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以"保护个人信息提高行业自律"为主题的"2012中国个人信息保护大会"3月在京举行。加快立法进程,完善法律制度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大会上表示,个人信息保护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产业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也是一个不容  相似文献   

2.
<正>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对传统的法律机制形成了极大的冲击,法律的保护永远都显得滞后。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得完美,另一个无法得到法律有效救济的问题可能又出现了。科技的高速发展是喜人的,法律的滞后是沉重的,这种强烈的反差着实该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思考。 在我国,数据库业本身发展滞后,对它的管理和救济也缺乏规范、健全的制度保证和政策支持,司法适用上缺乏  相似文献   

3.
又是一个3·15消费者日。当我们为制作这期专题而收集资料及采访时,看到越来越多的产品质量问题受到重视。但仍不可忽视的是,消费者遇到的问题不光集中在产品质量方面,还有更多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被侵害的权益。因此我们本期的3·15主题定为:“维权”。  相似文献   

4.
之所以强调杜绝盗版软件重在加大执法力度,是因为“杜绝盗版软件”的本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法律问题。 我们知道,软件,是一种知识投入的产品,而知识产权不但需要法律的确认,也需要通过法律来保护。根据《著作权法》,所谓“盗版”是指以盈利为目标的大量的侵权行为,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法制入手。  相似文献   

5.
我们已经处在"后PC时代",如果还有人对此表示怀疑,那么2004年发生的一些事情会消除他们的怀疑。IBM将PC 业务出售给中国的联想集团、Comdex寿终正寝,这些事件都在传达一个强烈的信息:IT业正处于一个转换时期。2004 年最热门的新闻之一就是那家帮助人们在网络上寻找信息的公司(Google)上市了,借用Sun公司的一句著名广告词来说 --"网络就是计算机"。 这次转换不仅仅是IT技术的变化,还涉及法律问题和技术战略的转换。如果取消专利权保护,IT技术的发展就会更加 迅速吗?如果在确信代码的法律支柱可靠的情况下,用户是不是就可以在关键应用中部署开放源代码系统?这些都是难以回 答的问题--就像2004年发生的事情所证明的那样。 以下就是2004年的IT十大新闻事件,顺序与重要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姜波 《软件工程师》2011,(12):32-35
<正>由"赛格告丰田专利侵权"案引申开来,一方面我们为本土企业积极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有隐隐的担忧:在汽车导航这个领域内,我们的产业链本身,在技术方面是否已经站稳脚跟?中国的汽车导航产业是否会像摩托车产业  相似文献   

7.
<正>从2010年10月的"3Q之战"(第一季)到2012年4月的"奇虎360诉腾讯"(第二季)中国互联网第一例反垄断案,两公司间的一系列诉讼陆续展开。"3Q之战"反映的诸多法律问题表明,目前我国软件保护立法、行业规则的制定滞后于互联网业的发展。完善法律制度,创造有序竞争环境,是妥善解决以"3Q"事件为代表的互联网软件侵权问题的根本所在。下面尝试从第三方软件的角度来审视奇虎360与腾讯之间的法律纷争。  相似文献   

8.
杨明臣 《网友世界》2013,(10):50-51
基层法律服务在我国广大基层地区有着广泛的需求,但目前我国的基层法律服务还比较缺乏,无论是基层法律服务的主体还是形式都比较单一,迫切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基层法律服务主体和服务形式,形成基层法律服务多元化的"1+X模式",此外这种基层法律服务多元化的"1+X模式"还需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来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9.
赛博空间是一个计算机网络虚拟空间。在赛博空间,没有现实存在的距离,有的只是物体相互之间的功能距离、心理距离。发一封信,距离远就慢,但是发一个Email,可能美国的朋友已经收到了,但旁边的朋友还没收到,这就是功能距离、心理距离;赛博空间没有地球的引力,但存在版权问题、法律问题、道德问题。 我们所建设的数字地球、数字空间,充其量只是赛博空间的一个子集,一个允许所有人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访问的虚拟空间。  相似文献   

10.
李峰 《电脑爱好者》2014,(21):36-37
正大家知道,Windows 8.1系统索引服务为系统快速搜索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它让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快速获得自己需要的文件。但是,索引使用也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样顺当和万能。有时,我们会发现,明明存在于硬盘中的文件却无法搜索到;有时,我们又发现这件搜索神器把硬盘搞成"红灯常亮"动不得。索引使用问题多,如果我们不去了解和掌握这些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最后可能会盲目下一个"微软的索引不好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我们国家一直在强调制造业由"制造"向"创造",但是目前谈的,更多是技术层面的"技术创新".现在也有不少的企业在谈"研发管理创新",但是都没有触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现在的研发模式有什么问题?我们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研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郑重 《互联网周刊》2004,(31):14-16
一部期待已久的法律终于在人大通过了,但制订法律仅仅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法律能否发挥预期中的作用,则是另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法律"和"道德"两条准绳来约束、教育我们的学生,而且这种教育的过程和理念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网络安全教学实践过程中页可以完成,诸如利用"winlogon.exe"得到管理原密码的实验;使用程序"GetAdmin.exe"为普通用户建立管理员账号的实验等。通过这些教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到网络安全的威胁所在,通过对这些攻击手段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去应对这些潜在的网络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14.
IT观察     
新千年似乎注定有个多事之春,微软垄断案、Intel回收部分820芯片事件、东芝笔记本瑕疵问题乱成一团,新一轮阿站倒闭的大潮又隐隐在耳。然而在纷乱的事件当中,有一个声音却似乎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我们需要新的法律。  相似文献   

15.
数据库版权保护与欧盟指令(96/9/E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海 《电脑》1997,(2):11-12
在最近开展的读者调查活动中,有一些读者对《电脑与法律》专栏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其中少量读者(基本上是年青读者)对本栏填了“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一部分人认为文章太深,太理论化,引不起兴趣,这是我们要认真改正的.但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则表示“本人对法律不感兴趣”,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我们认为,青年朋友们还是应当关心一下法律.社会在进步,国家的法制在健全.不懂法,是会吃亏的.对社会,对个人都不利.搞电脑的人,一下子确实不易熟悉法律,但只要花点时间,耐心接触一下与电脑有关的法律知识,就不但会逐渐引起兴趣,而且会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中的法律问题纷繁复杂,而网络侵权正是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国际私法层面,网络侵权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管辖权和法律适用两个方面,本文着眼于探讨如何确定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权。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网络"客"文化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虽然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它们的具体定义,但"客"文化已经在网络生活中蔚然成风。换客一个收藏爱好者,用瑞士军刀换来了一个精致的青花瓷器;一位先生用一把并不怎么值钱的飞  相似文献   

18.
王姗 《网友世界》2013,(3):48-50
在现代社会"自由"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词语,对自由的追求是人们的一项伟大的事业。这里讨论的主要是"思想自由"的问题。我们经常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限制或者剥夺了人们思想自由的权利,或者,我们所说的思想自由是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相矛盾?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弄清楚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探讨一下思想教育与思想自由的关系,说明思想教育并不是对人们思想自由的剥夺,而是以人们的思想自由为前提的,是在思想自由的基础上对人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正> "ARM 是独一无二的,既属半导体行业又属计算机行业的公司。"ARM 公司中国区总裁谭军先生给ARM 公司做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市场定位。对此,谭总是这样解释的:"首先,ARM 是半导体公司,因为我们提供半导体知识产权;但是我们的知识产权是与 CPU 有关的,所以我们同时又是一个计算机公司。"  相似文献   

20.
<正>在数学的王国中,有一个神奇的数字"12345679",因为它没有数字"8",我们叫它"缺8数"。它有诸多奇特的性质,令我们深为其魅力所倾倒。如:1"清一色"之谜:它与9,18,27,36,45,54,63,72,81相乘会得到一串"清一色"的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