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对工区黑帝庙油层构造、断裂特征、沉积和砂体展布特征研究,表明该区发育三个局部构造,断裂呈北西向,总体处在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亚相沉积环境中,黑一组砂体平面分布和发育厚度相对比黑二组要好。  相似文献   

2.
古1区块构造位置处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葡西鼻状构造的前缘轴部,研究层位为黑帝庙油层。通过对研究区黑帝庙油层组6小层310口井的测井资料分析,将每口井细分至单砂体级别的10个沉积时间单元,并进行精细统层对比,建立了测井相模式,确定了10个沉积时间单元的平面微相特征。  相似文献   

3.
对大安北地区黑帝庙油层油藏特征及成藏条件研究表明,黑帝庙油层沉积时期,发育了受北部长春岭肇州物源控制的三角洲前缘砂体。通过对钻井、岩心、测井等资料的分析,对构造,储层,油藏、沉积等特征有了系统的认识,研究认为,黑帝庙油层岩性物性相对较好,油层分布广泛,平面上连续性较好;油藏控制因素因方向不同而不同,在南北向,主要受岩性控制,以岩性油藏为主,东西向,在大安、红岗逆断层的共同控制下,形成了断层一岩性油藏。黑帝庙油层整体属于受岩性控制的断层-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4.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分析,认为长岭凹陷嫩三段发育了受北部物源控制的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沉积砂体,总结了嫩三段三个组砂岩平面展布特征及垂向上水退进积的沉积演化规律。通过进一步研究砂体与构造、断层的匹配关系,明确黑帝庙油层(嫩三段)存在三种岩性油藏类型,指出下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站油田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为葡萄花油层,对上部的黑帝庙油层储层研究较少.以沉积学、储集层地质学为基础,依据岩心观察,通过地层划分和对比,对研究区内黑帝庙油层黑二组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对主要含油层系的岩性特征、展布特征、沉积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确定其沉积特征,为新站油田浅层油气层勘探开发提供很好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6.
古1区块发育葡萄花和黑帝庙两套层系,单采黑帝庙层平均单井日产油2.7t,合采井平均单井日产油1.5t,黑帝庙层产出占合采井产出的59.7%,占古一区块产量48.8%。在黑帝庙油层开采过程中表现出平面矛盾突出、产量递减快的矛盾,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注采井井距差异大、水驱控制程度低造成的,提出了提高注水强度促进井组受效、转注排液井及水井补孔提高水驱控制程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地震解释发现黑帝庙油层组内断层绝大多数为正断层,走向以北北西向为主,发育少量北北东向断层,且发育长期和短期两种类型断层;黑帝庙油层的构造格局形成于明水组沉积末期。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分析大庆长垣以西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的基础上,认为烃源岩、砂体不是制约黑帝庙油层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而T2-T06、T1-T06断裂和圈闭的遮挡条件对其油气成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齐家凹陷附近不发育T2-T06、T1-T06断裂,缺少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在该区黑帝庙油层发现工业油气藏的可能性较小;在古龙凹陷附近预测4个油气潜力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芽坪区内岩相、沉积构造、录井测井资料及电测曲线的综合认识,结合地层划分,对该区长6油层的沉积相类型以及砂体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时期处于安塞三角洲上游地带,主要为三角洲发育区,将长6油层组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其中在长64、长63、长62时期研究区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长61时期属于三角洲平原亚相。确定了长6油层小层沉积微相展布特征,为预测有利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萨南开发区取心井资料(泥岩颜色,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等)的分析,电测曲线特征及砂体几何形态的研究,综合相关的区域研究成果,划分了萨南开发区萨、葡、高油层组共195个沉积单元的亚相边界,为该区的精细地质研究提供了地质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各沉积时期地处湖泊三角洲环境,研究区的亚相类型有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其中三角洲前缘亚相较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仅见于个别沉积单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庆西部外围普通稠油凝固点高的特性,以龙虎泡油田黑帝庙油层稠油为例,在分析原油性质的基础上,合成原油流动性改进剂,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降凝降粘效果,优化了原油流动性改进剂配方。实验表明,以马来酸酐与α-烯烃共聚合成的MAOC降凝降粘剂对黑帝庙层原油具有较好的降凝、降粘效果,凝固点下降13℃,降粘率达到64%。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区西部高台子加密井网沉积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对高台子油层三角洲内前缘亚相沉积砂体的认识。以现代沉积、地震切片、砂体分布、控制作用、动态验证等为依据将高台子油层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岩心、测井、化验资料综合分析,对西区油田旦巴区长4+5油层组沉积体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长4+52小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洼、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长4+51小层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天然堤、决口扇、泥炭沼泽;河道主要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其中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是油气富积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4.
秦明  马世忠  秦旗 《当代化工》2014,(6):1087-1089
徐30区块位于榆树林油田西南部,葡萄花油层是其主要目的层。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测井相要素,并结合研究区沉积特征,探讨了榆树林油田徐30区块葡萄花油层的沉积微相类型。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目的层段具有明显的水下分流河道特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席主体、席状砂、席内缘、席外缘5种微相。进一步分析研究区沉积特征,建立测井微相模式,绘制出9个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展布图,为徐30区块葡萄花油层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为油水分布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1区域储层地质特征葡南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葡萄花构造向南延伸部分,两翼倾角2~3,°整体表现为中间高,两侧低。该油田平均井深1860m,从上到下发育三套油层系,即黑帝庙、葡萄花和扶余油层,各油层储层基本情况如下表:油层名称埋深压力系数破裂压力梯度平均有效孔隙度平均空气渗透率特征黑帝庙油层300m~650m 0.71~0.75 33.5%2740×10-3μm2浅气较为活跃的稠油葡萄花油层1040m~1100 m 1.45 1~.65 1.72~13.8 PMa/100m24.3%167×10-3μm2高压油层扶余油层1750m~1810 m 1.20 1~.45 1.65~71.9 PMa/100m9%1.7×10-3μm2低渗透率油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肇23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岩石学特征、粒度、构造等相标志的综合研究,认为该区河控三角洲亚相可进一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主体厚层席状砂、主体薄层席状砂、非主体席状砂等四种微相类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老君庙油田白杨河组L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以钻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依据沉积相划分的主要标志,识别出河流、三角洲两类沉积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等亚相沉积。对不同小层时期的沉积相展布进行了研究,其沉积演化过程反映了湖盆水体向东南推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根据野外露头、岩芯、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分析了青平川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7、长8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结果表明,长73、长72、长71油层组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湾两种微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长82和长81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到三角洲平原亚相的过渡相,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砂和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对长7、长8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的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微相为长7、长8油层组良好的储集层,是研究区油气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确定了扶余油层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是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通过沉积微相研究,为精细油藏描述打下坚地质实的基础。对研究区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沉积微相与含油性的关系,认为油气的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水下分流河道的储集性能最好,河口坝次之,远砂坝较差,为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动态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胡尖山地区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观察、沉积构造以及测井结果等资料综合分析,运用沉积学原理对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胡尖山地区长4+5油层组沉积环境为河控三角洲,分别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亚相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其中分流河道微相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储集层的主要砂体。并对长4+5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聚集受有利沉积相带的控制,分流河道微相以及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厚度大,适中,是天然的优质储层,是油气富集的最有利的沉积相带,也是今后勘探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