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射频功率放大器与生俱来的非线性是无线通信前端设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根据广义改进型Hammerstein功率放大器非线性模型,提出一种应用于射频功放线性化的新型数字预失真器——广义改进型Hammerstein(Generalized Augmented Hammerstein, GAH)预失真器,并给出了该预失真器的实现方法。另外,为了精确分析GAH 预失真器的性能,采用实际功放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仿真和实验。被测功放为中心频率1960 MHz,带宽40 MHz, 输出功率45 dBm的Doherty功放。仿真和实验证明:提出的数字预失真器不仅计算复杂度远低于记忆多项式(Memory Polynomial,MP)和分数阶记忆多项式(Fractional Memory Polynomial, FMP)预失真器,而且其线性化能力也强于AH、MP及FMP等预失真器。  相似文献   

2.
谭水  王光明 《现代雷达》2006,28(6):59-62
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是克服高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早期对预失真技术的研究大多局限与无记忆非线性,但对于宽带和多载波应用。记忆非线性失真将不能再被忽略,无记忆预失真非线性补偿机制可能失效。文中研究了卫星通信系统中大功率记忆非线性功放的自适应基带预失真线性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记忆多项式的非直接学习结构的自适应基带预失真方案,给出了自适应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抑制带外频谱扩散,减小带内失真,降低误比特率,实现有记忆非线性大功率放大器的自适应预失真。  相似文献   

3.
在对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放大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SoC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对短波功放进行可重构预失真线性化的方法。文章重点对改进型Hammerstein 模型进行了改进,修改后的模型不仅在硬件上易于实现,而且具备模式切换功能,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有记忆模型或无记忆模型。实验结果证实了修改后的模型能有效地抑制短波功放的带外寄生辐射。提出的基于SoC 硬件平台的预失真线性化实现方案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各种不同的预失真非线性模型,节省系统硬件资源,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MRBFNN)的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模型,用于更为精确地矫正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非线性。该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使用传统的延时抽头以补偿功放的线性记忆效应,同时对每个抽头进行级数展开用于补偿功放的非线性记忆效应,从而更好地抑制功放的动态非线性失真。文中使用WCDMA 三载波信号对一个460MHz 的Doherty 功率放大器进行数字预失真线性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模型相比,基于改进型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模型能更好地抑制宽带功放动态非线性引起的带外频谱再生,其三阶互调(IMD3)失真最多可以抑制23dB,大大提高了功放的线性度,验证了所提出的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可识别HPA记忆效应的数字预失真器的结构、特点,以Hammerstein预失真器为例仿真了可识别功放记忆效应的基带数字预失真器,并在数字电视发射机功放线性化中加以应用,结果表明记忆效应预失真结构应用在数字电视发射机功放的线性化中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数字基带预失真线性化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功率放大器前端引入与其幅度和相位特性相反的预失真电路使输入和输出信号在整体上呈线性关系,从而实现高频谱效率传输的一种新型线性化技术.然而,预失真电路的引入必然引起环路延时。因此,数字基带预失真线性化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环路延时的估计,文中研究了基于Widrow的最小均方(LMS)算法的自适应时间延迟估计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算法,分析了这种估计方法的性能,并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LMSTDE可以精确的检测出系统的时间延迟,使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自适应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是功放线性化技术中很有前景的技术之一。为了能够使数字基带预失真系统快速收敛且便于工程应用,介绍了一种基于迭代最小二乘(RLS)算法的记忆多项式预失真技术,并论述了其基本原理和系统结构,最后从邻信道功率比(ACPR)、星座图以及误码率3个方面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算法的预失真技术不仅可以克服传统LMS预失真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缺点,而且便于结合QR分解等方法来硬件实现,预失真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8.
针对短波射频功放的非线性失真及记忆效应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学习结构的MP模型预失真方案,采用Filtered-X LMS(NFXLMS)算法对建立的预失真模型进行训练辨识。仿真分析,针对MP模型高功率放大器,预失真后的三阶互调分量改善了52.2dB,五阶互调分量改善了48.85dB,与现有的IIR Wiener预失真器相比较,进一步提高了功放输出的线性度。同时,在DSP+FPGA平台上对MP模型预失真算法进行实测,结果表明,该预失真器能有效改善实际功放的非线性失真,具有较好的线性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朱仁祥  鲍吉龙  袁红星 《信号处理》2012,28(11):1602-1606
针对OFDM功率放大器线性化问题,本文采用数字预失真的方法来补偿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预失真器采用Volterra序列来逼近,并提出一种重置BFGS算法来训练非线性预失真器。通过设定切换条件,使参数学习在梯度下降法与拟牛顿法之间切换。这既增加了新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又可提高收敛速度。仿真采用数字基带预失真器对OFDM信号的功率放大器进行预失真,结果表明了新算法的高效性。并且,增加数字预失真模块可大大改善OFDM功率放大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记忆多项式(Nonuniform Memory Polynomial, NMP)和线性插值查找表(Look-Up Table, LUT)结合的基带数字预失真方法。与传统的记忆多项式(Memory Polynomial, MP)模型相比,NMP模型具有更少的系数和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同时能获得相近的建模精度。在NMP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线性插值LUT代替求解多项式的计算过程,进一步降低预失真处理的计算复杂度。对提出的数字预失真方法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基于传统MP模型的预失真方法,提出的方法能够获得相近的线性化性能,并在预失真处理消耗时间上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调频信号数字解调算法的改进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周迅  马鑫  吴昊 《通信技术》2010,43(3):32-34
介绍了一种调频离散信号无盲区解调算法,以适应各种载波下调频离散信号的变频和解调。首先获取数字载波,然后对频谱进行分析以获得完整信号频谱,再进行数字变频以获得多相滤波正交解调条件,最后通过二阶数字差分算法,从而实现调制信号的无失真解调。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解决了调频信号解调时遇盲区无法解调的情况,实现调频离散信号无盲区数字解调,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一种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数字接收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佳民  童智勇  杨汝良   《电子器件》2006,29(4):1097-1102
针对一种多模式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给出了中频数字接收机工作参数选择,混频滤波方法,实现了三种带宽信号的数字正交解调。通过分析同相、正交通道误差对正交解调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滤波器最佳设计准则。最后给出了基于FPGA的实现结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中频数字接收机性能比一般模拟接收机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字混沌编码器的扩频通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数字混沌序列的混沌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混沌编码器的键控混沌扩频通信方案。该方案的收发两端采用相同结构的数字混沌编码器,产生完全同步的数字混沌序列,从而实现接收端的相关解扩。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较高的安全保密性,能满足数字通信的误码率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布刚刚 《现代导航》2021,12(4):306-309
针对陆军某通信电台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设计思想的 FM 信号调制解调数字化实现方法,给出了数字化实现 FM 信号调制解调的原理架构及实现步骤,并与传统的模拟实现方式进行对比,最后对数字化实现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该方法已实际应用于项目,性能达到了军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同频带OFDM+AM传输系统方案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将基于OFDM的数字信号和AM信号在同频带内传输的方案。对OFDM信号的分离及载波同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解决策略,并对整个方案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能够实现数字信号和AM信号在同一频带内传输而互不干扰。  相似文献   

16.
何缓  潘英锋  傅文斌 《电讯技术》2007,47(6):152-154
介绍了一种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采用数字正交上变频器AD9857实现的任意波形合成器,该波形合成器可以在6~60MHz范围内合成任意波形。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合成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董骞  张平   《电子器件》2008,31(2):572-575
为了解决模拟合成孔径雷达接收机带来的幅相不平衡等诸多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高速A/D转换和FPGA高速信号处理的数字合成孔径雷达中频接收机.该设计结构简单、信号带宽大、镜频抑制比高.对多相滤波正交解调算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数字中频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框图,设计了基于Virtex-4 FPGA的信号处理模块.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完全符合系统设计参数的要求,可以应用于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  相似文献   

18.
一种调频信号数字正交解调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林啸  吴嗣亮 《电讯技术》2005,45(4):120-123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调频信号进行数字解调的方法。该方法利用DDS产生的数字正交载波将调频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利用FIR抽取滤波器和数字微分器在基带进行信号处理,从而得到调制信号。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在较低信噪比环境下能够准确地恢复调制信号。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对高速输入数据的滤波,根据FIR(有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并行设计思想,在脉动阵列FIR数字滤波器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高速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以一个16阶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为例,在FPGA上用VHDL语言实现了这种设计方法。在Modelsim下仿真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可支持高达1GSPS(10亿次采样每秒)的输入数据.  相似文献   

20.
张学毅  谭兮  梁建华 《无线电工程》2007,37(7):14-16,40
基于软件无线电(SDR)基本思想,提出数字前端概念,对数字前端的组成、功能和基于CORDIC算法的数字下变频、多速率滤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设计了一种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实验表明该设计方案扩展性和移植性好,技术性能达到要求。仿照GSM接收系统技术参数,设计了多速率滤波器,仿真表明,数字前端采用多速率滤波器,能节省成本。对SDR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