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已成为城市环境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其形成机理、污染物的来源与归趋、污染负荷量的测算及污染控制手段与方法的研究已被广泛重视.本文时适用于城市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研究模型进行了相对系统地整理归纳,并分国内国外及GIS模型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城市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城市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但水体不达标率仍居高不下,此时城市非点源污染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非点源污染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治理非点源污染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就城市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影响因素和基于SWMM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比国内外基于SWMM模型的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阐述了模型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针对中国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给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伟  张建新  彭盛华  叶闽 《给水排水》2006,32(Z1):100-103
城市非点源污染是我国城市水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武汉市汉阳地区桃花岛城市新建区非点源污染特征,探讨了城市新建区非点源污染控制的主要对策措施.认为可通过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城市改造、城市综合管理等措施,对非点源污染进行全面控制.  相似文献   

4.
解决城市非点源污染的问题,应将削减污染与资源化结合考虑。利用南方地区降雨丰沛、地下水位较浅的特点,将雨水收集、处理与利用,实现城市非点源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初步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阐述非点源污染相关概念和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初步框架。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可分为农业非点源污染、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城市非点源污染和库区非点源污染;在研究方法上,宜结合区域污染特征,选择典型区,采取点面结合、模型集成的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非点源污染的负荷定量化研究、对干流水质的影响评价及相关控制管理措施等;以构建基于点源和非点源污染共同作用下的黄河干流河段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和完善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体系为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城市雨水水质及污染控制   总被引:81,自引:9,他引:81  
车伍  刘燕  李俊奇 《给水排水》2003,29(10):38-42
随着点源污染控制的不断完善和城市的快速扩张 ,非点源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 ,对城市水系构成严重的威胁。必须科学认识和有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所带来的非点源污染。简略地回顾了国内外城市雨水污染及控制的研究 ,对国内外城市雨水径流水质、污染状况和控制策略框架进行了初步比较 ,以期为我国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非点源污染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北京市非点源污染的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对非点源污染的治理经验,提出了北京市控制污染及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与污染控制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即农业、城市非点源污染研究总体不多,自主研发模型少见、控制管理措施单一、新型污染物研究不足等。未来黄河流域地区需加大基础数据的监测,加强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建立非点源污染数据库;进一步对非点源污染机理进行探究,研发适合该流域的水文-水质-水动力非点源污染和水库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深入非点源污染防控研究,制定全过程综合控制模式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明  李怀恩  刘晓军 《人民黄河》2007,29(7):36-37,39
针对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比较困难的问题,对其估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资料条件和特点的城区非点源及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法,其中流域非点源方法有污染分割法、降雨量差值法、输出系数法、相关关系法,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对点源污染的进一步控制,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甚至是首要污染源。而在各类非点源污染中,农业非点源污染最为突出。对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定量化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数学模拟。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指出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城市雨水径流环境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点污染源基本得到控制,非点污染源对城市水体构成严重的威胁。科学认识和有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所带来的非点源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概述国外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及控制的措施,以期为我国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非点源污染模型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阮晓红  宋世霞  张瑛 《人民黄河》2002,24(11):25-26,29
随着非点源污染负荷在水体污染源中所占比例的增加,非点源污染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由于模型化方法能够为非点源污染的评价,管理和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建立非点源污染模拟模型是其研究的关键。非点源发生环境比较复杂,其负荷的定量化研究更为困难。本文对非点源模型体系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对非点源模型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非点源污染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东阳 《人民长江》2018,49(14):24-33
基于污染排放负荷计算的非点源污染特征识别是开展滇池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要基础,并在当前流域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用地扩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模型IMPULSE,选择2008年和2014年开展滇池流域入湖非点源污染排放负荷模拟,从负荷量和负荷组成2个方面对比分析降雨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排放特征的影响,并比较了4种水土流失控制措施的污染负荷削减效果。结果表明:(1)2014年流域TN、TP和COD入湖排放量比2008年分别增加23.87%,29.19%和1.65%。(2)各因子对入湖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排序为降雨土地利用农业结构及农村人口。降雨和农业结构及农村人口的变化均使入湖非点源污染负荷增加,而以城镇用地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土地利用变化减少了入湖非点源污染负荷。(3)水土流失是流域入湖非点源污染负荷贡献率最高的污染源,2014年TN和TP入湖负荷中城市面源比重略有提升,COD入湖负荷中城市面源的比重由16.44%提高至38.63%。(4)退耕还林在3种单项措施中的负荷削减效果最好,而退耕还林和坡地改梯田组合措施的TN,TP和COD负荷削减率分别为37.20%,37.73%和11.91%。研究结果对于科学制定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大尺度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定量难题,引入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借助流域边界确定法,将绍兴市的非点源污染问题转化为流域非点源污染问题,并利用2011年月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氨氮和总氮在校准期与验证期的相对误差均低于30%,说明建立的SWAT模型满足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定量精度。以1992年~2011年降水为驱动,对流域尺度的非点源进行了分布式模拟,利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Geography Statistic Method,GSM)分析了绍兴市非点源氮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出了非点源氮污染关键源区,为绍兴市非点源污染的削减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非点源污染研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介绍了70年代以来几个有代表性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并作了对比分析及初步的发展趋势预测,对于我们在管理和研究这方面工作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汉江、丹江非点源污染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汉江、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状况的研究,详细分析了汉江,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现状,提出了该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阐述非点源污染的概念、特点、成因的基础上,从非点源污染模型、土地利用方式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新技术应用三个方面对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对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水源区非点源污染的成因、特征及表现结果,探索了水源区非点源污染相应的治理措施,此研究可为治理非点源水质污染及保障水源区水质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BMPs在苏州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最佳管理措施(BMPs)对苏州城市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介绍生态集雨沟、植被护坡、草沟和植生过滤带的应用,建议多种BMPs配合使用,充分发挥其在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和酸化、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污染、威胁饮用水源的安全。文章通过对水源区非点源污染现状的分析,找出原因并根据出现的原因,进行探讨,得出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措施。对于如何进行非点源污染控制和管理、如何保护水源区、怎样做到城市饮水安全以及流域水资源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