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红外烟幕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培堂  姜宁 《光电技术应用》2003,18(5):14-17,21
在分析红外成像制导原理、红外热成像系统干扰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红外烟幕干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仿真模型,得出了舰载红外烟幕弹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一般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叶宗民 《红外》2019,40(8):37-42
红外成像器件和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迅速发展。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已成为各国海军的主要作战武器之一。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对海军作战舰船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从导弹制导原理及攻击方式着手,研究了对抗设备的性能、特点及其对抗措施。通过分析导弹的工作模式和光电对抗设备的基本原理,初步探讨了对抗红外成像制导的反舰导弹的实施方案,为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使用和舰船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先进红外制导导弹主要包括小视域连续扫描制导导弹和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普通红外诱饵难以对抗。随着红外制导技术的发展,红外诱饵干扰技术也不断提高。多元红外诱饵干扰技术是一种新的红外对抗手段。在对十字叉型红外制导原理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多元红外诱饵对其的干扰机理。  相似文献   

4.
面源红外诱饵对抗成像制导导弹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源红外诱饵是一种有效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干扰装备.它能模拟被保护目标的红外特征,达到干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目的.首先,分析面源红外诱饵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干扰机理.其次,建立面源红外诱饵的辐射模型和运动模型.然后,分析面源红外诱饵红外图像的位置、面积和灰度的变化规律,仿真生成面源红外诱饵红外图像.最后,以干扰成功率作为面源红外诱饵干扰效果评估准则,计算不同距离和不同投放数量下面源红外诱饵干扰成功概率,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面源红外诱饵能够逼真地模拟目标飞机的光谱辐射分布特性,有效干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显著提高目标飞机的战场生存力.  相似文献   

5.
周卫文  康美玲  周泽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12):1204004-1204004(7)
在复杂对抗环境下,目标通过投放红外诱饵干扰红外成像导引头的识别与跟踪,从而影响导弹的精确制导,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分析,揭示红外诱饵对成像导弹的作用机理,总结红外诱饵对导弹制导导引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红外诱饵、目标及导弹制导的链路仿真模型,在分析总结红外诱饵的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分别评估了红外诱饵的投放距离、导引头图像目标识别时间及多颗诱饵弹投放间隔等因素对导弹制导导引的影响,给出了各因素对制导系统及导引系统影响的仿真结果,总结分析红外诱饵对红外成像导弹的影响机理及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面源红外诱饵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外成像导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之对抗的面源诱饵随之诞生。根据面源红外诱饵的干扰原理,结合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工作原理、抗干扰方法,以美国MJU-50/B面源红外诱饵为基础,建立了飞机、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机载面源红外诱饵的运动和红外辐射模型,实现了面源红外诱饵空中对抗的仿真,总结分析了机载面源红外诱饵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抗红外成像制导技术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外成像制导导弹自诞生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技术日臻完善,应用日趋广泛,研究和探讨对抗红外成像制导的技术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红外成像制导的基本原理、发展和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重点探讨了对抗红外成像制导的几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抗红外成像制导技术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外成像制导导弹自诞生以来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技术日臻完善 ,应用日趋广泛 ,研究和探讨对抗红外成像制导的技术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红外成像制导的基本原理、发展和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探讨了对抗红外成像制导的几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对空情报雷达面临的红外威胁,主要包括红外侦察装备的侦察监视和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硬摧毁,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工作原理和制导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根据上述威胁的特点提出了加强雷达装备红外伪装的具体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红外成像制导是一种使导弹威力倍增的高效费比技术.在分析其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针对红外成像制导的干扰技术,包括定向红外对抗技术,动态变形伪装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航空复合材料内部缺陷的存在严重威胁着飞行安全。以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为检测对象,利用激光作为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热激励源,充分利用激光的远距离精准加热、高功率密度等优点,实现对复合材料内部分层缺陷的定位检测。利用激光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缺陷试件和参考试件进行多次差动检测,并且依据试件与热像仪的空间位置关系,选择温差最大时刻计算内部分层缺陷的直径。实验结果表明:激光红外热成像技术可有效检测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分层缺陷。同时,首次使用的差动式激光红外方法可有效消除激光能量分布不均对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使缺陷成像结果更清晰。  相似文献   

12.
杨彦杰 《红外》2009,30(9):30-34
激光武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电对抗武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作为红外波段的干扰武器,目前研究甚少.本文以红外成像制导武器跟踪系统及其核心部件硅CCD为研究对象,对制导原理进行了概括,提出了激光干扰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三种途径.实验室以发射波长为10.6μm激光器作为干扰源对红外成像探测器及跟踪系统进行了干扰试验,给出了干扰效果图,并对影响干扰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抗红外成像空空制导导弹的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良  童中翔  赵道文 《激光与红外》2011,41(12):1355-1358
研究如何对抗红外成像空空制导导弹,对提高战斗机生存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红外成像制导原理及其弱点,从技术和战术角度分别研究了对抗措施,技术角度的对抗主要是使用高性能的智慧型诱饵实施干扰和利用红外烟幕进行遮挡;战术角度的对抗包含目标机的战术机动和诱饵的战术使用。提出了基于有效战法的一体化对抗系统;有效战法采用实弹打靶数据校核仿真试验模型的方式得到;一体化对抗系统综合了机载中央计算机、导弹逼近告警子系统、诱饵投放子系统和飞行控制子系统,实现了技术对抗和战术对抗措施的融合,能依据有效战法智能决策并实施对抗策略,为设计其他综合性强、智能程度高的机载对抗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朝龙  林德群  赵寒 《激光与红外》2021,51(10):1279-1285
现代战争中无论是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空袭兵器,或是无人机搭载的制导武器,始终对交战方重要军事目标和武装力量构成严重的空中威胁,并且随着其精确制导武器性能的提高、攻击样式和战役战术的变化,基于陆域的防空武器系统发现、搜索、跟踪和抗击相关有人、无人空袭兵器遭到极大障碍,必须对基于激光红外制导武器的陆域防御系统予以加强和重视,防范激光制导、电视/红外成像制导、雷达制导等精确制导武器以及复合制导的精确制导武器已成为陆域防御系统的主要作战对象和典型场景。本文首先对战争形态快速演变下陆战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外军精确制导武器发展规划和技术改进对陆地防御提出的挑战,构设了新型作战形态下基于激光红外制导武器的陆域防御系统概念,介绍了系统基本组成、功能和作战流程,为相关防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楠 《激光与红外》2021,51(3):358-362
烟幕干扰是一种重要的无源干扰手段,在对抗红外成像制导武器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烟幕干扰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命中概率影响研究不足,提出烟幕干扰下导弹命中概率计算方法。给出烟幕干扰模型,分析烟幕透过率,介绍烟幕干扰试验情况,得到烟幕能有效干扰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结论,重点推导出烟幕干扰下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命中概率计算式,仿真结果表明,烟幕干扰下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命中概率受烟幕浓度、烟幕厚度、跟踪精度和攻击距离的影响较大,为直观评估烟幕干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红外成像传感器系统典型效应建模与仿真的真实性和逼真度决定着红外成像制导仿真的有效性,因此研究红外成像传感器系统的典型效应仿真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红外成像传感器仿真评价方法不足的问题,基于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和保真度提出了一种红外成像传感器仿真图像验证评价方法。采用SSIM评价了仿真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结构相似度,并采用保真度评价了仿真图像的空间几何特征和灰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评价红外成像传感器的模糊、噪声等退化效应,适于对红外传感器建模与仿真图像进行客观质量验证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对金属表面的缺陷检测以及量化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器件安全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钛合金为例,使用了一种以激光器为热源的的红外热成像缺陷量化方法。利用激光器可以点加热的优点对缺陷周围进行加热并对金属背面进行图像采集,为了使红外图像清晰表示并保留边缘,对红外图像进行同态滤波,变换后的红外图像进行噪声估计并使用基于三维块匹配的去噪算法将图像进行去噪,并且对去噪图像进行边缘检测以及缺陷量化。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的对金属材料进行缺陷检测,该红外去噪算法在峰峰值信噪比(PSNR)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去除乘性噪声的同时也使图像边缘得到了有效地保留,该缺陷量化方法可以将误差控制在15 %以内。  相似文献   

18.
陈阳  张安锋  茹志兵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9):918002-0918002(8)
针对激光主动探测技术对光电设备的威胁,提出了通过光敏面倾斜设计来改变激光回波偏转角,从而提升系统反激光主动探测性能的方法。设计了一款光敏面倾斜为5的中/长波双波段反激光探测光学系统,利用自由曲面校正了光敏面倾斜引入的像差。所设计的系统工作波段为3~5 m,8~12 m。视场角为2.4,F数为2。设计结果表明,在奈奎斯特频率17 lp/mm处,两个波段传递函数均高于0.38,满足红外系统对成像质量的要求。通过反追光迹分析得出系统的被探测距离得到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9.
红外对抗中的激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1,30(3):176-180,189
红外导弹威胁的日趋严重,迫使人们开发出先进的采用激光技术的红外对抗手段,即相干光定向红外对抗和激光致盲,从而更有效地对抗新一代红外导弹。由于现代导弹多工作在中波红外,所以,工作在中波红外波段的激光器就成为相干光定向红外对抗和激光致盲武器研制中的关键问题。文中研究了红外对抗中的激光器技术,分析了强激光对红外传感器致盲原理,综述了国外相干光定向红外对抗和激光致盲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0.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 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而随着作战使命和作战环境的日趋复杂,精确制导武器对红外 成像制导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着眼于未来的军事发展需求,结合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 红外成像制导将向多波段高光谱、激光主动成像、多模复合成像以及低成本红外精确制导的技术方向 发展。提出了红外成像制导发展中所需掌握的关键技术,包括高性能红外探测器技术、成像自适应抗 干扰技术、多维信息融合处理技术以及系统结构优化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