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杀菌剂对苦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防治苦瓜枯萎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5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毒力,选择活性较好的4个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 50%氟啶胺悬浮剂、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和40%戊唑·噻唑锌悬浮剂毒力较强,EC50值分别为0.0014、0.0321、0.1177、0.1345 mg/L。田间试验表明: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和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对该病害均具有防治效果,防效均在68%以上。[结论] 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和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对苦瓜枯萎病具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2.
7种杀菌剂防治番茄白粉病药效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7种杀菌剂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2015—2016年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430 g/L戊唑醇SC、10%苯醚甲环唑WG、25%嘧菌酯SC和250 g/L吡唑醚菌酯EC对番茄白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29%吡萘·嘧菌酯SC、43%氟菌·肟菌酯SC和42.4%唑醚·氟酰胺SC。430 g/L戊唑醇SC和10%苯醚甲环唑WG的持效期长于其它药剂。针对番茄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当田间发现该病害时,可及时采用持效期长的杀菌剂喷施,施药2~3次,间隔期10 d左右。  相似文献   

3.
《农药》2017,(9)
[目的]筛选出防治泽兰炭疽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与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5%咪鲜胺EC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强,其EC_(50)值为0.080 mg/L,75%肟菌·戊唑醇WG及32.5%苯甲·嘧菌酯SC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其EC_(50)值分别为0.398、0.640 mg/L;25%咪鲜胺EC 1000 mg/L田间防治效果最强,其防效为78.88%。[结论]质量浓度为1000 mg/L的25%咪鲜胺EC可用于泽兰炭疽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4.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有效的防治药剂。[方法]在小麦扬花初期进行田间喷雾处理,测定不同杀菌剂及组合物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7%吡唑·氟环唑SE、75%肟菌·戊唑醇WG、430 g/L戊唑醇SC+50%多菌灵WP和430 g/L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喷雾处理对小麦叶锈病防效分别为88.52%、76.01%、71.68%和67.20%;430 g/L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和430 g/L戊唑醇SC+50%多菌灵WP喷雾处理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分别为82.80%和79.07%。[结论]430 g/L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以及430 g/L戊唑醇SC+50%多菌灵WP的处理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农药》2017,(1)
[目的]明确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复配对冬枣炭疽病的防效。[方法]分别采用含毒介质法和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复配比例为3∶5时,共毒系数为198.72,增效最明显。40%苯醚甲环唑·嘧菌酯SC对冬枣炭疽病防效在75.69%~90.44%之间,优于对照药剂10%苯醚甲环唑WG和250 g/L嘧菌酯SC,与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相当。[结论]40%苯醚甲环唑·嘧菌酯SC对冬枣炭疽病防效较好,且对冬枣和有益生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对市售药剂进行了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与孕穗期2次施药情况下,240 g/L噻呋酰胺SC防效最好,在95%左右。325 g/L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在80%以上。18.7%丙环·嘧菌酯SC需提高剂量再进行试验。300 g/L苯甲·丙环唑EC防效较差。所有药剂处理对水稻均安全。  相似文献   

7.
《农药》2017,(8)
[目的]明确40%克菌·戊唑醇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40%克菌·戊唑醇SC 120 g a.i./hm2的防效最好,为79.9%,产量增加39.2%。40%克菌·戊唑醇SC 90 g a.i./hm2和25%嘧菌酯SC 120 g a.i./hm2处理的防效均达到70%以上,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使用40%克菌·戊唑醇SC比25%嘧菌酯SC节约药剂成本223.2~268.2元/hm2。[结论]40%克菌·戊唑醇SC对马铃薯早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成本较低。推荐使用剂量90~120 g a.i./hm2。  相似文献   

8.
李易初  孟庆林  石凤梅  马立功  刘佳  张匀华 《农药》2015,(4):301-302,312
[目的]为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药剂,进行黑龙江麦区田间防效试验。[方法]人工喷雾接种方法进行12种药剂的保护性和治疗性试验,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及防效。[结果]单剂整体防效好,25%氰烯菌酯sc防效达90%以上,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混剂40%氟环·多菌灵SC保护作用好,30%多·酮WP治疗作用较好;无公害药剂壳聚糖保护作用较好。[结论]45%咪鲜胺ME、430g/L戊唑醇As、250 g/L嘧菌酯SC及混剂可与传统药剂交替使用,减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8,(12)
[目的]筛选对火龙果溃疡病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抑菌效果突出的杀菌剂,利用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35%氟吡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强,EC50值分别为0.0575、0.1512、0.5639 mg/L。田间试验表明,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田间对火龙果茎和果实溃疡病最高防效分别达89.07%、92.72%。[结论] 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具有很好的防效,可作为田间防治火龙果溃疡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0.
《农药》2019,(10)
[目的]筛选出防治芝麻叶斑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2种药剂对病菌的抑制率,选择抑菌效果较好的8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 68%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和62%嘧环·咯菌腈可湿性粉剂等3种药剂室内抑菌率达100%,田间防效达85%以上,效果最佳。[结论] 68%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2%嘧环·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和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可作为芝麻棒孢叶斑病防治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关键时期喷洒化学药剂是防控苹果褐斑病的最有效措施,筛选防控苹果褐斑病的高效药剂至关重要。[方法]试验分别评价了3种复配药剂对苹果褐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菌落形成和菌丝生长的室内生物活性,通过室内离体叶片法分别评价了3种复配药剂的保护与治疗作用,采用不同时期全株喷雾法测定了3种复配杀菌剂与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大田防效。[结果]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与30%吡唑·异菌脲悬浮剂对苹果褐斑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菌落形成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具有较好的室内保护和治疗效果。田间防效试验表明:30%唑醚·戊唑醇的保护效果最好,高达93.6%,其余药剂保护效果也均在80%以上。在病害发生初期(内膛叶片发病率低于1%)防治,30%唑醚·戊唑醇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30%吡唑·异菌脲悬浮剂。病叶率达到3%之后喷药,效果较差。[结论]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与30%吡唑·异菌脲悬浮剂可以作为高效防控苹果褐斑病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高效、低毒、安全杀菌剂,对戊唑醇等7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3%氟菌·肟菌酯SC 192.6 g/hm~2、300 g/L醚菌·啶酰菌SC 270 g/hm~2处理的防效较高,病指防效分别为88.69%和83.30%;430 g/L戊唑醇SC 96.75 g/hm~2、37%苯醚甲环唑WG 90 g/hm~2、36%硝苯菌酯EC 216 g/hm2处理的病指防效分别为78.75%、73.23%和74.55%;250 g/L嘧菌酯SC 337.5g/hm~2、250 g/L吡唑醚菌酯EC 150 g/hm~2处理的防效较差,病指防效分别为49.40%和47.78%。  相似文献   

13.
10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低毒及安全药剂,采用GB/T17980.20-2000的方法,对10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进行了试验比较,并增加调查了病株率防效,以供比较参考。结果表明,250 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效为87.53%,20%丁香菌酯悬浮剂、25%丙环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防效为71.97%~79.59%,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井冈霉素水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防效为63.92%~66.78%,15%咪鲜胺微乳剂防效为46.73%。病株率防效与病情指数防效趋势一致。试验条件下10个供试药剂对水稻无药害。防治水稻纹枯病可以选用嘧菌酯、丁香菌酯、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三唑醇等新型高效杀菌剂,优先推荐丁香菌酯。为减缓抗性,建议采用药剂复配或轮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何献声  孙利 《农药》2012,51(4):310-311
[目的]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验证40%啶菌噁唑·福美双悬浮剂对黄瓜灰霉病的实际防治效果。[结果]试验结果表明:40%啶菌噁唑·福美双悬浮剂1333 mg a.i./L处理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高于传统药剂,田间推荐用量1000~1600 mg a.i./L。  相似文献   

15.
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刁亚梅  周明国  王建新  刘德如 《农药》2012,51(5):375-376,384
[目的]为了延缓创制杀菌剂氰烯菌酯的抗药性和扩大氰烯菌酯的应用范围,通过室内活性筛选和田间试验等研究,开发了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结果]室内活性筛选表明:氰烯菌酯与戊唑醇复配在1~6∶1时对小麦赤霉病具有协同相加作用。2011年田间试验表明: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氰烯菌酯36%+戊唑醇12%)对小麦赤霉病具有优良的防效,在推荐有效成分使用剂量300~420 g a.i./hm2下防效达63.8%~87.5%。[结论]该药剂除了防治小麦赤霉病,还可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等麦类病害。  相似文献   

16.
6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示范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药剂,对生产上常用的6种药剂进行了示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药后50 d,6种药剂对小麦纹枯病病指防效在46.08%~93.14%之间。240 g/L噻呋酰胺SC 150 m L/hm2、75%肟菌·戊唑醇WG 150 g/hm2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在90%以上,持效期长。20%井冈霉素AF 375 g/hm2的防效为85.95%,该药剂成本较低,可以在小麦纹枯病发生初期与240 g/L噻呋酰胺SC、75%肟菌·戊唑醇WG交替使用。75%戊唑·嘧菌酯WG 150 g/hm2药后30,50 d的病指防效均在70%以上,在纹枯病轻发年份可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20%氟胺·嘧菌酯WG、75%戊唑·嘧菌酯W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适宜用量等,于2012年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始盛期和发病高峰期各用药防治1次。结果表明:20%氟胺·嘧菌酯WG 750~1 500 g/hm2、75%戊唑·嘧菌酯WG 150~300 g/hm2对纹枯病1次防治效果在90%以上,2次防治效果在95%以上,与75%肟菌·戊唑醇WG、240 g/L噻呋酰胺SC防治效果相近,好于300 g/L苯甲·丙环唑EC、43%戊唑醇SC、20%井冈霉素AS等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