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辉  曹永兴  李海峰 《中国激光》1990,17(7):443-446
一、引言 早在1971年,S.K.Yao和S.H.Lee就在相干光学处理系统中,通过复合光栅在频谱平面上进行空间滤波而实现了微分运算。1984年,冯郁芬又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记录的复合光栅作频谱滤波,可从+1级和+2级分别输出图像的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的结果。但是,在这类方法中,由于使用的是相干照明光源,所以输出图像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相干噪声的干扰。于是人们又研究非相干光学方法,如实时白光图象微分法。这种方法使用白光处理系统,实时地实现了黑白图像的假彩色微分图像。1985年,羊国光等人又利用单色非相干线光源照明,用具有微分脉冲响应的全息滤波器作空间滤波而实现了图像的一维微分运算,其明显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抑制相干噪声,提高输出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用非线性记录的全息复合光栅进行光学微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郁芬 《中国激光》1984,11(3):131-134
本文提出用非线性记录的全息复合光栅作为微分滤波器,用它作图象处理将在一级衍射处得到,在二级衍射处得到。实验与理论分析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专利     
制造平面全息光栅的质量通常取决于用反射镜或透镜准直的激光束.任何误差都会影响生产每一个光栅的质量.本专利提出一种用三个特制的平面全息光栅代替几个主要的光学元件.用发散光束写入,所以在针孔和光栅之间不需要加任何光学元件,这样使衍射光栅槽略呈双曲线形.只要这些光栅槽相同或有准确比率2,曝光系统就对波前误差以及照射光波长微小变化进行自补偿(美国专利号:5394266)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三维衍射光栅和琼斯矩阵理论分析了两种方式记录的体全息图的光学特性和其出射光的偏振待性。分析表明,用互相平行的偏振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上记录的体全息图是一种三维衍射光栅,特定结构的体全息光栅可以作为偏振分光镜;用互相正交的偏振光在光致各向异性介质上记录的体全息图,其表面光强均匀,而偏振状态随表面位置及深度而变化,称为体偏振全息图,用特定的光波照射可恢复原物光波的偏振特性。这两种体全息图各自具有独特的偏振特性,称之为偏振全息光学元件(PHOE).  相似文献   

5.
利用可控光学透明光栅(简称可控光栅)记录全息档案信息得到实现。讨论了用档案作为输入资料原稿时对可控透明光栅提出的要求。叙述了所使用液晶的可控光栅结构。给出了用可控光栅获得的图象和再现全息图象的特性。指出了改善图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冯郁芬 《中国激光》1992,19(1):67-70
本文提出用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进行二阶光学微分的新方法,文中给出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余弦物体的光学微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郁芬 《中国激光》1987,14(10):629-631
1.余弦函数的微分是正弦函数,二阶微分是余弦函数这是人所共知的。体文用光学方法实现了余弦函数的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运算,同时由于任何函数形式的光振幅分布都可以分解为余弦光振幅分布的线性组合,因而,得出的对余弦函数光学微分的结论有助于对光学微分的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线性啁啾光纤布喇格光栅和数字可编程控制热敏打印头结构,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全光纤结构波长可调谐的二阶光学时域微分器,通过一个可编程的电路,可将该微分器的中心频率在192.141~192.616THz间灵活配置。  相似文献   

9.
光学神经网络自从D.Psaltis等人在1985年提出了用光学矩阵——矢量结构实现Hopfield模型以来,这几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何用光学手段实现高阶神经网络模型,D.Psaltis曾指出一种用体全息实现N~3互连的设想,南朝鲜的Jn-Seog Jung等人用全息方法实现了二维二次神经网络模型。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光学实现高阶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下面用二阶Hopfield神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研讨消象差凹面光栅的设计原理,并提出制作凹面和平面全息光栅的一种新方法——计算全息位相补偿法。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工艺上是可行的。本文最后对光栅在半导体激光器以及集成光学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