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玻璃纳米透明隔热涂料使用普及率极高,在美国,建筑玻璃纳米透明隔热涂料普及率已超过90%。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建筑玻璃纳米透明隔热涂料普及率也都在75%以上。从五角大楼、白宫、悉尼歌剧院、FBI总部再到众多民用建筑群,玻璃纳米透明隔热涂料的使用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2.
纳米陶瓷增韧电子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添加有不同成分纳米陶瓷粉末的DM一308型电子玻璃,研究了纳米粉末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纳米陶瓷粉末可以明显提高电子玻璃的抗弯强度。添加纳米陶瓷粉末使电子玻璃的气孔率和气孔尺寸明显降低是纳米增韧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功能玻璃是指与传统玻璃相比具有不同性质、功能和用途,或采用与传统玻璃不同的成分、原料和制备工艺而得到的玻璃材料及制品。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多门高新技术为支柱的新经济时代,功能玻璃材料主要用于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与再生能源、新材料、海洋科学、环境保护等方面。本文概括总结了纳米玻璃技术研究的内容,综述了纳米玻璃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围绕含AgCl钠硼硅酸盐玻璃的熔融制备、析晶热处理、高温拉伸及高压还原工艺,对于玻璃中卤化银纳米棒的形成、定向排布以及对于偏光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卤化银晶粒更易于在富钠硼相中析出,较佳的热处理制度是析晶温度615℃、保温时间12 h。玻璃中卤化银纳米棒的形成及定向是玻璃拉伸温度、拉伸应力与拉伸速度三者的有机结合。在拉伸温度570℃、拉力735 N、拉伸速度120 mm/min条件下,玻璃样品中Ag Cl纳米棒的平均直径98 nm、平均长度558 nm、纳米棒的平均长径比1.0:5.6,并沿玻璃拉伸方向定向排布。通过高压还原后玻璃的偏光性能研究,拉伸后玻璃表层单位面积内AgCl纳米棒的数量越多,还原处理后玻璃的消光比越高。  相似文献   

5.
以纳米SiC颗粒为主晶相,锂铝镁硅玻璃为晶界相,用晶界非晶晶化法制备了SiC%30%晶化玻璃纳米晶复合材料。玻璃相含量,热压温度和热压压力是影响致密化的主要因素,适当的热处理使晶界玻璃析出纳米晶。  相似文献   

6.
《玻璃》2011,38(8):54-54
普通玻璃在使用过程中会吸附空气中的有机物,形成难以清洗的有机污垢,同时,水在玻璃上易形成水雾,影响可见度和反光度。而通过在平板玻璃的两面镀制一层TiO2纳米薄膜形成的纳米玻璃,则能有效地解决上述缺陷,  相似文献   

7.
玻璃中离子注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承遇 《硅酸盐学报》2001,29(5):455-459
早期的论文报道了离子注入对机械性能的改性是由于离子碰撞和辐照损伤的结果,近期工作指出注入离子与玻璃基片相互作用,造成结构变化,化合物形成,分相,纳米粒子的聚集,所以离子注入影响玻璃的风化,化学稳定性,非线性光学,电导率和晶体,离子注入引起玻璃性能改变,取决于玻璃成分,注入离子种类,注入参数(能量和剂量)以及热处理制度,离子注入已应用于改善玻璃显微硬度,风化能力,耐水性和晶体形貌,在不影响玻璃其他性能条件下,用离子注入可以提高磷酸盐光学玻璃的化学稳定性,降低电极玻璃电阻率,金属离子注入玻璃导致玻璃基片表面纳米簇的形成,这些纳米粒子呈现的等离子体激元震荡导致玻璃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增强,因此离子注入的玻璃可以应用于全光学开关器件,本文还指出了离子注入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纳米功能颗粒掺杂玻璃的制备及光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纳米功能颗粒掺杂玻璃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是当前国际光学功能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纳米功能颗粒(金属和半导体)掺杂玻璃的制备工艺及特点作简单介绍,着重阐述该类复合玻璃的光学特性和应用。结合实验和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半导体纳米微晶掺杂滤光玻璃由于具有优异光学性质 ,近年来已成为光电子材料科学与技术关注的焦点之一。以硼硅酸盐玻璃为基质 ,通过对掺杂微晶组成、结构的设计以及颗粒尺寸的控制 ,系统的研究了纳米微晶的组成、结构以及纳米颗粒尺寸效应等因素对玻璃光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玻璃吸收曲线的截止波长位置以及截止吸收系数主要取决于半导体纳米CdSexS1-x微晶的组成 ,吸收曲线的斜率取决于纳米微晶的颗粒尺寸分布  相似文献   

10.
纳米TiO2的修饰与光催化降解甲苯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机树脂乳液中,采用溶液原位还原法修饰纳米TiO2粉,制备了不同金属含量的Cu/TiO2,Ag/TiO2纳米胶乳,将其涂于玻璃表面制备光活性涂层,实验考察了此光活性涂层对空气中有机挥发物甲苯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1.
《广东化纤》2010,(1):46-46
近日,某世界研究小组研究成功一种生产玻璃纳米纤维的新方法,该方法依赖于“激光纺纱”技术。该小组研究人员来自美国的维戈大学、罗格斯大学及英国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他们成功地从生物活性玻璃中提取出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12.
马海龙 《河北化工》2007,30(7):7-9,12
总结了纳米多孔玻璃的性质及其在食品、环保、化学化工、医药医疗、生物、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应用,介绍了纳米多孔玻璃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共沉淀方法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颗粒尺寸在纳米级的生物活性玻璃(NBG),研究了加入分散剂聚乙二醇(PEG-10000)对玻璃颗粒的分散性能、微观形貌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加入PEG制得的纳米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呈现不规则形态,粒径小于50 nm.加有PEG的玻璃颗粒形状趋于规则的球形,分散性大大提高,颗粒粒径在40~100 nm,而且加入PEG的浓度越高,制备的颗粒粒径越小.通过比较纳米级的生物活性玻璃与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在模拟人体体液(SBF)中的表面矿化研究,发现纳米生物活性玻璃比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有更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平板玻璃工业努力生产优质原片是根本,大力发展加工玻璃是方向,推出新品玻璃抢占市场是生命。谁先把握住这三大方面,谁就能在我国加入WTO后的今天赢得具有丰厚利润的市场,谁就会是赢家。为此,我们将纳米新材料与传统玻璃相结合试制成功具有杀菌(自洁)功能的玻璃制品,并对纳米微晶  相似文献   

15.
武秀兰  任强  李启甲 《玻璃与搪瓷》2004,32(5):55-58,63
概括总结了纳米玻璃技术研究的内容,综述了纳米玻璃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玻璃节能隔热环保纳米涂层在山东问世由山东佳隆集团自主研发的玻璃节能隔热环保涂层材料项目"纳米节能防晒液",只要在建筑玻璃上涂抹薄  相似文献   

17.
吴宇欣  吕杰衡  阮健  田晨  刘超  韩建军 《硅酸盐通报》2023,(9):3350-3358+3371
新型Cu2O纳米微晶玻璃具有高Cu载量、低成本和易大规模制备等特点,有望成为载银抗菌玻璃较有潜力的替代者。通过采用XRD、Raman光谱、XPS、FESEM和TEM等表征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ZnO/K2O比对SiO2-Al2O3-K2O-ZnO-P2O5-B2O3-CuO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分析讨论了其结构-性能关系。结果表明,微晶玻璃中Zn与P元素会富集在Cu元素所在区域的附近,适量的ZnO能使微晶玻璃中析出的Cu2O晶粒尺寸稳定在纳米级别,并能调节微晶玻璃中Cu元素的浸出速率。Cu2O纳米微晶玻璃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并能实现对维多利亚蓝B溶液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功能微晶玻璃材料。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条件对硅酸盐玻璃中原位形成银纳米颗粒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杨修春  杜天伦  李志会  黄文旵 《硅酸盐学报》2006,34(12):1481-1484,1490
用离子交换结合热处理法制备银(Ag)纳米颗粒-玻璃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Ruthefford背散射谱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玻璃中原位形成Ag纳米颗粒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玻璃表面的Ag原子逐渐向玻璃内部扩散,其表面摩尔浓度逐渐降低.提高热处理温度和延长热处理时间都有利于提高玻璃中Ag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空气中,高温热处理高掺Ag量的白玻璃样品时发生二次成核,因此,Ag纳米颗粒尺寸呈双峰分布.Ag纳米颗粒尺寸的双峰分布导致其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出现双峰.在氢气气氛中,在250℃热处理2min,即可在玻璃中形成大量Ag纳米颗粒,颗粒尺寸小于空气中高温热处理样品的尺寸,从而引起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发生蓝移.  相似文献   

19.
ZnS:Mn纳米晶复合玻璃因在橙红光波段优异的发光性能、高稳定性、无毒性等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熔融淬冷法制备温度高、退火时间长,容易造成所复合纳米晶组分的挥发、失效和团聚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了纳米晶复合玻璃的荧光性能.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技术在980℃的较低温度下10 min内制备得到ZnS:M...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披露,在由中国和澳大利亚双方共同举办的“上海国际纳米科技合作会议”上,来自中、澳方面的纳米科学家们着重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加工制造等领域对纳米技术进行探讨。目前,类似于纳米技术检测空气环境、纳米材料净化水质等部分双方合作项目已在进行之中。一种由融入纳米颗粒的特殊玻璃建造的“节能屋”引起大家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