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四种材料的轴流转浆式转轮叶片轴套在全模拟真机条件下进行的性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多项改进措施,为今后叶片轴套的开发和应用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应用钢背聚甲醛材料做水轮机导叶轴套和连杆肖轴套。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在新设计的试验装置上进行了耐磨试验。在保持轴承上5000Kgf恒定力作用下,左右摆动2万5千次,测量结果摩擦系数小、磨损量低。推算真机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现已用于张滩、官厅、太平湾、红石等机组上。试用证明,这种材料的轴套具有尺寸稳定、结构简单、寿命长、价格便宜、自润滑性好,可省去供油设备等特点,是目前理想的材料.优于国外一些厂家常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水轮机转轮叶片加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水轮机的分类 现代水轮机按其水流作用原理和结构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仅利用水流动能的冲击式水轮机;另一类为同时利用水流动能和势能的反击式水轮机。冲击式包括水斗式水轮机、双击式水轮机及斜击式水轮机;反击式包括混流式水轮机、斜流式水轮机及贯流式水轮机。除上述各机型外,随着蓄能电站的发展出现了可逆式水轮机。混流式水轮机及轴流式水轮机应用范围很广,为此,重点介绍它们的加工方法。 2 模型与真机转轮叶片加工方法 2.1 混流式水轮机叶片的加工方法 三峡转轮为混流式转轮,以下以三峡模型转轮叶片为例论述其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开展真机转轮叶片动应力试验研究是解决大型水轮机转轮开裂的关键.对大朝山水电厂6#机组水轮机转轮动应力进行全面的试验研究,分别对机组变转速、变电压和变负荷等稳定工况以及开停机、升降负荷、甩负荷、筒阀动水关闭等瞬变工况下转轮叶片静动应力和振动进行了测量,获得了大量第一手宝贵的试验数据,对真机转轮静动应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揭示大型水轮机转轮的开裂原因和深入开展混流式水轮机的可靠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图7参3  相似文献   

5.
布赫塔尔明斯克水电站斜流式水轮机试验机组的基本参数、结构说明及其真机能量特性见Л.Г.Смоляров和А.А.Евдокимов的文章。本文绘出了该斜流式水轮机主要零件应力状态下的研究结果。测量方法在下列主要零件上测定应力:叶片和转轮体、水轮机顶盖。同时测定扭矩,轴向水推力、水轮机顶盖挠度并摄录了机组振动特性。除主要数据外,还记录了确定调速机构位置的辅助数据,例如:水轮机转速、转轮叶片转角、导叶接力器活塞行程和时间。测量在下列工况下进行:  相似文献   

6.
根据标准k-ε双方程和雷诺时均(N-S)方程,给定转轮边界条件,建立混流式水轮机内部流动的数学模型。利用CFD技术分析水轮机内部、活动导叶和固定导叶速度分布,叶片压力分布等流动参数;采用FEM刚强度分析转轮叶片应力和变形量,复核叶片的结构设计和材料。基于CFD和FEM数值模拟技术,对水轮机选型、优化设计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焊接试板及真机转轮的残余应力测试,研究了水轮机转轮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通过热处理前后的焊接残余应力的对比,对采用HS13-5和HS367两种焊接材料焊接转轮的焊后热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许多贯流式水电站机组振动严重、噪声大,部分电站难以正常运行。目前的贯流式水轮机稳定性研究多侧重于转速频率和涡带频率,对高倍转速频率压力脉动危害性及其成因关注较少。本文将空腔危害水力机械稳定性理论应用于灯泡贯流式水轮机间隙空化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原、模型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分析了间隙空化和高倍转速频率压力脉动的联系。本文介绍了贯流式水轮机原、模型尾水管压力脉动和真机振动的频率特性及工况条件,指出其产生原因是转轮叶片或导叶端面间隙空化,证明1倍、2倍或3倍叶片通过频率压力脉动产生于叶片内、外侧端面间隙空化,导叶通过频率压力脉动来自于导叶端面间隙空化。  相似文献   

9.
为预估白鹤滩电站水轮机的泥沙磨损,为水轮机选材、大修及防护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利用水力机械磨蚀测试系统中的旋转圆盘磨蚀测试工位,根据白鹤滩电站的过机泥沙条件及过流部件过流条件,对相应泥沙和过流条件下过流部件备选材料的磨损规律及磨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获得不同含沙浓度、过流速度磨损条件下不同材料表面的磨损深度,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拟合试验数据获得不同材料的磨损率公式。利用磨损率公式及磨损率-粒径关系式,对一定运行时间范围内真机主要过流部件转轮及导叶区的磨损深度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磨损较严重的部位为活动导叶下端面及转轮叶片出口靠近下环处。机组运行10年后,水轮机上述区域的磨损量分别为2.66 mm、1.75 mm。依据国家标准《反击式水轮机磨损技术导则》,两个过流区域的磨损量均较小,对机组正常运行影响较小,满足10年大修周期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方源  温晓军  陈伟江  何成连  王正伟 《电力学报》2004,19(2):116-121,124
通过对万家寨水轮发电机组真机测试数据的分析研究 ,发现该水轮机转轮叶片发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受现行水轮机选型原则的限制 ,该站部分水轮机在高水头下稳定性差 ,而同时转轮叶片出水边与上冠相接部位应力有较高集中所致。提出了为保证混流式水轮机高水头段的稳定性 ,应保证转轮叶片负压侧进口脱流线穿过最大水头的观点 ,并据此划分了水轮机的 3个运行区域 ,指导机组运行于稳定区 ,使转轮裂纹大幅度减小。同时通过对转轮采用补焊应力释放三角块的补强措施、机组动平衡试验、机组补气量试验、水轮机转轮泄压孔封堵试验等研究 ,为万家寨水轮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系列的综合措施 ,其中部分措施已起到了作用 ,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