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社会观念的转变,很多人开始改变年节饮食习惯,到酒店中进行年节餐饮消费,于是在酒店消费领域中形成了“年夜饭”的动作,中国的年节文化也由此派生出新的内容。本文着重分析了近年来年节餐饮市场的变化与走势,统计了年节餐饮销售的相关数据,并就如何把握饮食消费的年节商机,增大餐饮行业在年节消费市场中的活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提出了一些措施方案,希望酒店行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年节餐饮市场的未来动向,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
中外年节食俗野飞逢年过节,人们都很讲究饮食,但由于宗教、民族、习俗等不同的原因,国际上各国的新年食俗又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可谓五彩缤纷,奇特有趣。法国人认为,除夕时家中如有剩酒,来年就会交厄运。因此,他们在过年时宁愿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将家中所剩酒喝个...  相似文献   

3.
世界船王包玉刚,在饮食上不求山珍海味,喜欢过“清茶淡饭也是香”的田园生活.他爱吃家乡的宁波菜,每逢年节或星期天,夫人黄秀英总要亲自下厨,为他做几道可口的宁波菜,船王总是吃得津津有味,食欲大开.宁波有句俗话:“吃  相似文献   

4.
过节了,家家都摆出丰盛的宴席,亲友聚在一起,总有饮不尽的酒,吃不完的饭。吃,无疑在春节这个大舞台上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吃得好是一回事,吃出健康才是最主要的。A.传统年饭6宗罪春节,无论相隔多远,无论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饭。但是,在生活日益富裕、饮食日益丰富、健康日益得到关注的今天,年夜饭乃至整个年节期间的饮食健康问题便渐渐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韦公远 《烹调知识》2007,(10):26-26
编辑同志:老年节快要到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身边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由于不懂得饮食养生的道理,有的似乎要弥补过去的亏欠成天胡吃海喝,导致高血脂病缠身;也有的穷日子过怕了,仍旧一味节俭而不注意保养,致使疾病丛生,人未老而体衰。现借老  相似文献   

6.
集中美食     
阿男 《美食》2009,(2):1-1
就饮食而言,现在的过年,实际上就是“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员”在一起吃喝。人,作为哺乳动物的这种“集中”吃喝,已经成为习惯,中国人如此,其他国度也如此。不少“高层次”的专家学者,对这种习惯,提出非议。身在其中的百姓,也会在年节末尾轻嘘短叹“集中”之累,但到了第二年除夕前,  相似文献   

7.
正俗话说:"春吃甘,脾平安。"春天养生的重点是舒肝气、补脾胃。甘入脾胃,在茶饮中加些蜂蜜,可补中益气、调和脾胃,是春季理想的养生品。清肠道:年节期间,大多数人暴饮暴食,且饮食不规律,肠胃受到油腻大餐的冲击,负荷大大增加,影响了胃肠的功能,而蜂蜜可以促进胃酸正常分泌,还可增强肠道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人的饮食是一种文化,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喜"字,而年节时分的团圆饭是最能呈现这种喜庆氛围的。春节期间大家庭齐聚,因故未回者留座及餐具,以示团圆之意;饭食丰盛,重视口彩,年糕是"步步高"、蛋饺是"元宝",鱼寓意"年年有余",从前北方无鱼地区还要刻条木头鱼替代;席间座次有序,饮酒吃菜,热闹尽兴而止——全家人欢聚一堂,高高  相似文献   

9.
《美食》2016,(1)
正食宿文化,永远是人类味蕾的民间认同,和难以割舍的时序刻度。食宿文化中的年节食宿,则更是极具顶级具象的最高形式。年节食宿将乡音、乡愁、乡情、乡党,以区域性特色食物作为载体和纽带紧紧缠绕在人们味蕾和心头。认识和发掘年节世俗文化,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民族彰显自己文化的主要选择和目的地。全球最大规模的迁徙在哪儿?数亿人口几乎在同一时间的前夕,抢时间、挣速度,拳拳之心共同跳动;展笑颜,留胃口,滋滋味蕾共同向往,只为那隆重的  相似文献   

10.
洛阳水席     
洛阳人对于汤水丰富的传统水席,有着外人难以理解的深厚感情。它不仅是盛大宴会中倍受欢迎的席面,就是平时民间婚丧嫁娶、诞辰寿日、年节喜庆等礼仪场合,人们也惯用水席招待至友亲朋。当地人还把水席看成是各种宴席的上席,以此来款待远方来客。它作为传统的饮食风格和传统的牡丹花会、古老的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被誉为古都洛阳的三大异风。 洛阳水席的格式非常讲究,24道菜不多不少,8个凉菜、16个热菜不能有丝毫偏差。16个热菜又分为大件、  相似文献   

11.
在北国边陲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一带;许多居民特别喜欢吃生鱼.每逢年节或宴请宾朋,  相似文献   

12.
说起北京人,年节最看重的就是自家的家宴,和席上的美酒。忙活了一年的人们,不管瞎忙活,还是白忙活,到了这日子口儿,也该宽松潇洒一把了,元旦刚过,您看吧,咱百姓家的宴席不断。一位满头白发的离休老人对笔者说:“年节家宴的酒谱,在今天人人讲档次,个个比派场的当口儿,还真令人颇费了些心思。”档次、口味、气氛、趣味……勾勒出一  相似文献   

13.
《上海调味品》2010,(4):126-128
繁忙的年节季终于过去了,细菌容易滋生的春天却要来了。厨房需要全装备的清洁用品,瓶瓶罐罐的清洁剂、抹布、软刷,来对抗油腻。  相似文献   

14.
读《旧时梨园年素菜》(见1986年第1期)一文,颇感兴趣.文中谈到梨园艺人于年节  相似文献   

15.
正饺子,在清朝乃至民国又叫"煮饽饽",是深受中国北方人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距今已有1 800多年历史。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一书中有一首吃饺子的民歌:"夏令去,秋季过,年节又要奉婆婆,快包煮饽饽。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媳妇费张罗。"实际这也是吃饺子的趣闻。饺子作为一种年节食品,古今都有不少习俗,丰富的饺子  相似文献   

16.
卤熏鸡架     
现在有很多人不爱吃肉,爱啃骨头。每逢年节孩子们都回家来,我就做上这道菜,他们都很喜欢。  相似文献   

17.
基础高汤     
年节时期,正是大摆家宴显身手的好帆会,怎能不准备上好的高汤?有几款万用高汤在手,这也算是厨房里的秘密武器了。  相似文献   

18.
日本“天皇家的餐桌”一般人是没有机会 看到的。但是,与我们的饮食生活密切相墨 守成规的还真就是“天皇家的餐桌”。 比如现在的年节之时,天皇家的餐桌上 的食品有23种之多。虽然种类多,但是其量 却都不太多。既有西餐也有中华料理,还有 日式料理。把中、西、日式餐配合在一起。早、 午餐之前先喝一杯日本清酒或是啤酒,而晚 饭时,天皇家几乎不喝任何酒。 也许是皇太子原来在奥克勘探福德大学 留学时与同学同乐的体验,似乎对酒精类很感兴趣。在东宫御所的地下葡萄酒窑,贮藏 有相当数量的葡萄酒。当然也用于接待各国 的来宾。 在…  相似文献   

19.
福建花生糖     
花生糖带有小时候的回忆,原本只有在年节的时候才能有享受花生糖的权利,这种最最亲民的美味真的能在自家厨房还原出来吗?  相似文献   

20.
吃饺子趣闻     
正饺子,在清朝乃至民国又叫"煮饽饽",是深受中国北方人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一书中有一首吃饺子的民歌:"夏令去,秋季过,年节又要奉婆婆,快包煮饽饽。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媳妇费张罗。"实际上,这也是吃饺子的趣闻。饺子作为一种年节食品,古今都有不少习俗,丰富的饺子文化,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民间趣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