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了E86精梳机在采用低落棉情况下,通过工艺上的优化进而提升纺纱质量的措施。具体通过精梳准备工序提高条卷纤维的伸直平行度;精梳机采用重定量、短喂给、低落棉工艺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平行度和分离度;精梳后并条采用大后区牵伸倍数、大后区隔距;粗纱采用大粗纱捻系数、大后区隔距、大的牵伸倍数及小后区牵伸分配;在细纱工序采用大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前胶辊大前冲位置以及小后区牵伸倍数、小钳口隔距、小浮游区长度的工艺,实现了低落棉、低成本条件下的成纱高质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纺制CJ9.7tex高支纱的工艺技术,着重对并、粗、细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提出了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的措施.精梳工序提高纤维的平行度和分离度,并条的总牵伸倍数大于并合数,粗纱高捻,细纱工序采用合适的牵伸元件,确保了成纱条干的均匀。  相似文献   

3.
采用重定量大牵伸的纺纱工艺对于降低纺纱设备配置和提高纺纱设备的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细纱工序采用重定量大牵伸工艺和成纱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普梳和精梳下分别对两种不同定量的粗纱进行生产性纺纱试验,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认为细纱牵伸倍数的增加,会对成纱重量CV%、单纱强力CV%、伸长CV%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纺制高品质的甲壳素纤维/棉混纺纱线,对甲壳素纤维/棉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配置合理的纺纱工艺参数,甲壳素含量在30%以下时,无论是生产、纱线质量等各方面都是比较可行的。在本实验条件下,锡林与刺辊的线速度比应控制在1.98~2.12之间。对混纺纱条干影响最大的工艺参数是并条机后区牵伸倍数,而梳棉机锡林与刺辊线速度比以及细纱机前罗拉转速对混纺纱的成纱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梳棉机锡林与刺辊线速度为2.12∶1,并条机后区牵伸倍数1.25倍,细纱机罗拉转速185 r/min。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生产Lenzing马赛尔纤维混纺纱线,并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分析马赛尔纤维的性能,探索马赛尔混纺纱的工艺要点,合理设计纺纱工艺参数,例如清梳联工序采用柔性开松,柔性梳理,降低纤维损伤;并条工序减少并合根数、降低总牵伸倍数与牵伸不匀率、稳定条干水平,提升纤维伸直平行度;细纱工序适当放大罗拉隔距,减少牵伸力波动,稳定细纱条干CV%值水平。经过系列工艺优化措施,明显改善可纺性能,顺利纺出符合质量要求的马赛尔混纺纱线,为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7.5tex以下特细号纱的主要纺纱特征和纺制特细号纱的工艺原则,重点讨论了纺制特细号纱几道工序的有关问题:使用清梳联问题;精梳工序和精梳设备工艺问题;使用一道精梳后并条问题;并、粗、细的总牵伸分配——如何提高细纱机的牵伸能力问题:后加工工序问题。  相似文献   

7.
细纱牵伸过程中,为避免捻回重分布导致成纱条干恶化,粗纱捻系数与细纱后区牵伸必须进行合理搭配.采用模糊决策方法中的Borda数法,对纯棉普梳纱线的粗纱捻系数和细纱后区牵伸倍数的搭配方案进行排序,从而获得成纱质量较优的两个工艺参数的配合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上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决策方法优选方案进行纺纱,所得纱线质量较好;较大的粗纱捻系数和较小的细纱后区牵伸配合能够获得较优质量的纱线.  相似文献   

8.
通过加强操作管理和优化工艺,如梳棉工序采用6S工艺中的重定量配置、并条工序减少并合根数、降低总牵伸倍数与牵伸不匀率、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严格控制温湿度,可使村田870 EX型涡流纺纱机速度达到540 m/min,生产效率为99%左右,每台机器的R19.7 tex纱产量达到60 kg/h以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C4与FA201精梳纺纱系统的研究,发现C4精梳纺纱系统的半制品与成纱质量较FA201精梳纺纱系统的半制品与成纱质量好.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分析了梳棉机的均匀混合作用和纤维弯钩问题。通过有关工艺试验论述了梳棉机均匀混合作用产生的根源和均匀混合作用的原理。探讨了梳棉机弯钩形成的机理,提出了测定纤维伸直度的方法,并对影响伸直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混纺比对甲壳素/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并采用相同的纺纱工艺纺制了5种不同混纺比例的甲壳素/棉混纺纱,研究了不同混纺比对甲壳素/棉混纺纱物理机械性能和抗菌抑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甲壳素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明显下降,条干CV%、细节、粗节和棉结显著增加;毛羽逐渐增大,甲壳素纤维质量分数大于30%时,混纺纱毛羽急剧增大;抗菌抑菌效果显著增加,当甲壳素纤维质量分数大于10%时,混纺纱具有抗菌性,当质量分数大于30%时,抑菌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梳棉机锡林速度对成纱质量的影响问题。用PT7000条干测试仪对四档不同锡林速度所加工的纱线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随着锡林速度提高,成纱千米棉结随之减少,规律性十分明显,成纱细节和粗节以锡林350 r/min为最佳,成纱条干以450 r/min为最佳,成纱毛羽以296 r/min所加工的纱线最少。总体而言:以锡林速度350 r/min最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SFA252A型精梳机投产使用后,成品纱上的棉结、粗节、细节和纱线条干CV值较高的原因,提出了对梳棉机进行改造的技术措施,对精梳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对粗纱定量配置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细纱机牵伸区设置带隔距块的压力棒,并与普通双皮圈牵伸型式进行工艺比较研究,说明该工艺在有效改善细纱条干均匀度方面具有优越性,但存在管间变异增大、细纱冒硬头、清洁工作难度加大等问题,需要从工艺上及运转操作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15.
就并条工序的牵伸工艺参数对棉结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并条工序采用顺牵伸、增大头并后区牵伸倍数和后区隔距,减小二并后区牵伸倍数,放大后区隔距,对降低并条工序棉结有利.根据实验结果对生产中的并条牵伸工艺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梳棉老机减少回转盖板根数增加固定盖板根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改善A系列梳棉机梳理效果、提高成纱收益,在A186梳棉机上进行了减少活动盖板根数、增加固定盖板根数、增加棉网清洁器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产量不变条件下,改后与改前相比,成纱条干改善1.5%,细节改善5.3%,粗节改善22.8%,棉节改善41%。在产量增加41.3%条件下,改后与改前相比,其成纱质量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提高新型绿色纤维成纱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际生产中所涉及的A天丝(ATS)、G天丝(GTS)和莫代尔(MD)3种新型绿色纤维进行纤维性能比较、不同种类纱线性能比较和不同成纱方法的纱线性能比较.研究认为,对于纤维综合性能以MD为最好,对于纱线综合性能以GTS为最好;对于成纱方法,赛络纺比环锭纺更能提高纱线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量试验,揭示了涤棉纱断裂端的结构特征及强力弱环多发生在粗细节过渡处。为提高涤棉纱强力和改善强力不匀率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Lyocell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其面料在手感和外观等方面的多功能性使其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采用转杯纺纱技术加工Lyocell纤维纱,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试验方案,经过各方案的试纺,建立了转杯速度、分梳辊速度、捻系数等转杯纺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7.0软件,绘制三雏立体曲面图,探讨了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关系,为合理选择工艺参数,提高Lyocen转杯纱的成纱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布面纱疵的分析,我出牵伸工艺与纱疵的关系,经过工艺测试,合理选择并条、粗纱和细纱等主要牵伸工艺参数,降低布面纱疵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