度小于50μm时,焊缝出现夹渣等缺陷.而在与国产钎料同等宽度焊缝中,因进口钎料钎焊温度较高,焊缝组织主要为固溶体组织,焊缝及界面处元素浓度变化曲线较国产钎料平缓,焊缝组织优于国产钎料,界面处元素扩散好于国产钎料.  相似文献   

15.
非光滑单元体材料 (白口铸铁 )与钢的连接是仿生非光滑表面减粘降阻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X 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多元铜基钎料钎焊白口铸铁钎缝界面冶金结合形成的特点及界面层对钎缝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铜基钎料钎焊白口铸铁界面冶金反应剧烈 ,时间和温度对界面的形成影响明显。复杂界面层的形成降低了钎缝剪切强度 ,剪切断裂沿铜基钎料与白口铸铁钎缝界面一侧进行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研究发现,晕环是由于Cu,Ag,Sn,Mn和Au等几种元素导先钎料整体沿晶界或毛细磨痕润湿母材的结果,从而提高钎料的润湿性。液态钎料与母材的性能以及在钎焊温度下相互作用情况是影响晕环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实验研究了影响CuSi3在镀锌钢板上润湿铺展行为的主要因素:激光功率、离焦量、激光加热时间以及母材表面是否存在镀锌层.研究钎料铺展直径随着这些参数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显微硬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离焦量对铺展直径的影响最大;显微硬度测试结果显示,当钎料在母材上润湿铺展良好时,能够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接头,界面处硬度达到镀锌钢板的90%,为更好地利用CuSi3钎料激光钎焊镀锌钢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