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总量规模和复杂程度均空前增大,政府管理调控经济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推动政府治理模式及经济调控方式创新,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公共产品。文章结合大数据应用及共享服务需要,对其平台架构、数据资源整合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服务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构建以电子政务外网和大数据为依托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平台,重点介绍平台主体框架,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及交互协同工作原理。最后以省宏观经济大数据平台大数据经济形势分析应用为例,给出政务经济大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流程及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2.
《卫星与网络》2009,(7):68-68
日前,上海市测绘管理办公室、江苏省测绘局、浙江省测绘局组织召开了长三角地区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联席会议,讨论三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关于落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推进区域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意见》。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统一的长三角地区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以期打破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省市分割,实现多源、多分辨率、多种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在线共享,并使之成为区域内各种专题信息系统与平台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数字烟台"建设近年来,烟台确立了以"信息化强市"为目标,以实施"数字台 218工程"为重点,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以重点工程和重点业务系统建设为切入点,探索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共享,全市电子政务从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开始进入跨行业、跨部门信息应用系统的整合和提升阶段,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市县两级信息化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的步伐大大加快.  相似文献   

4.
以柳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例,建立标准规范的数据交换模式,共建共享和数据分发机制,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各职能政府异构数据的整合、共享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江西地税信息化建设及信息资源现状和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系统整合、数据资源整合、业务技术融合等四个层次对信息化资源整合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国家税务总局"信息管税"的工作理念提出了江西地税"一级处理、两级应用、三个面向、四个平台、五个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新架构和相关配套措施。文...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着信息孤岛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制定出全局战略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信息资源和系统整合,文章通过对电子政务“信息孤岛”现象的概念界定,从体制层面和技术层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电子政务“信息孤岛”的解决方案,在体制方面要打破政府部门的条块分割,而在技术层面需要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7.
分析国内外城市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城市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提出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整合、资源协同是核心,深入解读大数据和云计算背景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和趋势,最终形成信息资源整合策略,为完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推动信息共享、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子政务不断深化在行政改革和方便民生方面的作用。但是由于纵向和横向各级政府部门在推行电子政务不同发展阶段所采用的硬件基础设施和数据库类型不相兼容,以及资源整合共享的意识淡薄,本应该互相共享的数据却"各自为政",形成"信息孤岛"。而云计算的发展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供了契机,有望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平台数据整合共享的问题,从而打破信息孤岛,形成数据闭环。本文将论述云计算如何能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东营”政务资源整合与管理系统是“数字化东营”政务资源开发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东营市宽带城域网,对东营市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与统一标准管理,使政府内部掌握的所有信息资源都能够被政府所有部门和公众有效利用,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系统的建设目标、内容、体系结构、功能、策略和关键技术以及实例进行分析,效果很好,可为其它地市的政务资源整合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城乡低保救助、医疗救助为主,其他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工作在民生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春市的救助工作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为进一步整合救助资源,提高救助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救助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水平,长春市计划依托长春市电子政务基础网络,通过各业务部门业务系统与信息交换平台的连接,实现各项救助业务数据、信息的交换和共享,真正实现"一口上下、不重不漏",消除救助对象的盲点或重复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电子政务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各类电子政务系统功能的不断提升,电子政务的建设对GIS数据和技术也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在全世界的数据来源中,约80%的数据包含地理空间参考内容,如某一行政区的人口和经济结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河流污染物迁移等都与地理空间位置密切相关;对地理信息的应用也几乎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地理信息是区域经济、资源、环境、人口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的重要基础信息,是国民信息系统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信息界》2015,(1):30-32
作为国信办确定的全国政务信息资源调查试点,威海在十年前就开始信息资源整合的顶层设计和理论研究。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威海将其分为通过后端数据整合解决资源的分散化和通过终端整合解决应用的烟囱化问题。数据整合以威海云计算中心的建设为标志,中心按照国家A级标准建设,目前满载机架130个,PUE值1.7,承载了威海的公共服务云、电子政务云和工业设计云三个云平台。2013年其获得全国数据中心设计优秀奖,去年1月份又与山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正处于起步阶段,操作性强的成功案例少。本文在大量实际工作理论研究基础上,以省级部门基于信息化前期建设基础上构建数据应用整合一体化,简要地梳理了实践中所关心的系统架构、技术路线和虚拟技术应用等方法,着力在技术目标、应用目标的设定和关键技术的入门选择等后续研究方向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对致力于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彻底解决"信息孤岛"和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应用形成了可复制、可行性高的技术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4.
《山东电子》2013,(5):14-17
一、全省电子政务有序推进,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全省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全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顺延完成阶段性任务,全省17市、163个县(含23个开发区),共计340个部门单位开通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省直6个部门和17个市全部完成本级数据平台建设,己采集发布项目审批、建设管理和企业信用等各类信息30余万条,同时,实现了同省级平台的数据对接。  相似文献   

15.
“数字武夷”广义上是指武夷山市的信息化,具体地说是通过建设我市公用信息平台等基础平台,整合和利用全市的信息技术和资源,通过网络化信息共享,建成以数字化为根本特征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等信息系统及信息化社区,逐步实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数字武夷”是“数字福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武夷”项目是福建省数字办确定的“数字福建”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以网络协同为手段,从信息资源规划入手,从根本上、贴合实际应用搞好业务梳理与功能建模、搞好数据分析与数据建模、搞好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的建设,建立一个分布的、可扩展的、可集成的、有统一数据模型、有多种用户视角的、可交换的和安全可靠的系统,对各类政务资源(信息、服务、模型、人力)进行组织和管理,以统一的规范和方式对其进行分类描述和引用,从而促进分散的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集成、整合和互操作.  相似文献   

17.
以存在于公路交通信息资源的"信息孤岛"为切入点,寻找消除这种现象的有效途径,提出信息资源整合,构建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体系结构。重点分析信息共享与交换的机理,全面阐述数据中心的功能,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公众服务的交通信息的整合所需要的应用系统主要有综合运行分析系统、公路建设整合管理系统、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以及应急处置系统。  相似文献   

18.
应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现存的问题 目前,哈尔滨市政府各部门应用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导致各部门都急于建设各自独立的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应用系统,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小言论     
要重点推进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政府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毛健吉林省信息产业厅厅长、党组书记加快实施电子政务畅通工程,以协同应用为纽带,推动政府部门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积极探索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今年省里要重点推进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政府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快建设和完善应用系统,推进需求迫切、效益明显的跨部门、跨地区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番禺区以数字图书馆为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对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与保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