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红外光谱法测定丁腈橡胶(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结果表明:亚甲基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和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分别出现在2 926和2 236 cm~(-1)处,二者吸光系数之比为1.124 7;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倒数与亚甲基/氰基吸光度比值呈线性关系,相关因数为0.997 5。红外光谱法测定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个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ABS)共混物(PMMA/ABS)中各共混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选用出现在1 386 cm~(-1)、2 240 cm~(-1)处的谱峰来代表PMMA和ABS,用吸光度比A_(1386)/A_(2240)对ABS的摩尔分数x的倒数1/x作图。结果发现:当ABS的摩尔分数为6%~95%时,二者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_(1386)/A_(2240)=1.3614/x-0.9646,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5。采用该方法对已知共混比的PMMA/ABS样品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实际样品的共混比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完全可以满足PMMA/ABS共混物中共混组分含量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丁腈橡胶(NBR)中的结合丙烯腈含量,确定了样品前处理条件,通过凯氏定氮法确定7个代用标准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标准值,得出了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定量计算公式,测试结果与元素分析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共混物中PC组分含量进行分析。分别以1 760 cm~(–1)和700 cm~(–1)作为PC和ABS的特征定量吸收峰,建立了1 760 cm~(–1)和700 cm~(–1)吸收峰峰面积比值与PC组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C质量分数低于80%时,两者呈一次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5。与常规的密度法相比,FTIR法定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以内,可准确应用于PC/ABS共混物中PC含量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弹性体》2016,(3)
实验室应用K05型自动蒸馏装置将丁腈橡胶(NBR)3604样品通过1a的时间逐月测定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考察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绘制质量控制图,从而有效控制测定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质量。根据-R(或S)控制图可以判定,NBR样品的结合丙烯腈含量测定结果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有较高的系统控制能力和随机控制能力。将-R(或S)控制图应用在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测定时,结合丙烯腈含量测试值的系统误差控制在±0.02范围,随机误差应小于0.05,标准偏差应小于0.03。  相似文献   

6.
通过加入不同丙烯腈含量的丁腈橡胶(NBR)增容改性丁苯橡胶(SBR)/聚氯乙烯(PVC)弹性体合金,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丙烯腈质量分数的NBR对SBR/PVC合金的物理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腈含量越高,对SBR/...  相似文献   

7.
目前,NBR硫化胶胶种的分析仅为定性分析。本工作结合硫化胶中丙烯腈含量测定方法与热重分析(TG)法,进行了硫化胶中NBR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弹性体》2015,(1)
三元乙丙橡胶(EPDM)中的第三单体乙叉降冰片烯(ENB)的含量直接影响橡胶制品的硫化速度、拉伸强度、形变程度等物性参数。本文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EPDM进行了研究,获得了ENB含量已知的标准胶红外谱图。通过适当的样品前处理和IR-Solution软件的基线校准功能,分析了特征吸收峰的校准吸光度值,利用特征吸光度比值与ENB含量的关系建立了回归曲线,进而利用此标准曲线测定不同ENB含量(质量分数在0.5%~12%之间)的EPDM样品中ENB的准确含量,通过红外测定值与1 H-NMR的数据比对,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红外衰减全反射(ATR)法测定三元乙丙橡胶(EPDM)中的乙烯含量,对聚乙烯、聚丙烯及EPDM特征谱带进行归属,绘制特征峰红外吸光度比值与乙烯含量的工作曲线,建立了ATR法测定乙烯含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制样简单,环保快捷,测定样品的最大相对偏差为2.3%,重复性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0.5%。  相似文献   

10.
通过腈基伸缩振动谱带(2240cm~(-1))和丁二烯双键上碳氢红外变形振动谱带(920cm~(-1),970cm~(-1))的吸光度比可定量测定丁腈橡胶中的丙烯腈含量。本方法不仅适用于含不同丙烯腈的丁腈胶中的丙烯腈含量的测定,而且也适用于丁腈胶与某些橡胶、塑料、树脂并用时的丙烯腈含量的测定,测定误差一般不超过2%。如高丙烯腈含量的误差略高,一般在3%左  相似文献   

11.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定量分析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中的丙烯腈,利用丙烯腈在2237 cm-1处的吸收峰及苯乙烯在700 cm-1处的吸收峰,建立了FTIR法快速测定SAN中丙烯腈组分含量的标准工作曲线,对其准确性和精密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测定样品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8 %,重复测定同一样片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8 %,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良好。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用亚硫酸钠加成法测定溶液中丙烯腈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反应时间短,准确性高,且成本低,适用于测定丙烯腈含量≥5mg.L-1的水溶液。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技术,对汽油、柴油、聚苯乙烯、ABS 4种石化燃料进行燃烧烟尘的特征组分分析,对其特征组分谱图中的保留时间进行归纳总结.对获得的20×35的数学矩阵,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得到了3个主成分,其累计率达到了92%,表明主成分所组成的二维数学坐标以及三维坐标系能较好地将不同比例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过渡金属Cu负载到ZSM-5分子筛上,并与其他金属(Fe、Co、Ag、Pd、Ce)共浸渍得到负载型催化剂,将其用于全组分丙烯腈废气的催化脱除过程。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丙烯腈在Cu/ZSM-5催化剂上320℃可以实现完全转化;掺杂质量分数2%Ce后,丙烯腈的完全转化温度降低到300℃,高选择生成N2的温度窗口也变宽,催化剂稳定性高。通过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催化氧化丙烯腈尾气的性能依赖于Cu^2+的还原能力、催化剂表面弱酸与中强酸含量以及表面Cu^2+丰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建立了水中微量乙腈、丙烯腈的顶空气相色谱(HS-GC)测定方法。经顶空提取进样,用DBWAXETR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分离,经FID检测器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水中的乙腈、丙烯腈检出浓度分别为0.02和0.01 mg·L-1。样品加标回收率乙腈为91.2%~96.4%,丙烯腈为96.0%~99.2%,7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5.8%。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合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铁矿物硫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采用燃烧--中和法或燃烧-碘量法测定铁矿物中硫含量,这些测定方法耗时长,矿样熔融不完全,导致测定结果不稳定.尝试采用HCS-216A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在试验条件下,该法测定硫含量为1.18%、1.84%的标样,测定值为1.181%、1.844%,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35%(n=9).采用本法与常规燃烧中...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凯氏定氮法在测定氯乙烯-丙烯腈共聚树脂中丙烯腈含量的应用及反应原理,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灼烧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氯乙烯-丙烯腈共聚树脂中丙烯腈的含量是可行的,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腈纶厂聚合装置混合单体中丙烯腈(AN)和醋酸乙烯酯(VA)的含量。用该方法测定出变异系数AN为0.09%,VA为0.56%,回收率AN为96%~106%,VA为99%~105%。  相似文献   

19.
丙烯腈-衣康酸铵共聚竞聚率的测定及共聚组成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丙烯腈-衣康酸铵共聚体系的竞聚率和不同加料方式下聚丙烯腈(PAN)树脂中衣康酸铵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Fineman-Ross法测得丙烯腈(AN)-衣康酸铵(AIA)体系的竞聚率为:AN=1.30,AIA=0.59,该体系属于非理想非恒比共聚。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表明,在聚合过程中逐步补加AN,有效地抑制了PAN树脂中AIA平均含量的变化幅度;补加单体法获得的树脂与一次性投料方式下生成的PAN树脂相比,前者的热稳定性较高。γ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毛细管色谱柱,确立了工业丙烯腈中微量噁唑的最佳分离条件。以丁酮为内标,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了噁唑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建立了定量分析工业丙烯腈中微量噁唑的气相色谱法。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及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