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张峰林 《连铸》2011,(Z1):153-157
通过"连铸+热轧"工艺生产DQ1J钢种时,在其钢板表面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均匀、分布无规律的"翘皮"现象,俗称"重皮"缺陷。关于"重皮"的报道国内外已有很多,本文结合炼钢厂生产出的铸坯在连轧开卷中出现的重皮缺陷,对本钢炼钢厂生产工艺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大大减少了该类缺陷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刘纲  干勇  刘崇  马鸣图  司小明  范海宁  张剑 《连铸》2020,45(2):52-57
针对热冷轧板卷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通过系统取样,借助于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EDS能谱分析仪对IF钢热轧板的表面缺陷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铸坯及板卷典型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或机制,针对性地研究连铸工艺关键参数以及加热炉加热制度与翘皮缺陷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了降低翘皮缺陷发生率的控制措施,通过工业化试验,试验铸坯连退工序冶金缺陷较之前钢种铸坯降低了1.43%,降低幅度为26.63%,降级改判降低了1.11%,降低幅度为43.70%。  相似文献   

3.
钟鹏  刘启龙 《连铸》2020,45(3):43-46
为明确马钢镀锡板表面翘皮成因,对现场镀锡板进行了取样分析。缺陷取样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马钢镀锡板表面翘皮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压氧(压入氧化铁皮)、非金属夹杂物和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卷入。同时,Parsytec表面质量检测系统因根据缺陷的图像判定缺陷类型,很难将条状圧氧和线状非金属夹杂分开,对夹杂缺陷的判定存在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连铸》2019,(6)
针对唐钢生产的SPHC钢热轧板边部翘皮缺陷多问题,对边部翘皮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板卷边部翘皮缺陷的主要原因是连铸过程中结晶器卷渣,通过选择性能合适的保护渣,将结晶器宽面水流量由250 m~3/h降为215 m~3/h,窄面水流量由27 m~3/h降为25 m~3/h,将板间氩气背压设置在0.01~0.025 MPa范围内,将水口浸入深度控制在80~150 mm范围内,将铸机拉速控制在1.3~1.7 m/min范围内并保持恒拉速,最终使板卷边部翘皮缺陷导致的降判率由0.21%降至0.03%。  相似文献   

5.
针对唐钢管线钢X80M热轧板出现的批量边部舌状翘皮缺陷问题,使用电子显微镜对边部的舌状翘皮缺陷进行金相组织微观确认,发现在舌状翘皮区域出现了了不明显脱碳层和氧化铁,并伴有Mn、Si等成分,通过进行同批次板坯不同的翻面、切角、定宽等方面进行测验,对舌状翘皮缺陷形成原因进行机理探析。得出连铸坯角横裂是导致此次边部舌状翘皮缺陷的根本因素,同时热轧过程定宽机定宽量决定了舌状翘皮距边部的位置,通过加强板坯质量管理,对连铸坯进行有效的使用倒角结晶器、火焰切角,减少定宽量是确保板坯无缺陷轧制和减少客户使用过程中的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结合现场实际生产过程,采用扫描电镜、金相组织、能谱分析等手段探讨了冷轧板SPHCZ钢表面缺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主要表面缺陷为长条状表面缺陷和带状表面翘皮缺陷,长条状表面缺陷部位主要成分为Fe和O,无其他夹杂元素存在,该类长条状表面缺陷产生原因是轧钢生产过程中氧化铁皮压入钢板。带状表面翘皮缺陷部位主要成分为Al、Ca、K、Na、O、Fe和部分S等夹杂元素,带状表面翘皮缺陷产生原因是连铸过程中结晶器保护渣卷入钢中。通过增加粗轧清除氧化铁皮频次、细化精轧机架内检查制度、优化中间包吹氩制度,提高保护渣黏度等措施,SPHCZ钢表面缺陷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由改进前的0.37%降低至0.12%。  相似文献   

7.
对SS400B加硼钢热轧卷板表面翘皮缺陷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铸坯角部横裂纹是导致SS400B钢热轧卷板产生表面翘皮缺陷的主要根源。通过采取钢种成分的调整,优化连铸二冷制度,减小结晶器锥度等措施,消除了SS400B钢卷板表面翘皮缺陷,热轧卷板合格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8.
热轧钢板免酸洗直接冷轧还原退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RT-4CA热轧板为例,通过金相分析及XRD等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冷轧压下量时,氧化皮随基体的变形情况,及试样在750℃、10%H2还原气氛下保温180 s后氧化皮的还原情况。结果表明:MRT-4CA热轧板直接冷轧后,氧化皮可随热轧基底一同变形,冷轧产生大量裂纹提升了氧化皮的还原效率;XRD测试表明还原后试样表面的主要成分为Fe与FeO;压下量为55%时质量损失率最高(为0.107%),压下量进一步增加,质量损失率反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针对镀锡板冷轧工序表面缺陷,在冷轧镀锡板取样并结合电镜进行分析,得出铸坯卷渣(Al-Ca-Mg-Na-O复合夹杂)及铸坯中Al2O3夹杂物是镀锡板冷轧板点/线状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某厂镀锡板转炉-精炼-连铸全流程生产中夹杂缺陷产生原因,采取了控制转炉出钢氧、保证RH循环时间及降低吹氧量、优化连铸工艺如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氩气流量、结晶器保护渣等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了镀锡板夹杂类缺陷,对应冷轧工序改判率由之前2%~3%下降至控制后0.5%以下。  相似文献   

10.
李盼峰  李晓少  李雷  贾陆营 《轧钢》2023,(4):119-124
针对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CSP-冷轧线生产的耐蚀钢表面翘皮缺陷问题,对耐蚀钢中Cu元素在钢中的特性及其基板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该缺陷的产生与连铸的过热度控制、二冷水配置以及热轧加热工艺和精轧立辊的侧压力控制等众多因素相关。为此,通过采用连铸低过热度控制、增强二冷区冷却强度、优化热轧立辊侧压力、高温快轧和加强在线检查反馈调整等多项措施,减少了耐蚀钢基板表面的小结疤、翘皮缺陷,从源头保证了基板的表面质量,有效预防了冷轧耐蚀钢表面翘皮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