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惠萍  赵天雨 《机械设计》2021,38(6):133-138
为提高绳锯机控制器界面交互的可用性水平,以可用性设计原则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眼动追踪技术和用户测试的操作界面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用户行为特点,综合考虑产品界面的人机尺度和视觉感知需求,改进了控制器的人机界面交互设计方案,并将原界面和改进界面进行眼动试验评估,分析任务完成时长、正确率、至首次注视时间等眼动指标数据及热点图与轨迹图;结合用户测试和可用性量表法,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表明:改进界面的操作效率更高,有效提高了人机界面的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该评估方法可为绳锯机控制器界面的人机交互可用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核酸检测仪人机界面的信息显示质量,提升界面操作效率和准确性,采用问卷调查和启发式评估对仪器的操作系统进行整体评估,利用眼动实验开展阶段性任务测试,使用系统可用性量表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用户访谈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评估和分析结果优化系统界面后再次对其进行眼动实验并要求被试填写系统可用性量表.实验结果发现,优化后的界面操作效率和准确性均更高.因此,以眼动实验为核心,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能提高医疗器械界面的认读效率并减少检测人员的视觉疲劳和错误操作.  相似文献   

3.
产品人机界面交互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可用性,而传统的产品设计中关于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的测量方法和评估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中提出基于眼动测试的产品无意识认知评估方法,并根据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结合无意识认知理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产品的无意识认知交互设计流程。以一款电饭煲人机界面为例,采用眼动试验对其进行基于无意识认知评估的改良设计,并通过对改良方案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评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建立能同时满足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的一致性评估方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交互界面可用性设计的合理性,综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构建基于眼动追踪和可用性问题量表评估模型,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对现有某医院自助挂号机交互界面进行改良设计,利用Axure7.0提取交互界面原型,对其进行眼动追踪定量绩效测试,获取有效率、效率、扫描轨迹图等数据指标;结合用户访谈输出的可用性问题统计量表,提取出挂号机交互界面的改良要素,指导界面设计改良。通过可用性评估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为相关产品界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油田注水系统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主界面的界面层级进行重新定义并分析,借助人机界面设计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该平台主界面进行改进设计,提出层级设计原则.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眼动试验对原平台及改进后的界面进行综合评价,用SUS量表对两个界面进行可用性测试.评价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与原平台界面相比,依据此原则设计出的界面符合人的基本认知规律,能有效提高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研究成果可为油田系统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的人机界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软件界面是人与计算机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软件界面普遍存在操作难的问题,使用过程中增加了用户的操作失误和认知负担,而科学合理的软件界面设计质量评价方法尚在探讨之中。文中提出了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软件界面评价方法,通过建立眼动追踪评价指标,收集典型任务眼动数据,并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发现软件界面设计的缺陷与弊端,最终实现对软件界面可用性水平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可用性工程学在人机界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用性是人机交互系统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之一,它关系到人机交互能否达到用户的预期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效率性和便捷性。可用性意味着使用产品的人能够快速而方便地完成任务,也意味着确定某件事物工作良好,一个有能力和经验平常的人能够使用该事物达到目的。可用性问题存在于人们所使用的任何产品、系统、服务或事物中,论文以人机界面着手,浅析可用性理论在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移动设备上的眼动跟踪精度和效率、降低硬件成本,提出基于注视点回忆的眼动数据计算方法来代替移动设备上的眼动跟踪。应用众包技术在群智环境下实现用户注视点回忆任务的发布,基于上下文感知服务技术进行注视点回忆任务的推荐,以提高回忆注视点精度。面向广告视觉评估设计开发了注视点回忆众包应用系统。用户测试结果表明,回忆注视点数据与眼动仪获取的真实眼动数据有较高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过程设备的操作安全与人机界面设计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主要是研究人机界面布局设计.首先,根据FBS框架理论及PCP理论给出了用于过程设备系统三类布局不同的界面,即S类界面,SS类界面和NS类界面.然后,对三种界面进行了相同系统操作环境下的实验比较,包括三个操作任务,分别是正常控制、错误检测和错误诊断.工作好坏由两种类型的测试指标评断:功能测试指标和主观测试指标.实验结果包括:(1)NS类界面在错误检测任务最有效,而且操作人员的脑力负荷最低;(2)S类界面最适合正常操作任务;(3)三类界面对错误诊断任务没有明显区别.最后,对实际生产提出界面布局设计应当采用NS类界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薛遥  江月亭  汪善平 《机械设计》2023,(S2):220-225
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获取老年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过程中的常见交互任务。选取试验车型,招募老年驾驶员进行实车试验,采集人机交互过程中的任务完成时间数据,结合SUS量表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自变量各项任务完成时间对因变量系统可用性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扩大屏幕样本进行验证,横向比较4种典型车载屏幕中各项任务的操控绩效,结合眼动数据分析成因,得出结论。结果表明:首先,除空调设置外,老年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各项人机交互任务完成时间均对系统可用性影响显著,其中,导航设置任务完成时间对系统可用性影响最大,播放电台影响其次,影响程度稍小的是观测时速与拨打电话;其次,搭载双联屏车型的人机交互系统可用性最高,更适合老年驾驶员使用;最后,分析出各项任务的影响因素与对应模块关系,并从功能、交互及界面3个方面提出适老化汽车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网址导航界面中网站链接按钮的形式对用户认知以及绩效的影响。文中在对现有网址导航界面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眼动追踪技术获取网站导航网页界面中视觉搜索的眼动数据,并按注视程度将其划分水平,结合网站链接按钮的另外两个设计要素(颜色和有无图标)作为实验材料的编码元素,设计实验并测试用户在上述网址导航原型上操作任务的绩效。结果表明,链接所处位置的注视水平和有无图标对链接按钮的搜索绩效有显著影响,更高的注视水平位置和有图标的编码形式能够促进网址导航的搜索绩效。鉴于链接按钮不同编码形式对网址导航界面搜索绩效的影响,网址导航界面设计可以采用更有区分度的链接按钮排列,以提高界面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探究地图导航类APP半透明黑色蒙版的透明度阈限。将某导航APP界面原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使用眼动仪进行测试,对眼动扫描路径和热点图进行分析得到半透明黑色蒙版透明度阈限的下限,并通过系统可用性量表评估半透明黑色蒙版的可用性得到半透明黑色蒙版透明度阈限的上限,结合两部分的实验从而得出半透明黑色蒙版透明度阈限。为了保证半透明黑色蒙版的可用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透明度应保证在40%~60%的范围之内,在60%的情况下,用户对主体内容的注意力最高。在排除主体内容与背景对用户的视觉影响的情况下,用户在半透明黑色蒙版透明度为40%~60%的范围内可以让用户将视觉注意力集中在主题内容的同时,让用户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给予用户良好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智能汽车同时存在多类交互体验方式的界面设计特点,以人机自然交互(Human-Machine Natural In-teraction,HMNI)为对象,研究智能汽车的多通道界面交互方式的特点。通过典型案例,定性分析主要人机界面交互方式,结合智能汽车人机界面交互评估指标体系与5级量表问卷调查,得到界面交互方式的高效性指标特征与用户对界面交互主要功能的评价。通过用户行为分析,研究了界面交互过程中的高频次行为、界面交互方式的系统平均响应时间与学习掌握时间,归纳出不同人机界面交互方式的特点,并提出了未来智能汽车界面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主观因素干扰,更加客观地评估产品造型的用户体验性,基于眼动数据,提出一种应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用户体验预测模型。将Tobii 120型眼动仪作为试验仪器,以Likert五级主观量表法作为辅助研究方法,采集了40位用户对12个工程车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中的眼动数据,通过遗传算法对初始值编码,优化BP神经网络,建立眼动数据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经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筛选,确定了以注视时间为代表的10个眼动参数作为神经网络构建参数,随机选取35组眼动数据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该神经网络能有效预测产品造型设计用户主观体验得分,预测相对误差约5%。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对使用眼动数据预测用户体验主观评价效果显著,可为今后产品造型的用户体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测井车中控舱人机界面交互设计的合理性,提出一种基于眼动追踪的综合评价方法。为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及可靠性,通过眼动试验模拟目标用户在工作环境中的认知过程。首先分析综合热点图,直观得到认知焦点分布情况,其次选择首视点持续时间、总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平均瞳孔直径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结合熵的综合赋权法将不同眼动数据进行量化计算,加权比较后得到各设计方案的优异度排序,从而优选测井车中控舱人机界面交互设计方案。最后以某品牌某型号测井车中控舱人机界面交互设计为例,结合眼动试验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眼动追踪的综合评价模型可辅助修正设计方案,有效提高概念设计阶段的效率,为测井车中控舱等大型机械控制舱人机界面交互设计提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东方 《机械设计》2014,(4):97-100
针对立体车库人机界面的可用性评价,提出一种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结合的FAHP方法。首先通过其人机交互特性建立AHP层次模型,经专家测评确定各项可用性指标及具体设计因素的权值,再对产品最底层设计因素进行用户评价。将测试结果根据已确定的权值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等级评定,可得出各项设计因素、可用性指标及总体可用性等级的评价结果。为验证此方法,对实际产品进行了可用性测试,证明了FAHP在立体车库可用性评价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人机交互原理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家用胎心仪设计为例进行研究。在产品技术原理和用户需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功能与相应人机交互关系进行分析,明确了基于产品界面和计算机界面的两种人机交互载体,提出新的设计方案;经过测试,在可用性和用户体验方面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完善现有产品色彩感性设计的流程,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感性工学模型的产品色彩感性设计方法.以智能蓝牙音箱为例,通过提取目标产品的感性意象信息与色彩设计样本,建立面向产品色彩设计的正向感性工学模型,明确感性意象与色彩样本的映射关系,进行方案设计;运用眼动追踪技术与灰色关联分析,建立面向色彩方案评估的逆向感性工学模型,进行产品色彩方案主客观评价,获得优选配色方案,再次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结果 表明:在产品色彩设计中引入混合感性工学,有利于改进产品色彩设计的思路,保障设计程序的严谨性;而眼动试验与灰色理论的结合,有助于实现基于用户感性需求的产品色彩方案优选,为产品色彩感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以感性词汇为基础的产品可用性多级指标模型,然后构建判断矩阵并求解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目标用户人群对产品进行的模糊综合评价得到产品总体可用性分值,从而了解产品可用性状况。以老年人智能手表为例,建立了一种基于感性评价的产品可用性评估体系,并运用感性工学理论分析了老年人电子产品的可用性,为产品的设计与改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可用性设计技术,对可穿戴上肢机械臂的设备特征与用户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穿戴上肢机械臂产品的设计目标与原则,并给出了设计实例,可为同类产品的可用性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