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湖水电站第一期工程装机容量2×15MW,设计水头1074m,引水流量3.42m~3/s,年发电量9280万kw·h。其压力水道和厂房布置是设计的重要内容。初步设计中比较了:“压力井道—地下厂房”、“压力钢管—地面厂房”和“压力井道—地面厂房”等3个布置方案,并推荐了“压力井道—地下厂房”方案。在初设审查中,经反复论证比较,选定了“压力井道—地面厂房”方案作为本工程的采用方案。实践证明,初设审查所选定的方案是正确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兴化市位于江淮之间的里下河腹部,平均地面高程2.4米,素有“锅底洼”之称。历史上洪、涝、旱、卤、蝗等各种自然灾害交替发生,尤以洪涝灾害为最。 建国后,兴化人民按照“主攻涝渍,涝渍旱碱综合治理”的要求,开展了面广量大的农田水利建设,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设施,抗灾能力显著增强。但是,水利工程设施的基础仍很薄弱。1991年的大水暴露了已建水利工程设施在抗御特大洪  相似文献   

3.
在大风天,由于受地面风吹雪的影响,要在地面测定降雪量是困难的。即使在不受地面风大雪影响的高空进行测量,若用一般的雪量计,全国受大风的影响而测不到准确的降雪士数据。作为方法之一,Fohn提出,测定吹雪*的高度分布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少的,其值渐近于高度轴的值.天初用湍流扩散理论论述风吹雪担论的是盐谷先生。他研究的是无降雪时,相同雪杠杠的湍流扩散。测定吹雪量的垂直分布用方社式(1)表示:d,dnd,H(Ksop)+H(ro·n)。0……[1)dz”“““dzdz”KS一会直方向的扩散系数;n一在某一高压1的风吹雪的空间密度,…  相似文献   

4.
河网化地区,排水河渠、灌溉渠道纵横交织,排水河渠的水面低于地面,灌溉渠道的水面又高于地面,为了引水灌溉被排水河渠割开了的农田,必须兴建渡槽;又为了便利行人、车辆跨越排水河渠,还必须修建桥梁。十字双曲拱“桥槽”就是在排水河渠交叉处建起来的通车通水双用、把“双曲拱桥”和“拱板渡槽”合成一体的建筑物,实际上是一座没有完全主拱波的双曲拱桥和不要文墩的悬浮拱板渡槽。图1是  相似文献   

5.
吴江市地面沉降与开采地下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吴江市地面沉降与开采地下水关系的研究表明 ,地面沉降量在时空分布上与地下水开采量基本一致 ,地面沉降速率与地下水位呈明显的相关性。地下水累计开采量与地面累计沉降量有较好的相关性。运用太沙基的有效应力原理及一维固结理论 ,对地面沉降极限量进行估算 ,提出了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济南为例,采用透水砖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典型雨水促渗措施,对其种类、铺装要点、生态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将透水砖铺装地面与常规硬化地面保水效益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相同条件下透水砖地面比混凝土硬化地面下渗雨水量高出3~4倍,对于减轻地面径流效果明显。因此,透水砖是城市地面雨水下渗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7.
驷马山滁河四级站干渠(江巷水库近期引水)工程的地类划分、量算要反应土地的地类、权属、地面附着物等多方面信息,这些信息分布在多张图纸上,在地类划分、量算时,多张图纸的信息互相交叉、重叠,信息量庞大、复杂。传统CAD图上量算作业不仅工作量巨大,还存在划分地类不准确、权属错位、地面附着物遗漏等诸多问题,给工程的地类划分量算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甚至影响划分成果的准确性。使用ArcGIS软件对工程的地类进行划分、量算。运用该软件dwg、shp文件互转和文件擦除、合并、相交、导出等多项功能,对多张图纸上的关键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最终量算出该工程征用土地的地类、权属、地面附着物等关键数据。量算成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动态模拟分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的动态模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文中以安阳市为例,系统地介绍了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并列举了有关数据和图表,对比了该法较传统的“典型频率年法”、“实测系列调度法”优越之处,它可以对系统的水资源状态进行定量的、依时序的动态分析,为系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文中对简化地面、地下水联合调度的动态模拟分析过程,提出一些看法供商榷。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的雨水道设计中,地面集水时间一般仅根据集水距离取5~25分钟,新的《给水排水设计手册》虽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但仍限于特定坡度、n 值和降雨强度条件下的计算。为了寻求通用计算方法,作者在假定“漫流水体在漫流过程中的调蓄作用忽略不计;和地面坡度是形成地面漫流的主要动力来源。”的条件下,利用水力学原理,推导了地面集水时间的计算模式,并与国外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找出有利于降雨入渗、削减径流的透水地面铺装结构,通过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铺装垫层结构透水地面的降雨入渗与产流特性。根据8种铺装结构在径流削减、入渗量增加、开始产流时间滞后等方面的效果比较,推荐透水砖地面自上而下的铺装结构为"透水砖面层+无砂混凝土+单级配碎石"形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提高规划设计工作效率与设计精度的角度,论述了编制《水利水电建设气象资料图集》的必要性,并根据山西省的实际经验,探索了某些地面气候资料的校正与地形改正方法:对各地面气候要素的地形差异,分区给出每100m高差的地形改正值,根据实际地形高差给予改正;对于风速,除地形改正以外,还要根据测站资料条件、水库满蓄条件等,分别提出改正系数或改正数予以改正,通过算例对“移用邻站资料”、“以等值线综合多站资料”以及“考虑地形改正”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当工程地点实际高程与移用站高程相差150m时,几项地面气候指标设计值的差异平均相差为10~20%以上,最大可达91%。  相似文献   

12.
连续枯水年苹果渗灌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在长期干旱情况下苹果渗灌的增产效果,进行了连续两个枯水年份的试验研究,试验共设置渗灌、地面灌以及对照(未灌)3种处理,对不同处理苹果树的生育状况、产量及耗水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渗灌和地面灌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渗灌苹果树的树围、树高、树冠直径增长量及坐果数均明显高于地面灌;渗灌可显著提高苹果的产量和果品品质,渗灌比地面灌平均增产70.85%,比对照平均增产248%;渗灌比地面灌水分生产率平均提高了82.25%,是地面灌的1.85倍。  相似文献   

13.
"3S"技术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S”技术是集遥感、全球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手段,它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地面各种信息.文章对“3S”技术在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管理等几方面在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关于校正水准似的操作,现就克拉克“木椿校正法”及结合个人体会,提出“照准轴平行水准轴不动焦距校正法”供同志们参考。—、操作步骤第一步:将水准仪放在平坦地面约100公尺的中央,用目估两边地面之高差在2公寸以上,以测定二椿之中站高差,此中站高差即视为正确高差,作为校正的依据(如图(一)中X虚线所示)。与此同时必须视察地形,考虑移动仪器以后的  相似文献   

15.
《水利电力机械》2002,24(6):36-36
乘飞机旅行的人早已习惯“空姐”在起飞前三令五申禁止在飞行时使用手机 ,而德国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的一套新系统将有望解除这一禁令 ,使旅客在飞行途中也能打电话和上网。据德国宇航中心介绍 ,这套名为“无线客舱”的系统由这个中心和空中客车、西门子、爱立信等公司共同研发 ,可在不干扰飞机上敏感电子仪器的情况下 ,通过卫星将乘客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与地面上的通信网络连接。系统的关键部分是一个服务集束设备 ,可以将各种不同的数据流“捆绑”起来 ,然后通过卫星向地面转送。德国正在研究开发飞机上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6.
亚洲有“四小龙”,广东有“四小虎”。人称龙行云,虎行风,龙腾虎跃,风云际会,景观自然不俗。诞生小虎的地面,就在珠江三角洲。公元1984年之后,国内外和香港、澳门的新闻媒介,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突然之间把触角伸到珠江口,不断以“磨刀门海滩变蔗田”、“磨刀门供水澳门工程破土动工”、“造福子孙后代的壮举”等醒目标题,传播着珠江口水利开发整治的消息,同时,也传播着戴良生的名字。  相似文献   

17.
水利工程一般都要跨县、跨乡、跨村组。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与水系分布、地面高程的不一致,长期以来,一些规划设计又不够科学,使县、乡、村“结合部”的一些水利工程变成了“瞎工程”,浪费了人力、物力;由于缺乏顾全大局、相互协作的精神,有的修建了“纠纷工程”,造成地区之间的水事矛盾,至今难以解决;更有甚者,有的“结合部”长期被束之高阁,不修不建。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生产条件的改  相似文献   

18.
压力钢管在洞内的安装已成为目前施工领域中一种普遍的施工方式,在施工支洞与主洞“T”型口处地质条件差的情况下,不适宜利用“T”型口上方预埋锚杆与起吊葫芦且将钢管吊离地面后转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采用在“T”型口设计安装转盘的方式,投入人员少,时间快,效率高且钢管转向时不吊离地面,操作安全,为一次性投入,可回收多次利用,节约资源,能够直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9.
预制吊装的梁式渡槽槽身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爬行”,即槽身的同向移动。槽身“爬行”对渡槽的安全运行十分有害,个别工程曾发生过因“爬行”使槽身坠落地面的事故。在详尽分析了槽身“爬行”的原因后,提出了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期封面建筑为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由中建三局二公司承建。“天塔”位于天津市聂公桥畔,东邻紫金山路,西接浮翠龙潭,为津门一景,名“荧塔旋云”。它由塔基、塔座、塔身、塔楼、桅杆天线等5部分组成,该工程集高、大、新、重、悬、秀等特点于一体;高,地面以上高达415.2米,当时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