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代鱼雷     
诸吉祥 《鱼雷技术》1999,7(3):37-38,51
本文是新近解密的英国马可尼水下系统有限公司销售部副经理B·R·朗沃斯在1984年发表的对鱼雷作战要求的一些看法。现归纳如下,供读者参考。1 反潜战及海战经验 从某种意义上讲,反潜战是一种秘密战。水面战争,人们能直观地看到破坏性极大的现代导弹是如何发挥威力的。在这种情况下,导弹可以被测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现代鱼雷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世界各国装备和在研中的各型鱼雷,概括了高科技背景下鱼雷武器发展的几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采用逐条验收方法进行鱼雷验收的利与弊,提出了改进现行鱼雷验收方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采用抽样检验的鱼雷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同时,对如何实施抽样检验的方法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4.
李兵 《鱼雷技术》2004,12(3):37-40
火箭助飞鱼雷和空投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战斗力和作战效率,降落伞是该类鱼雷空中稳定装置的核心部分。基于保证鱼雷按照预定的弹道稳定飞行并以满足要求的速度和姿态入水的前提,本文介绍了鱼雷用降落伞的选型、开伞方式以及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为鱼雷用降落伞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鱼雷作为重要的防御武器,其作战能力必须与潜艇的发展、潜艇相应探测手段的改进以及鱼雷使用方法和对抗措施相适应。这个基本原则不仅适用于作战本艇,也适用于作战本艇对作为武器系统一部分的鱼雷的要求。本文就鱼雷动力装置和“潜艇鱼雷”方案设计两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介绍了前苏联研制53-65型热动力高程远航程鱼雷的过程,同时围绕53-65型鱼雷的研制和不断地改进完善,对前苏联研制的热动力鱼雷的性能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吕林夏  陈春玉 《鱼雷技术》1999,7(1):10-11,32
当今鱼雷技术发展迅速,考虑未来海战的实际需求,结合我国鱼雷武器的发展水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鱼雷武器系统-远程多体鱼雷系统的设想,以提高我海军水下武器的威慑力及大战区范围内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通过对国外现径轻型智能鱼雷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研制轻型智能鱼雷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设想,并就其关键技术作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发展轻型智能鱼雷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国外重型鱼雷热动力浅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林鹰 《鱼雷技术》1993,36(2):6-8,18
  相似文献   

16.
宋裕农 《鱼雷技术》1999,7(2):37-40
本文介绍了声自导电动潜用反舰鱼雷自导功能的计算机模拟,建立了鱼雷与目标相对运动等有关模型,阐述了该型鱼雷自导功能模型的计算流程和工作流程。这对研究目标与鱼雷的战术对抗,鱼雷弹道分析,鱼雷的命中分析和武器装备作战需求研究与论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方法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反潜鱼雷工作过程,分析了现有反潜鱼雷防御装备的现状与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并提出了一种硬杀伤鱼雷防备防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以环肋圆锥壳单元建立的模型对鱼雷壳体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比,它可以针对壳体的变壳体厚度、变肋骨间距及变刚度作简单有效的有限元计算。本文对某型号鱼雷壳体的计算表明,这种方法简单可靠,实用性强,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介绍近年来瑞典、美国、德国为争夺国际鱼雷市场不断推出的新型鱼雷。  相似文献   

20.
水下爆炸反鱼雷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乃忠 《鱼雷技术》1997,5(2):12-19
本文在阐述水下爆炸声源级,传播衰减,频率特性和气泡强度的测量与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水下爆炸反鱼雷的静态试验,结合理论计算,表明爆炸冲击波对声自导鱼雷具有软,硬兼备的杀伤效果。开展水下爆炸反鱼雷的机理研究将为研制开发全新概念的反鱼雷硬件和反鱼雷作战使用方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