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在松南地区扩大油气勘查成果,我们对勘探重点的H凹陷A剖面进行了二维盆地模拟。得到了H凹陷的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运移史资料。在地史研究中,从已知盆地出发,采用了回剥技术,由今溯古重建了凹陷的沉积史和构造史。在此基础上进行热史分析,得到了H凹陷在早期发生断裂活动,并伴有高热流值,形成了有利于有机物向石油烃转化的环境,生烃史和排烃运移史的研究主要对沙河子组地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河子组是凹陷中的  相似文献   

2.
盆地模拟技术在吐哈盆地的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地模拟技术基于石油地质机理,应用多学科知识,定量地模拟一个盆地的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和运移聚集史,然后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指出有利勘探区带。在盆地模拟过程中,根据典型井资料、构造上的差异、沉积物源的差异、油气水性质及压力系统的差异,将吐哈盆地分为7个分区,模拟计算出盆地各区带、各凹陷及总的资源潜力,摸清了盆地主力烃源岩的规模和品质,优选出了盆地的有利区带;认为盆地最有利的凹陷是台北凹陷,其次是托克逊凹陷,再次是台南凹陷;台北凹陷的上鄯善弧形带、西部古弧形带、胜北带、环小草湖带和七克台火焰山带为盆地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3.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4):I0016-I0016,F0003,F0004
含油气盆地定量分析技术 地球物理技术研究室拥有系统的全三维油气水三相盆地模拟技术,开展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及运移聚集史的全过程模拟,在时空上定量再现含油气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评价油气资源量。  相似文献   

4.
盆地模拟技术在吐哈盆地的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霞  李新宁 《吐哈油气》2005,10(4):307-312
盆地模拟技术基于石油地质机理,应用多学科知识,定量地模拟一个盆地的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弄口运移聚集史,然后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指出有利勘探区带。这次盆地模拟,将吐哈盆地分为七个分区,模拟计算出了盆地各区带、各凹陷及总的资源潜力,摸清了盆地主力烃源岩的规模弄口品质,优选出了盆地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5.
盆地模拟进展——以江汉盐湖盆地模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江汉盆地地质实际,在引进一维盆地模拟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地史、热史、生烃史和排烃史模型以及模拟结果的输出,并初步建立油气运聚模型,比较成功地建立了二维盆地模拟系统。结果表明,该模拟系统是油气资源评价的一种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JunMod盆地模拟软件是用C++ Builder4.0开发研制的微机版盆地模拟软件。应用JunMod软件能够进行埋藏史、热史、生排烃史、油气运聚史的模拟和油气资源量估算。埋藏史模拟现已开通压实回剥法,热史模拟已开通地温梯度法,生排烃史模拟已开通烃产率法和化学动力学法,油气运聚史模拟已开通运载层吸附油气散失模型法,资源量估算已开通排聚系数法。Jun-Mod盆模软件具有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对话框进行软件操作,操作简单灵活,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油气系统是最适于进行盆地模拟评价的油气地质单元,盆地模拟的特点体现了油气系统的认识论。油气系统分析模拟的内容应包括①静态地质要素研究;②油气系统动态地质作用(可以通过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运移聚集史模拟再现)研究;③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与事件组合关系研究。盆地模拟已形成了系统化、模型化、定量化的动态模拟软件,用盆地模拟技术实现油气系统动态数值模拟是现实可行的捷径。在盆地综合模拟系统基础上,按照油气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成图表达方式,建立了油气系统动态分析模拟软件系统,具有进行四方面分析模拟的功能①背景研究,利用平衡剖面、层序地层模拟以及构造热模拟等方法,综合研究油气系统的背景、单个油气系统静态地质要素等;②动态地质作用模拟研究,研究油气系统的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运聚史过程;③关键时刻与事件组合关系研究;④油气资源量估算与有利目标评价。图2参6(张庆春摘)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大庆区块烃源岩的一般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恢复了烃源岩的埋藏史、热演化史、生烃史和排烃史.研究表明:大庆区块烃源岩在埋藏上具有“早期沉降小、中期振荡缓、晚期沉降大”的特点,在成熟演化上具有下古生代源岩演化进度慢、上古生界源岩演化进度快的特点.受上述因素的影响,烃源岩具有两次主要生烃期和3次排烃期,相应地油气成藏期有3个阶段.各成藏期由于油气进入的生储盖组合不同,保存条件和分布范围不同,在勘探中应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盆地模拟技术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地模拟软件系统有一维、二维和三维系统,模拟研究内容不仅涵盖了传统的“五史”——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和聚集史,还增加了许多非传统的研究内容。通过对技术现状的分析和总结,认为盆地模拟技术正朝着“系统化”和“工具化”的方向发展。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的应用表明,盆地模拟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不断发展完善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①促进基础地质参数研究的规范化,使资源评价参数更可靠;②解决有效烃源岩原始分布面积、排烃效率和裂解气计算等难题,使生烃量与排烃量的计算结果更准确;③结合多元统计技术的研究成果,更准确地预测油气资源量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10.
以现有盆地模拟软件为手段,结合钻井资料,采用大面积分凹陷巳钻井或人工井与二维地震解释资料相结合的模拟分析技术,在开展部分巳钻井剥蚀厚度恢复与校正以及多模式模拟对比试验的基础上,对南黄海南部坳陷前第三系烃源岩的埋藏史和生、排烃史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剥蚀厚度恢复与校正的准确与否,严重影响前第三系主力生烃凹陷埋藏史和生、排烃史模拟的精度;南黄海南部坳陷普遍存在多期抬升剥蚀,其古生界生烃潜力优于中生界,以生气为主;南黄海南部坳陷烃源岩存在二次生烃,具有2个生、排烃高峰期,排气作用可持续至今。  相似文献   

11.
The Taoudeni Basin is a typical and steady intracratonic basin in Mauritania, northwest Africa. There are six sets of potential source rocks and five regional unconformable surfaces of the Infracambrian and Paleozoic developed in the basin. We used seismic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to recover the denudation thickness of formations at a particular well location. Studies of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y of the basin illustrate that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ccurred in the end of the Carboniferous, and after that, the whole basin suffered denudation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Because there is no thick Mesozoic overburden in the basin, the Silurian source rocks could not generate hydrocarbon in the Mesozoic era for the second time. Consequently, the prospects for successful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basin are not good.  相似文献   

12.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断层封闭性与油气藏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焉耆分地是新疆地区一个侏罗系含油气盆地。与断层有关的圈闭已成为焉耆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运用断层涂抹系数,结合断层活动历史研究了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几条重要断层的封闭性,并分析了它们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作用,为焉耆盆地油气成藏机理研究和断层圈闭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BAES盆地模拟评价系统是大型石油地质应用系统——PRES油气资源评价专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该系统拥有一个6类20多种模型的模型库,通过菜单式模型组装完成评价区埋藏史、热史、成熟史、生烃史和排烃史的历史模拟,从而进行评价区生油条件的定量评价,指出评价区的有利生油气区,确定主要生排烃期和生排烃量。通过BAES盆地模拟评价系统在珠江口盆地各坳陷区的实际应用,可以看出该盆地的油气资源分布特点,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一盆地模拟系统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烃源岩特征及生排烃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综合确定平北地区的主力烃源岩,深化其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研究,在烃源岩分布特征及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含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定量恢复了研究区主要烃源岩层系的生排烃历史。研究表明,平北地区主要发育始新统平湖组、渐新统花港组两套烃源岩系,其中平湖组暗色泥岩为主力烃源岩,具较高的有机质丰度、成熟度、生排烃强度与排烃效率;以平湖组为源岩的油气系统应是本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六盘山盆地白垩系为主要勘探层系之一,在南部下白垩统中见较多油气显示,展示较好的勘探潜力。通过对烃源岩、储盖特征、圈闭以及油气运聚史等各种地质要素进行梳理和评价,明确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盆地南部下白垩统李洼峡组中段和马东山组两套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白垩系发育两套储盖组合,其中储集层具有低孔低渗、与烃源岩相互叠置且累计厚度大的特点;受构造活动的影响,油气在晚白垩世和渐新世晚期发生过两个期次充注;盆地南部各成藏要素间时空匹配关系较为合理,弱改造区的古油藏以及强改造区的完整构造圈闭为下一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16.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是陆上油气勘探的一个新区,面积大,勘察程度低。最新勘探表明,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是自海西期四大板块碰撞形成大陆后在其板内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中生代拉裂盆地群。该盆地群由单一的、彼此分隔的北东或北东东向箕状断陷组成。形成于株罗纪和早白垩世两个时期,相应形成了两套含油气系统。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分别介绍了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和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的地质基本要素特征及要素特征及地质作用过程,分析了二者各自的含油气远景,指出了盆地的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现状、经验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塔里木盆地的面积约60万 km~2,盆地中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积约33万 km~2。盆地的油气勘探始于五十年代初。1983年以来的勘探成果,才使人们对该区的含油气远景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全盆地具有三个隆起、四个拗陷的构造格局;块断差异运动控制着油气的分布;古生界是盆地内主要目的层系,具备形成大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北部拗陷的周围地台型隆起是寻找大型油气田的有利地区。近年来,在塔北地区开展了钻探工作,先后在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地层中均获得了高产油气流。以上成果的取得,主要是坚持了区域勘探,正确把握勘探方向,坚持物探先行,加强综合研究和强化试油的结果。今后应在充分利用该区的有利条件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勘探部署;加快物探工作,特别是加快地震勘探步伐;广泛应用新技术,充分利用多种物探信息,深化综合研究;集中解剖塔北隆起,迅速形成产能;侦察中央隆起,实现找油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周东延 《中国石油勘探》2012,17(3):19-31,36
油气动态富集理论是关于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和油气成藏及分布规律的油气勘探理论与方法体系,它建立在我国油气勘探实践特有的发展基础之上,继承性地将我国已有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和成功勘探模式由"静态"向"动态"、由表象向成因及动力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从油气动态富集的思想和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油气动态富集理论的3项基本原理(相互作用、相对性原理,油气资源及其时空分配控制原理,圈闭体系、充注体系协调匹配原理)及其新认识,并对其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含油气盆地动态综合评价及勘探一体化体系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发展历史及现状,综合评价了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风险构成及最优化目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发展现状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勘探作为一种直接找油方法,经过了曲折的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逐步得到油气勘探工作者的承认,并在整个油气勘探程序中占据了它应有的地位;二连盆地吉尔噶郎图凹陷的稀油勘探和塔里木盆地大宛齐地区浅层油气藏的滚动勘探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在浅层油气田勘探领域具有较好的勘探效果。认为K-V指纹法是一项在油气田目标详查阶段可发挥很好作用的实用技术,而井中化探方法是油气化探一个新的、具有实效的应用方法,在储层预测和评价方面可发挥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