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IP RAN技术已经成为承载电信4G业务的主要承载技术,本文首先对IP RAN承载网技术进行介绍,然后对IP RAN后续发展以及面对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宜昌 《通讯世界》2016,(23):46-47
本文将着重分析分组传送建设综合承载网的具体措施,了解当前采用的IP RAN技术对综合业务承载网的实践价值.现阶段MSTP网络进化至IP RAN技术,IP RAN技术的全面规划应用,IP RAN技术对综合承载网的运用效果,成为当前规划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讯世界》2013,(18):41-43
近几年,在通信领域被频繁提及的一个名词就是"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那何为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它是指通过一张城域网络,接入所有的固定电话、宽带互联网接入、2G语音通信、3G语音通信、集团客户专线等业务,并且新增业务也同样接入该网络。本文将从IP RAN综合业务承载网技术特点以及烽火IP RAN技术优势两方面进行阐述。IP RAN综合业务承载网技术特点IP RAN技术当前已具备了规模组网的能力,成为当前移动承载网领域主流解决方案。IP RAN设备基于IP/MPLS技术,灵活提供多样的承载模  相似文献   

4.
刘哲彬 《通讯世界》2017,(13):10-11
现阶段网络科技飞速发展,政企专线带宽扩容需求明显呈上升趋势,原有的MSTP技术由于自身成本高且无法满足高带宽的需求,这时IP RAN作为能够满足专线业务承载需求就应运而生了.本文分析研究政企专线业务的现状,阐述IP RAN承载政企专线技术的组网优势以及设置原则,探讨IP RAN承载政企专线技术的实际应用,分析IP RAN政企专线技术的接入模式,希望可以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了基站IP RAN的承载需求及其面临的一些挑战,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承载网资源,阐述了运营商在基站IP RAN演进中的典型组网方案及其应用场景,并提出了基站IP RAN的演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概述了IP RAN技术,总结IP RAN组网方案和技术要求,从而针对组网方案配置部署和移动承载逻辑组网方案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IP RAN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陈品洲 《信息通信》2014,(11):192-194
随着IP RAN的大规模部署,其端到端的IP化能力也带来了多业务网络承载的实现空间,文章在深入了解IP RAN与各类传统专线技术在组网结构、接口能力、服务应用场景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探究了IP RAN技术的多业务承载可行性以及对应的替代组网方案,为促进网络集约化运营、提升投资效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想  江敏 《中国新通信》2013,(20):88-89
无线接入网从3G向4G演进的过程中,流量的迅速增长对承载网的带宽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目前基站传输普遍采用SDH作为承载技术,无法实现带宽的统计复用。为积极布局LTE网络建设,各运营商都结合自身特点采用了PTN/IP RAN等新型的分组传送技术进行组网。本文从数据专业的角度出发,对比PTN与IP RAN的同时,以IP RAN的现网实验结果为例,分析了IP RAN对3G/4G流量的承载细节和网络试点经验,提出了基于IP RAN的综合承载网对未来网络发展的设想和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IP化是当前网络的一个发展趋势,IP RAN技术将会成为将来承载网的主要组网方式,文章简要介绍了IP RAN技术的特点,对比了IP RAN技术与其他组网技术相比的优势,然后结合某地市运营商网络的实际需求,分析了IPRAN网络建设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徐伟民 《通信技术》2012,45(6):50-54
随着以Internet为代表的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不断发展,IP RAN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承载网技术,网络的规划方法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因此,介绍了以路由器技术为核心的IP RAN体系,对IP RAN试商用网络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马培勇  阎璐  张渭 《移动通信》2013,(22):21-25
针对LTE对其承载网的性能和组网需求远超3G的需求,以及IP RAN在组网方面的特性,介绍了IP RAN与光缆网协同组网的概念,并通过对IP RAN和光缆网组网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两者组网结构上的匹配性,提出了IP RAN与光缆网进行协同组网的原则,以便运营商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省网络建设投资、提升网络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CDMA传送网引入IPRAN的必要性和建设需求,提出了分离传送和合并传送两种IP化方式,并对MSTP、路由器、PTN和PON四种IPRAN建设的承载方式进行了讨论,对各种承载方式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推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通信2G向3G技术的演进,以话音为主的移动业务向着话音和数据业务并重的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业务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拓展需求推动着移动业务和承载网络的IP化进程。本文介绍了IPRAN的发展背景,对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主流的IPRAN技术做了一定的介绍;特别针对PTN的技术原理以及组网策略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全业务运营环境中,如何以IP RAN作为切入点来构建一个融合承载移动、视频及宽带等综合业务的承载网络架构。最后,通过某电信运营商的实际网络部署策略方案为案例,对IPRAN网络部署策略做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14.
刘伟  王双勇 《信息通信》2012,(4):240-241
服务质量(Qos)技术是IP网络技术能否成为未来统一承载网络技术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IP承载网多业务的特点,提出了一套IP承载网Qos解决方案.该方案将DiffServ、RSVP-TE、MPLS VPN三者按需组合,对IP承载网上承载的各种业务提供了很好的服务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5.
杜娟 《广西通信技术》2011,(1):11-12,29
通过分析传送网和IP承载网相关技术和组网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传送承载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下一代传送网和IP承载网的融合组网和协作建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移动回传网络体现出大容量、分组化的特征,在LTE时代,运营商的移动回传网络要实现由MSTP向分组的转型。文章首先介绍IP RAN技术的特点和组网方案,然后搭建仿真平台对IP RAN和MSTP两种技术的承载效率进行定量分析。仿真结果表明,IP RAN与MSTP相比具有更高的传送效率,利用IP RAN技术建网后网络扩容的时间点相比MSTP技术得以推后,可降低LTE时代移动回传网络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7.
结合5G的三大应用场景及其网络化需求,探讨了IP RAN网络的5G回传承载架构和增强型技术,对网络切片技术、Segment Routing技术、EVPN技术和网络智简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中国联通在IPRAN增强技术方面的部分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8.
陈运清  史凡  聂世忠 《电信科学》2012,28(7):119-123
针对当前运营商所关注的MBH网络的建设问题,介绍了需求分析、技术对比、难题攻关等,并结合现网试点情况全面剖析了PTN和IP RAN两种主流技术,指出了以IP RAN为代表推进多业务承载MBH网络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网络从2G向3G的迈进,移动网络IP化的进程日益加速,移动软交换网络的建设拉开了移动核心网络向IP化演进的序幕,而移动接入网(RAN)侧的IP化也逐渐成为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热点。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作为承载IPRAN的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分类和技术特点分析出发,基于cdma2000基站的承载需求,对电信级以太网在基站IP化承载领域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